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大義滅親的典範很多,我今天最想說的是春秋時期,衛國大夫石碏大義滅親的典故。
衛莊公的夫人和次妃都不能生育,次妃的妹妹戴媯跟隨姐姐嫁給了莊公,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完,一個叫晉。夫人莊姜不僅不妒忌,還視完為親生兒子,同時還把自己的宮女送給莊公,後來宮女生了一個兒子叫州籲,州籲性格暴戾,喜歡談兵弄武,莊公非常寵愛他。上大夫石碏經常進諫說:“愛子者應該教以義方,弗納於邪,夫寵過必驕,驕必生亂。主公如果真的寵愛他,就索性立他為世子,否則就應該制止他,不然以後會有大禍。”莊公不聽。
石碏的兒子石厚與州籲的關係非常好,兩人經常一起駕車外出惹是生非,石碏經常鞭責石厚,還把他鎖在屋子裡不讓他出去。後來一次石厚翻牆而出之後就不再回家,反而住在州籲的府上,同州籲同吃同玩,石碏也無可奈何。
後來莊公薨,他的兒子公子完嗣位,是為衛桓公,桓公生性懦弱,石碏知道他不會成就大事,索性就告老還家了。
石厚與州籲住在一起之後,經常為州籲出謀劃策教他篡權奪位。當時恰好周平王崩,周桓王新立,衛桓王準備進朝吊賀。石厚就給州籲出主意說:“這次是天賜良機,我們的大事就要辦成了。明日桓公往周,公子可在西門處設宴為他餞行,酒過數行之後,公子從袖子裡抽出短劍刺他,我帶領五百名壯士在門外設伏,就沒有侍從敢不從了。”州籲聽後大喜。第二天他們依計行事,果然刺殺了衛桓公。
在古代謀權篡位是屬十惡不赦的大罪,天理難容。石碏得知訊息後,痛恨不已。州籲因為上位不正,百姓議論紛紛,人心不定。石厚請求他的父親石碏出山協助州籲,因為石碏為兩朝老臣,官至上卿,華人都很信服他。石碏藉機給他們出了一個計謀:“諸侯即位,應該受命與周王朝。新王若能覲周,得周王賜以冕車冠服,奉命為君,華人還有什麼好說的呢?”石厚說:“話雖如此,但是新主無故覲見,周王必定會詢問衛桓王的去處,到時候就麻煩了,如果有人從中幫忙通融,事情就好辦了。”石碏說:“如今陳侯忠順周王,朝聘不缺,周王很寵幸他。中國與陳素來交好,若新主親往朝陳,央求陳侯通情與周,然後入覲,有何難的?”石厚聽罷大喜,於是立即與州籲起身前往陳國。
石碏與陳國的上大夫子銭素來交好,於是割破手指寫下了一封血書,派遣心腹送過去。子銭收到血書後上呈陳桓公,陳桓公看罷才知道州籲是篡權上位的,而背後指使者就是石碏的兒子石厚。石碏來書是請求陳桓公把他倆正法處理以正君臣之綱紀。
待州籲與石厚來到陳國之後,陳桓公先是合理殷勤的款待他們,待第二天準備在太廟行禮時, 上大夫子銭突然在太廟上宣讀石碏的血書,同時下令立即逮捕州籲和石厚,把他們兩人關在兩個地方,不讓他們互通音訊。然後派遣下屬去衛國請教石碏如何處理此亂臣賊子,石碏與朝中大臣商議後決定派右宰醜去斬殺州籲,他自己親自前往陳國手刃石厚,大臣獳羊肩念及石碏年老不便遠行,便主動請纓去陳國斬殺石厚。至此,犯上作亂的亂臣賊子被誅,衛國迎立公子晉回國稱侯,是為衛宣公。
自古以來,犯上作亂謀權篡位者人人得而誅之,春秋時期的石碏就有如此情懷實在讓人佩服。如果石碏沒有這種大義滅親的度量,任憑州籲和石厚為非作歹,可想而知後來的衛國處境會有多麼槽糕。
愛子不等於縱容,前人石碏就做的非常好!後史學家左丘明稱讚他:“為大義而滅親,真純臣也!”
