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媽咪老師
-
2 # 黑門拾穗
如果你要孩子打回去,要想好兩個結果:
第一,孩子打贏了,以後遇到衝突首先想到的就是用拳頭暴力來解決,成為小霸王,人見人怕。
第二,孩子打輸了,恐懼心加劇,會更懦弱,以後遇到被打更不知道怎麼處理,惡性迴圈會更多被別人欺負。
如果您尊重孩子的意願,也鼓勵孩子這麼做,就請考慮好這兩個結果,也可以直接告訴孩子這2個結果,請他自己選擇並做好心理準備,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從幼兒園就應該培養。
如果是我,我不會讓我的孩子打回去,因為我認為腦力比體力更重要,思考比魯莽更重要,學習教訓比還手更重要,學習與人相處比製造矛盾更重要。
如果孩子之間的小矛盾,打的不嚴重,我會讓孩子思考問題在哪裡,如何避免這樣的衝突,如果是我的孩子的問題,那更要好好反思學習;如果是對方的問題,可以幫助孩子認識叢林法則,兔子遇到老虎不是硬碰硬,是逃跑和尋找保護,等有一天你成為獅子一樣強大了,老虎也不敢再動干戈,但是我們也要學習和睦相處的重要。
幼兒園的孩子之間不會有太多矛盾,無非是爭個玩具,你踩我一下,我碰你一下的事,讓孩子學習處理人際關係是比什麼都重要的事。
如果對方確實是個小霸王,經常在幼兒園惹事打人,我會向老師和對方孩子家長反應此事,提請他們注意此孩子的品行,需要受約束和合理的管教,這不是報復,這一方面是為自己的孩子負責,一方面也對打人的孩子負責,願那個孩子也能成長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
-
3 # 不止於寶媽
我認為,孩子在幼兒園捱打了,首先要做的是詢問孩子原由,在聽孩子講述的過程中,孩子因為我們的認真傾聽,能得到安慰,孩子情緒也能到發洩。作為父母,我們再有針對性的教孩子解決問題。
那麼當孩子被欺負被捱打時,家長到底該怎麼辦呢?
很多家長都遇到過自己的孩子被小朋友欺負的情況,雖然這個時候我們的心裡都會不舒服,但也要學會正確對待、不能簡單地以 “還手還是不還手看待問題,如果家長經常鼓勵或縱容孩子打回去,孩子慢慢會出現暴力傾向。而且如果對方再進行還擊可能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傷害,,讓孩子陷入暴力的惡性迴圈,每個孩子都是一個性立的個體, 有自己生命的能量,有保護自己的本能, 如果他覺得不能承受時會 主動進行還擊,家長要讓孩子學會自己處理問題。
當孩子被欺負時,家長可以這樣做:
1.家長要安撫、擁抱孩子,接納孩子的情緒,緩解他的心理壓力,
2.家長要學會包容,允許孩子合理表達自己的情緒。
3.教會孩子用語言表達態度,大聲對打人者說“不”,如“不 許動手、不許打人”。
4.如果孩子被欺負的情況嚴重,家長可以介入,制止,安撫自己孩子的同時,和對方家長進行、 反饋、溝通,也要幫助孩子學會選擇自己的朋友
回覆列表
作為家長,孩子在幼兒園被打心疼、生氣老師都可以理解;作為老師,也不希望班裡出現打架行為。可是孩子們在一起長期相處,出現爭執甚至打架行為很難避免。
如果孩子被打了,建議首先了解具體情況。 如果打架行為是偶爾發生,或者是因為爭執而發生的不恰當行為,建議家長引導孩子學會包容原諒對方,並引導孩子用恰當的語言制止對方的行為,比如大聲告訴對方:不可以打人!打人不好!住手!等。一般情況下對方會停手。
如果是互打,建議瞭解誰先動手,誰先動的手誰的錯誤就嚴重一些,不知道您的孩子幾歲了,如果四歲以上了,可以告訴他拳頭只能打敗幾個人,智慧卻可以打敗許多人,這樣才引導孩子學會恰當的處理問題。
一般情況下千萬不要教育孩子誰打你你就打回去,這樣只會衝突越來越多,班級越來越難管理,家長越來越不滿意,問題越來越多。
有一種情況也許需要還擊。小班時有個男孩誰從他身邊走,他都要動手打人,跟家長反應家長不以為然地說這是他想和別人一起玩,一次他媽媽親眼看著他追著別人打也不制止。有一次欺負一個小女孩,小女孩迅速還擊,他馬上氣焰低了許多,但依然不停手,可是小女孩還擊的力量比他大了許多,最後他停了手。從那以後他不敢欺負這個女孩。
每一屆班裡總會有攻擊性較強的孩子,老是用武力攻擊別人,這樣的孩子老師頭痛,但老師不能輕易動手的弱點他們熟知,又難以獲得家長的支援,怎麼辦?也許孩子還擊是最能解決問題的辦法。
我一般跟孩子們要求的是:別人不小心碰到你,你要原諒別人;別人第一次打你,你可以生氣,並告訴對方不能打人;第二次打你要發出警告如果再有下次就要還擊;如果打你的人打了班裡許多小朋友,不管幾次都可以還擊。
希望每位寶寶在園都能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