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促成教育
-
2 # 小璐夫人
古典老師在他的暢銷在《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這樣定義了自律與自由的關係:
當你有了按照按質量交付的執行力,你就有了時間自主的自由;
當你有了快速學習和遷移的能力,你就有了輕鬆跨行業的自由;
當你有了照顧好自己的能力,你就有了安心等待自己喜歡的人,全情投入戀愛的自由;
當你有了語言能力和健康的身體,你就有了周遊世界的自由;
當你有了背起自己的責任的能力,你就獲得了全世界的自由。
所以,我們要想給孩子一個自由的世界,那麼請你給孩子一個自律的他自己!因此,我們需要給孩子空間,讓他學會自己管理自己。俞敏洪先生說:“沒有自我管理,人生難以變得更好。”
也許你會說,“別開玩笑了,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這還不把家給拆了啊!”
你這麼說的時候,肯定沒有嘗試過吧。我來講講我們家蟲蟲的故事。
和現在的大多數孩子一樣,蟲蟲小時候玩完玩具也不喜歡收起來,玩具總是扔一地就幹別的去了。一開始,我總是碎碎念幾句就幫他收拾起來了,直到我發現他完全有了收拾玩具的能力卻一點兒想收拾的意思都沒有後,我才驚覺可能是我的方式出問題了。
我一直都在幫助他收拾玩具,是不是他已經在腦海裡認定:媽媽就是收拾玩具的人,玩完玩具媽媽肯定會收拾。此後,在他玩完玩具之後,我開始帶著他一起收拾玩具,後來我在一邊站著看他一個人收拾……現在,我不用看也不用管,每次他玩完玩具都會自己收拾好,並放回原來的位置——媽媽們,只要咱們做好引導工作,孩子們就會培養出自律性來。
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科學家們將孩子的3~6歲定義為“潮溼的水泥期”,這個階段是孩子的性格、習慣和生活方式的最重要養成時期,而7~12歲的孩子則進入了“正凝固的水泥期”。也就是說,培養孩子自律性的最關鍵時期就是3~6歲這個時間段。因此,我們千萬不能說等到孩子大點了再培養他的自律性,等他大了可能就很難再培養了。
另外,我們做好引導工作的同時,也要懂得尊重孩子和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在培養蟲蟲成為一個能夠“自律地收拾玩具”的孩子的過程中,我總是容忍他一邊玩一邊收拾的“漫長過程”,我容忍的同時會給他講一些簡單的道理也會進行一些鼓勵,比如他將一個玩具包裝的像拆開之前一樣,我就會去誇獎他,最後他養成了玩完玩具就收拾好的“自律性動作”。
所以,我最後想說的是,當一個孩子得到了尊重和愛的時候,在加上家長的正向引導就能夠讓他們的自律性像水滴穿透石頭一樣,在每一天的一點一滴中逐漸積累強大起來。
孩子在自律的前提下,才會變得有責任感有擔當。
回覆列表
在此我略表我個人的一點看法,不當不妥,敬請諒解。
首先,屬於孩子的事情,孩子去做。對於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為父母的一定不要代辦,要慢慢促成,慢慢引導,慢慢指點,讓孩子慢慢形成習慣,慢慢形成定勢。這當中,可能起初孩子不太習慣,或者不樂意去做,甚至有所牴觸,但作為家長的,只要堅守下去,督促下去,相信孩子的一切事情,都會漸漸變為一種自然,一種習慣,一種責任,一種擔當。
其次,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做規定的事情。對於這些事情,作為家長的,一定提前要有預案,併為此做好監督和監管,並一直促使下去。舉個例子來說,對於孩子住室的衛生,完全可以要求孩子在每天的某個時間點,必須完成,不然就要加罰孩子打掃除此以外的其它的衛生。這樣孩子慢慢就會成為一種習慣,就會不自覺的多一點責任,多一點擔當。
再次,凡是覺得孩子能獨立完成的事情,絕不讓孩子去苛求別人,甚至是求助於別人。要孩子從小就有一個,事事儘量不求人,事事儘量不用人的內心。這無形之中就會慢慢促成孩子的責任和擔當。
最後,作為家長的,要做好榜樣。除了要求孩子有責任,有擔當之外,自己也要給孩子做出表率。凡是該家長做好的事情,一定要透過家長自身的責任和擔當,把一些事情主動擔當起來,並把這些事情做好,做優。讓孩子徹底的意識到家長在這方面做的是多麼的優秀,多麼的良好,多麼的責任,多麼的擔當。
總之,培養孩子的責任和擔當,不是一件易事,要求家長和孩子共同為之堅守,共同為之付出,共同為之擔當,相信給孩子的將是一種永久的責任和擔當,也將是一種永久的財富和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