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魚大魚看世界

    簡單粗暴,快速直接

    1、佳能所謂的磚微已經發布,從各項指標上看都是按6D2來做的,感測器使用了與5D4基本相同的底,所以佳能的5D4+6D2組合在一起搞出了EOSR,所以這個機器也是牙膏廠最近傑作,不用考慮

    2、索尼A7M3雖然發售比佳能微單早,但是就是到現在除了畫素比佳能少一點以外,對焦多一點,其他引數完虐EOSR,不管是影片還是拍照再到連拍,所以A73目前依然比佳能強大,依然是目前最佳選擇,沒有之一

    3、佳能為他的磚微開發了新的鏡頭,價格也比之前的EF卡口貴了很多,這麼一來還有什麼競爭力跟索尼対飈?佳能的本次發售其實最主要的是想留住以前的單反使用者,不希望他們都跳槽到索尼,我們也出了微單,我們也有轉接環了,你們還跳槽嗎?但是2018年了,你的功能競爭對手全有甚至比你還強,有什麼理由還繼續留守?

    4、至於怎麼選最後還需要看自己,如果你喜歡佳能那麼就要接受他的這些缺點,如果你喜歡索尼,那麼他將是你的創作利器

  • 2 # 從耗子胖成豬

    在回答問題之前,不妨先反問你幾個問題。

    1、你是否有攝影基礎?是否擁有大量的EF鏡頭?

    2、你的相機主要用來拍什麼題材?是否玩錄影?

    佳能最新發布的EOS R微單,從定位上講,官方說法是與5D4同級。而它的處理器是Digic8,嚴格的講,它是M50與5D4的雜糅產物,在功能上,你可以從M50、5D4上看到很多EOS R的影子。從機身效能上講,佳能EOS R其實並沒有什麼優勢,影片功能更是弱雞。

    但佳能的EOS R最重要的地方在於它啟動了一個全新的卡口——RF卡口。

    RF卡口與尼康Z卡口一樣,直徑足夠大,而且設計有12個電子觸點用於日後技術升級應用,具有一定的技術前瞻性與升級冗餘度。

    而我們也看到了,伴隨著佳能RF卡口的問世,佳能釋出了兩枚“黑科技”鏡頭:RF50L、RF28-70L。這兩枚鏡頭的規格、畫質在目前都屬於獨步天下的水平,妥妥的壓制各家產品。

    相比之下,卡口的問題則是索尼的軟肋。

    E卡口原本是作為APS-C畫幅的卡口,後面強行“塞入”全畫幅感測器。從產品圖我們就可以看到,雖然索尼a9的CMOS感測器(35.6*23.8)相對全畫幅36*24已經是略微縮水了,但依然存在感測器4個邊角被卡口擋住的問題。

    目前索尼小卡口引發的問題主要有兩點:

    第一點就是卡口強度的問題,據說索尼有專利會在專業機型上做一個加強卡榫。

    而第二點就是邊緣畫質問題,有轉接過大光圈鏡頭或者超廣角鏡頭的朋友都知道,索尼的微單轉接大光圈跟超廣角,邊緣畫質劣化比較明顯。

    所以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的看法是:

    索尼E系統是一個有設計短板的系統,但它勝在發展完善,而且有眾多副廠鏡頭支援。目前你選擇索尼系統的話,它無論是效能上、電池續航上、價效比上,都遠遠超越佳能的EOS R系統。

    而佳能EOS R系統目前還是姍姍學步的階段,但憑藉開山問世的幾枚鏡頭,已經體現它不俗的實力,假以時日完善之後,EOS R會是比索尼更優秀的系統。(當然,未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準,後來者有機會改進前驅者的缺點,但也可能市場不給它時間慢慢完善了。)

    那麼怎麼選呢?

    1、如果你沒有攝影基礎,那就選佳能,索尼的膚色是有名的爛,別到時候拍出一堆黃黃綠綠的人像片又要鬧著學PS。

    2、如果你是攝影師,而且擁有大量EF鏡頭的話,也建議選佳能。畢竟RF卡口與EF鏡頭的相容是官方設計的,而且EF轉RF接環遠比EF轉FE便宜。

    3、需要用到影片功能的朋友,目前更推薦選索尼的產品。

    4、注重價效比的朋友,目前也是更推薦索尼的產品,騰龍的28-75,還有sigma的FE定焦系列都是“物美價廉”的價效比之選。

    最後,補一刀:

    相機產品是日系壟斷的行業,佳能與索尼作為行業巨頭,產品體系肯定是各有優劣性。那些捧一方,踩死一方的說法是很可笑的。

    例如拿索尼最有優勢的影片為例,索尼支援超取樣,支援全畫幅4K。可你知道嘛,網路上卻有大量的人放棄了索尼選擇佳能。因為佳能的影片直出膚色好,追焦很穩。

    所以,看引數選產品,這種鍵盤黨的行為不可取。鞋子穿在腳上,合不合適只有自己知道。還是建議題主仔細審視自己的拍攝、錄製需求,再作判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種中式別墅裝修的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