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喜迎2021

    有的人對喜歡的人或物先貶低再要,說明他們的思想是較老辣的。他們總能意識到只有貶的沒人要了自己可以要。但有時他們的獨到又人為的誤了多少事!所以遇事應三思而後行,文明待人,文明處事!

  • 2 # 心理學充電時間

    在心理學中有個防禦機制叫做:反向形成。什麼叫反向形成呢?就是:心裡面是這樣想的,但行為表現上卻是相反的做法。怎麼理解反向形成呢,用生活中簡單的例子來解釋,就是:愛有多深,恨就有多深。

    很多人可能會把“反向形成”和心理學中的“酸葡萄效應”劃等號,其實兩者是有很大的差別,酸葡萄效應是指:需求無法滿足的時候,為自己找一個合適的理由來安慰自己。而反向形成則是指:本我的某種衝動被超我所抑制,自我認為這種衝動是不被現實所接受的,於是自我就按照相反的行為表達出來。

    一些人面對喜歡的人和物,卻時常用貶低和不屑的態度對待,就是防禦機制中反向形成 的運用(其實在生活中,人每時每刻同時運用的防禦機制很多,而不是單一的一種,有可能是好幾種,甚至十幾種一起運用的,這是為了方便研究,把這些防禦機制拆分了)。

    反向形成在經典精神分析中被認為是一種強迫性的防禦機制,這種潛意識的衝突往往源於嬰兒期的衝突。

    反向形成防禦的應用很多時候看起來比較做做,也就是有一定的“表演”成分在裡面,如:對一個人過度的客氣,可能是很反感這個人。有時候過度關心一個人很可能是潛意識憎恨一個人的表達方式,只是在意識層面不允許這樣做,於是用關係來表達自己是“愛”對方的,是不恨對方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提高遊戲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