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梁愛英語
-
2 # 三番麻麻
關於英語和語文在教學中的地位,往往是眾說紛紜,各有看法。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國家重視英語的歷史原因。從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英語被列入高考考試範圍,分值不斷提升。源於這一時期國家發展的大方向——改革開放。對內改革,改革我們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對外開放,加強與各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往來。這種情況下英語英語人才就成了戰略性短缺人才,於是,國家把英語放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一直延續到現在。
進入新世紀後,尤其是網際網路行業和中國製造的飛速發展,讓國家有了更多的發展,對外交往變得更重要,英語作為全球使用最廣的語言依舊被我們列入高考必考三大科目。但是考試政策卻發生了變化,由一考定乾坤變成了多考取最高,開始注重英語的實際運用,部分地區把機考和口語列入必考範圍。
英語的考核方式發生了變化,但地位並沒有因此影響。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它的存在符合中國對外交往的需要,表現在我們自己身上就是可以帶著孩子外出旅遊,看懂英文原著、電影,從這種形式中給孩子開啟另一扇窗戶。
這樣說語文就不被重視了嗎?其實不是,語文一直是國家最重視的科目。
回想我們小時候,從開始學說話就說中文,學校最早學習的也是語文和數學,這就說明了國家對語文的重視程度。
真正對語文不重視的是我們自己。課標每年列出的必備篇目和必讀數目被我們當作耳旁風,語文考試時基礎詞彙不過關,拼音標點瞎做一通,基本的繁化簡不會正確書寫,這都是小學前三年的基本功不過關,這一時期孩子的精力往往被課外特長班和英語課堂,奧數課堂瓜分,分給語文閱讀和詞彙積累的時間不多,這就造成孩子高段語文成績不上不下。出現這種情況,還是沒有引起家長的重視,覺得孩子只要背誦記憶課本知識就可以,就更忽略了閱讀訓練的重要性。長此以往,沒有時間閱讀的語文成了我們最忽略的科目。
面對這種情況,國家開始調整教育政策,給孩子們減負,要求閱讀,甚至調整高考語文分值和題型設計,這一系列動作背後都是希望我們可以把語文學科重視起來,不要想當然的認為語文很好學,背背記記就能考高分。,從而忽略閱讀的重要性。
體育就更容易理解了,增強國民素質的素質裡面,就有身體素質,學校課程設定了專門的體育課,中小學都有下午的活動時間。活動時間顧名思義,是讓大家活動遊戲用的,一方面增強身體素質,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另一方面是為了增加同學間的合作和協調,提升孩子們的組織和管理能力。現在這一時間卻變成了老師們加課的時間,孩子們又被牢牢圈回了課堂。
國家給了各個學科同等的重視,我們在實際落地的時候卻全憑自己的主觀想法,隨意安排孩子的學習時間,出現問題後卻回頭埋怨國家不夠重視,真是‘人在家中做,鍋從天上來’啊…
回覆列表
你好,我是小梁。讀高中的時候我跟你一樣疑惑,但是現在出來工作了,反而覺得自己的英語學的少了呢。用一句經典名言說“書到用時方恨少啊”,另外一個最大的問題的學校不太注重英語口語的訓練,所以很多學生畢業之後都變成“啞巴英語了”,會看會讀,不會說。下面我說下為什麼不能降低英語的地位吧,以下是個人的深切體會:
1. 在越來越大的就業競爭下,會英語的人具有天然優勢。國際貿易越來越常態化,很多企業走向了對外貿易那麼英語就是一門敲門磚。我目前所在的公司擁有60多年的歷史,在國內也是很有名氣的。但是就在前幾年,經濟開始下滑,所以開始開拓了國外市場,把民族的品牌帶出國內。這是公司對於每一個應聘者的要求是必須過英語四級。因為我們會經常去國外參加展會,開發客戶什麼的。
2.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出國旅遊也是家常便飯了。但是如果不會英語的話,去到國外連路標都不會看,吃喝拉撒你都是個問題。當然你可以會說請個會英語的導遊,但是導遊也不是二十四小時全陪的啊。
3. 另外如果你學好英語了,還可以欣賞到很多國際大片。因為我覺得國外的電影用中文說出來的語音語調非常奇怪,我寧願不看,要看就看英音的。
最後,說了那麼多,並不是說語文和體育不重要。只是語文是我們的母語,我們學起來很快,理解也快,畢竟我們也說了那麼多年。相對之下,英語是一門外國語言,我們需要花更大的精力去學習,所以你會覺得花在英語的時間會比語文多吧,其實他們在高考分數佔比一樣的啊。
體育呢,個人覺得不是特別重要,我覺得體育課就是為了讓大家運動起來,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但是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運動,而且每個人適應的運動強度不一樣,只要達標了就可以了,除非你是想當運動員之類的,可以適當加大訓練。而且只要體育院校會看重體育成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