回覆列表
  • 1 # 深圳怡寧心理健康

    說實話,本人曾經也曾面臨過這樣的問題,現在偶爾也會有,在一些人面前不敢說話,不敢與之交流。

    我自審,我的不敢交流是我自己想的太多,與他人沒有關係,常常還沒開始交流的時候,自己就已經在心理給出了一個判斷:1、他/她知識這麼淵博,這麼成功,他/她會不會不屑與我說話;2、我自己一知半解,說的一些會不會被他/她笑話;

    後來慢慢的,我試著改變:

    當面對比自己優秀的人,我把當成學習的機會,放低自己的姿態,不去想能不能接下話題,能不能融入他/她的圈子。

    當面對比自己還不善言辭的,我適當的去尋找話題,找到對方喜歡的話題,這樣不至於讓場面變得尷尬。

    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你所謂的社交障礙也就不存在了。

  • 2 # 鏡心談心

    我是心理諮詢師鏡心。

    關於社交恐懼症,有很多患者曾經和我交流這方面問題。如何進行判定呢?

    如果你在與人講話的時候,害怕與對方進行目光對視;

    如果你在公眾場合,或者有很多人在場的情況下,就會感覺思路不清、語無倫次,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說了些什麼;

    如果你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感覺面紅心跳、緊張焦慮,並覺得自己的狀態十分難堪;

    如果你雖然覺得很孤單,但卻總是暗示自己“我很喜歡獨處”,從而拒絕走出家門進入社交環境;

    那麼,這些情境將提示你:你可能患有社交恐懼症!

    人是社會性動物,能夠融入社會,與他人進行和諧的交往交流,是人們幸福感的一個重要源泉。

    拒絕交流,你就不會體驗到被人理解的幸福;

    拒絕交往,你就不會體驗到被人關愛的快樂;

    拒絕走入社會,逃避人際交往,會讓你封閉在自己建造的孤寂清冷的小城堡裡,感受不到這個世界的喧譁和溫情。

    對於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們,鏡心有以下兩點建議:

    第一、調整自己的心態:逃避,你的心靈世界將日漸枯萎;面對,你的精神世界會日益豐滿。

    一個人的世界很簡單、但也很清冷;多個人的世界很嘈雜、但也很繁華。一個人最好的狀態,就是既能享受這繁華世界的熱鬧和溫度,又能享受一人獨處時的安寧和平靜。如果你一味地蜷縮在自己營造的狹小天地裡,日子久了,就會變得思維遲緩、情緒消沉,彷彿自己被世界遺忘了、拋棄了;在於他人的人際交往中,你將不斷體驗到思想碰撞的激動、情感相融的愉悅、還有被社會接納和認可的成就感。

    第二、增強自己的信心: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要表達的事物上,而不要一味關心在意別人的態度,即使自己沒有表達好,也不對自己求全責備。

    過度的自尊和自卑,都會導致心理壓力過大,從而給交流帶來障礙。我們拒絕人際交往,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我們害怕自己“說不好”,遭人恥笑,於是採取迴避的態度來避免自己在心理上遭受到這樣的衝擊,這也是心理學上“聚光燈效應”的一種體現。實際上,我們不需要把自己想得那麼重要,我們只是在進行簡單的日常對話交流,而不是在國際論壇上演講,即使說不好,也不會產生什麼不良影響,更何況,你的語氣、態度、表情,都可以同時向對方傳達你的思想和情緒,只要運用得當,就一定可以得到別人的認可和理解。

  • 3 # 心夥伴

    EQ指代的是情商,很多人因為覺得自己情商低,所以不敢跟別人交流,然後造成了自己的社交恐懼症。然後因為自己的社交恐懼症,又導致自己更加不敢跟別人交流,沒有實踐自然會讓情商越來越低,這會形成一個惡性迴圈,讓你的情商越來越低,並且社恐情緒越來越嚴重。首先你一定要打破自己原本的想法與界限。這種情況出現的根源,是你自己沉浸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這種封閉可以是你的人思想封閉,又可能是你的個人所處環境是封閉的,它讓你的思想無法跟外界接觸,也無法讓其他人的世界照進你的生活,自然是不利於病情好轉的。

    其實大部分社交恐懼症是敢跟自己熟悉的人說話的,他們害怕的是跟陌生人社交,因為他們不知道陌生人是一個怎樣的人,下一步會提出怎樣的問題,而在回答這個問題的過程當中,他們非常害怕出現自己預料中的問題,比如說冷場與尷尬。你可以嘗試轉移到一個新的環境,參加不同的社交圈子,然後跟不同的人進行說話。一開始你的社交技巧可能會很差,但不要緊,每一次失敗都是成功的一次嘗試,只要你能夠不害怕失敗,從心底克服失敗這種情緒,那麼你離成功就不遠了。

    在這個過程當中,你最好不要選擇讓自己的朋友來協助社交,因為熟悉的朋友可能會讓你前功盡棄,你會發自心底的對朋友產生依賴心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孕婦總膽汁酸偏高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