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垂釣大咖

    初冬已過隨著水溫的持續走低,秋季常釣的鯉魚、草魚、鯿魚等喜好高溫的魚種已經銷聲匿跡,僅剩下耐低溫的鯽魚還在遊動覓食,所以寒冷的冬季釣魚人都喜歡將鯽魚作為目標魚種,特別是冬季特有的大板鯽更是讓釣魚人痴迷,因為鯽魚的生活特性喜歡呆在如草邊、藕塘這些溫度相對較高、食物豐富且安全的地方。

    所以釣魚人在冬季釣鯽魚的時候喜歡使用長杆短線的傳統釣法進行,是不是傳統釣就能釣好鯽魚呢?當然不是,冬季的覓食積極性較弱,傳統釣的線組搭配同樣需要精細化的調整,浮漂的選擇和使用就至關重要,那我們應該如何選擇一款適合釣鯽魚的浮漂和吃鉛量呢?

    傳統釣的浮漂選擇

    隨著懸墜釣法的普及,長竿短線七星漂的傳統釣也發生了改變,浮漂上也可以選擇懸墜釣中的立漂,我們就分別透過兩種不同的浮漂進行闡述。

    七星漂的吃鉛選擇標準

    七星漂從形狀上大致分為橄欖形、圓柱形、流線型三種,相比較立漂七星漂的吃鉛量要小很多,最小吃鉛量可以達到0.2g最大可以到5g左右,它的吃鉛量大小和星漂的體積稱正比,體積越大吃鉛量也就越大。

    傳統釣的釣竿一般都是10米起步,這也就導致我們在選擇浮漂的時候應該以能看清為第一標準,所以吃鉛最小的0.2g00號星漂不推薦使用,這裡推薦使用0.5g01浮漂,10米以上也能夠看得清晰,但是吃鉛小的星漂抗風性不強,遇到大風天氣就需要我們使用吃鉛更大的2g左右的星漂,固定線組防止大風將線組帶離窩點。

    立漂的吃鉛量選擇

    立漂的選擇上同樣可以星漂一致,選擇標準應該以能看清為標準,這裡推薦使用加粗尾或空心尾浮漂,漂尾確定好之後就是吃鉛量,因為魚口較弱所以吃鉛量不宜過大,選擇吃鉛1g到1.5g的為宜,可以使用通線單鉤或者雙鉤進行作釣。

    寫在最後

    傳統釣中浮漂的選擇只是影響魚情的一個因素,想要釣好鯽魚更重要的是利用傳統釣適應性強、移動性強的特點,到達釣位選擇不同的4-5個釣點打上窩料,充分利用逗走結合的方式進行邊釣邊走邊逗,主動出擊找魚釣,而不是讓魚去找餌吃。

  • 2 # 釣魚人烏蘭

    釣鯽魚吃鉛量多大跟什麼釣法沒太大關係,只要是取決於魚情,而且題主說的傳統釣也太籠統了,根本無法準確的給題主建議,只能從一些大原則上談一下。

    釣鯽魚浮漂選擇多大吃鉛量主要有3個因素

    不管是臺釣還是傳統釣,釣鯽魚的浮漂選擇吃鉛量,主要是從魚口輕重、水的深淺、是否利於拋竿這幾方面來決定的,從大方向上看,水越深,魚口越重,那麼就可以選擇吃鉛量大一點的,反之就要選擇吃鉛量輕一點的。

    從理論上說,目前季節水溫已經變低了,那麼魚口也隨之變輕,所以浮漂儘量選擇吃鉛量小點的。這裡有一個大概範圍,就釣鯽魚來說,1-2克在6.3米以內的魚竿來說都可以應付了。這個季節建議1.5克以內就足夠了。

    主要是不知道題主所說的傳統釣是哪一種釣法,如果是長杆短線的方式,那麼吃鉛量可以選擇比較輕的,因為這種方式不涉及到拋竿問題。

  • 3 # 野釣客三哥

    根據我的野釣經驗,漂的吃鉛量大小,跟釣多大的魚,關係可以忽略,關鍵再調漂,怎麼調,基本原則都是漂的浮力跟鉛的重量都是平衡的,特殊情況除外,我用3.6手竿,選漂吃鉛量在1.5克左右。我是根據杆子長短,水的流速,風的大小,魚情決定的。

    當我用到4.5杆子,風在兩級,流速不大的情況下,我會選2克的,雙鉤找底,半水調四,加餌回拉半個子線長度讓雙鉤都躺底,鉛離底!這種釣法介於靈頓之間。

    杆子6.3以上,風在4級,水有流速,漂的吃鉛量就得在4克左右!這樣能丟擲去杆子,調平水釣2目,防止走漂。

    最後祝大家大鯽大鯉,天天爆護!

  • 4 # 野釣小螞蟻

    關於題主傳統釣選吃鉛量多大的漂合適這個問題我覺得既然是傳統釣那麼就是長杆配短線,那麼我們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選擇浮漂:

    要根據垂釣的環境來選擇浮漂。

    如果釣點水域水草較多,我們就可以選擇七星漂配通線單鉤,這個時候浮漂的吃鉛量就要小,要保證七粒星漂能夠在半水狀態下被鉤和墜緩慢拉入水中,那麼這樣的話星漂的吃鉛量大小就是合適的。

    如果所垂釣的釣點是光水面,那麼除了七星漂浮漂還可以選擇立漂。釣鯽魚對浮漂的吃鉛量多少沒有太大關係,關鍵是要看自己的調釣,魚口輕就調的稍微鈍一些,比如調平水釣一目兩目。魚開口猛的情況下就可以調的靈一些比如調四目釣兩目。我自己一般在不走水情況下釣鯽魚,浮漂的選擇在1.6克左右,在走水的情況下我就選擇吃鉛2.5克左右的浮漂,調平水釣兩目三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演義》裡的顏良,文丑兩名大將,真如大家印象中的那麼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