歷史上大義滅親的典範很多,我今天最想說的是春秋時期,衛國大夫石碏大義滅親的典故。
衛莊公的夫人和次妃都不能生育,次妃的妹妹戴媯跟隨姐姐嫁給了莊公,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完,一個叫晉。夫人莊姜不僅不妒忌,還視完為親生兒子,同時還把自己的宮女送給莊公,後來宮女生了一個兒子叫州籲,州籲性格暴戾,喜歡談兵弄武,莊公非常寵愛他。上大夫石碏經常進諫說:“愛子者應該教以義方,弗納於邪,夫寵過必驕,驕必生亂。主公如果真的寵愛他,就索性立他為世子,否則就應該制止他,不然以後會有大禍。”莊公不聽。
石碏的兒子石厚與州籲的關係非常好,兩人經常一起駕車外出惹是生非,石碏經常鞭責石厚,還把他鎖在屋子裡不讓他出去。後來一次石厚翻牆而出之後就不再回家,反而住在州籲的府上,同州籲同吃同玩,石碏也無可奈何。
後來莊公薨,他的兒子公子完嗣位,是為衛桓公,桓公生性懦弱,石碏知道他不會成就大事,索性就告老還家了。
石厚與州籲住在一起之後,經常為州籲出謀劃策教他篡權奪位。當時恰好周平王崩,周桓王新立,衛桓王準備進朝吊賀。石厚就給州籲出主意說:“這次是天賜良機,我們的大事就要辦成了。明日桓公往周,公子可在西門處設宴為他餞行,酒過數行之後,公子從袖子裡抽出短劍刺他,我帶領五百名壯士在門外設伏,就沒有侍從敢不從了。”州籲聽後大喜。第二天他們依計行事,果然刺殺了衛桓公。
在古代謀權篡位是屬十惡不赦的大罪,天理難容。石碏得知訊息後,痛恨不已。州籲因為上位不正,百姓議論紛紛,人心不定。石厚請求他的父親石碏出山協助州籲,因為石碏為兩朝老臣,官至上卿,華人都很信服他。石碏藉機給他們出了一個計謀:“諸侯即位,應該受命與周王朝。新王若能覲周,得周王賜以冕車冠服,奉命為君,華人還有什麼好說的呢?”石厚說:“話雖如此,但是新主無故覲見,周王必定會詢問衛桓王的去處,到時候就麻煩了,如果有人從中幫忙通融,事情就好辦了。”石碏說:“如今陳侯忠順周王,朝聘不缺,周王很寵幸他。中國與陳素來交好,若新主親往朝陳,央求陳侯通情與周,然後入覲,有何難的?”石厚聽罷大喜,於是立即與州籲起身前往陳國。
石碏與陳國的上大夫子銭素來交好,於是割破手指寫下了一封血書,派遣心腹送過去。子銭收到血書後上呈陳桓公,陳桓公看罷才知道州籲是篡權上位的,而背後指使者就是石碏的兒子石厚。石碏來書是請求陳桓公把他倆正法處理以正君臣之綱紀。
待州籲與石厚來到陳國之後,陳桓公先是合理殷勤的款待他們,待第二天準備在太廟行禮時, 上大夫子銭突然在太廟上宣讀石碏的血書,同時下令立即逮捕州籲和石厚,把他們兩人關在兩個地方,不讓他們互通音訊。然後派遣下屬去衛國請教石碏如何處理此亂臣賊子,石碏與朝中大臣商議後決定派右宰醜去斬殺州籲,他自己親自前往陳國手刃石厚,大臣獳羊肩念及石碏年老不便遠行,便主動請纓去陳國斬殺石厚。至此,犯上作亂的亂臣賊子被誅,衛國迎立公子晉回國稱侯,是為衛宣公。
自古以來,犯上作亂謀權篡位者人人得而誅之,春秋時期的石碏就有如此情懷實在讓人佩服。如果石碏沒有這種大義滅親的度量,任憑州籲和石厚為非作歹,可想而知後來的衛國處境會有多麼槽糕。
愛子不等於縱容,前人石碏就做的非常好!後史學家左丘明稱讚他:“為大義而滅親,真純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