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樂山美食蒐羅記
-
2 # 四川美食指南
冷串串香的做法及配方缽缽雞製作,配方工藝為先,歡迎直接與本文作者【bobojibbb】溝通!
冷派串串的定位是美味的休閒小吃,它可以細分為重慶冷鍋串串、太原沾串串、樂山缽缽雞等。在這些分類中,缽缽雞可以算得上是最有特色的了,它從清代流傳至今,歷經百年,始終深受人們的喜愛。一鍋紅湯或是清湯,灑滿芝麻,用竹籤串上食物浸泡湯汁後即可食用,聽起來普普通通,但當你瞭解了缽缽雞的製作過程後,你就會明白為何它會在眾多冷派串串中脫穎而出,成為廣大消費者們的心頭好。
下面分享一則缽缽雞的製作方法,大家可以依照配方在家裡試著做做看。
湯料製作:將土雞處理乾淨後,冷水入鍋,再加入料酒、蔥段、薑片,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之後轉小火慢慢熬,兩個半小時後關火加鹽,將土雞以及湯裡的各種雜質撈出來,高湯冷卻備用;
食材準備:將之前煮好的土雞去骨,切成小塊串在竹籤上備用;另外的食材可以準備自己喜歡的,切片或切塊在水裡煮至斷生後即可撈出,串在竹籤上備用;
紅油製作:在鍋裡倒入適量植物油,熱油之後加入香葉、八角、幹辣椒、蔥末、蒜粒等香料與調味料翻炒,等油變紅後,關火,撈出油裡的雜質,可得紅油原料。
藤椒油製作:將二荊條、小米辣、藤椒、香蔥一起剁碎,放入熱油中翻炒,待藤椒的香味出來後,關火,即得藤椒油。
最後,要吃哪種口味,便把哪種油倒入事先準備好的雞湯內,再撒上一把白芝麻,然後把食材浸泡在裡面,半個小時後就可以吃了。
紅油味缽缽雞,麻辣帶勁,香氣十足,藤椒味缽缽雞,清香爽口,回味甘甜,都是特色十足。因湯底由土雞長時間熬製而成,更加營養健康。在製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缽缽雞的油必須是由菜籽油炒制而成,不能用其他的油,因為菜籽油才有植物特有的清香,做出來的油才是清亮的。在製作紅油的時候,辣椒不可用豆瓣醬代替,不然最後出來的成品渾濁不堪,賣相太差,還會破壞雞湯的味道。
以上就是樂山缽缽雞的製作方法及配方了,各位可以動手做做,到樂山旅遊之時,也別忘了嚐嚐當地的缽缽雞,看看和自己做的又有什麼不同。
回覆列表
重慶冷串串做法及配方
重慶冷串串,通常是用串好的葷素菜品燙熟後放在調配好的麻辣湯汁裡浸泡,隨吃隨取,味道麻辣火爆,十分開胃。這種美食和串串香、火鍋不一樣,是由食客挑選材料給店家,然後店家代為燙熟,端上桌來就可以吃,不用顧客需要再次加熱;另一種吃法是事先將食物燙熟,在湯裡浸泡晾量之後再吃,所以又被人們叫做冷鍋串串。話不多說,直接給大家奉上一份冷串串的做法及配方!
以下是家常版的重慶冷鍋串串的做法:
1、豬骨兩斤鴨子一隻,處理乾淨後冷水入鍋,大火燒開撇去浮沫,加入薑片、桂皮、八角,轉小文慢燉兩小時以上,之後撈出鍋裡的食材及雜質;
2、熱鍋下油,倒入適量郫縣豆瓣醬,中火炒出紅油後,加入姜、蔥、蒜、花椒、小米椒等翻炒,即得麻辣紅油;
3、將油和熬製出來的高湯混合,加入生抽、鹽等調味料,攪拌均勻後將事先燙熟的食材用竹籤串好後,在湯裡浸泡二十分鐘後即可食用。(也可直接用調配後的湯將食物煮熟,關火之後,晾涼後食用。)
冷串串嚴格意義上來講,是串串香的變體,而串串香起源於四川省樂山市,所以呢,尋根問底,冷派串串也是起源於樂山市。在冷派串串裡,分為兩個種類,一是冷鍋串串,即上文中提到的,另外一種則是缽缽雞。和冷鍋串串差不多,缽缽雞也是將食物處理好之後,放進調配好的湯汁中浸泡取食的,兩者吃法相同,但其實區別還是很大的。缽缽雞起源於清代,至今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相對於冷鍋串串來說,沒有那麼辛辣,回口有甘甜之感,紅油味香辣爽口,藤椒味清爽開胃,白味清淡養身。
小編以前最愛缽缽雞的紅油味,可是自從在樂山的唐記缽缽雞吃到了藤椒味後,就更偏愛藤椒口味了!一直以來,我都很想給大家推薦一下缽缽雞這種美食,如果你吃得了麻甚至很熱愛藤椒這種清爽的麻味,今天的藤椒缽缽雞將會顛覆你對紅油串串的認識,成為你的新寵噠!
缽缽雞很符合現在的飲食理念,健康又養身,位於樂山市東大街的唐記缽缽雞,是非常受樂山本地人喜歡的一家缽缽雞老店,生意在樂山非常紅火,還收了許多來自於五湖四海想要學習缽缽雞的學徒。如果大家有機會到樂山旅遊,記得去嘗一嘗這家缽缽雞,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