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大連蘋果哥

    上北大讀哲學研究生是人人特別嚮往的,因為它是中國數一,數二的頂尖學府。有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吧。人人特別羨慕。進入北大讀哲學研究生有種神聖的感覺。

  • 2 # 李霽之

    曾經有段時期,全中國的所有高校都取消了哲學系的編制。當時讓老師與學生們自行選擇,要麼轉讀或轉教其他科系,要麼就是離鄉背井的全部集中到北大繼續學習或教哲學。

    於是,當時大多數人都選擇轉換跑道的學習或改教其他科系了,僅有極少數堅持信念的哲學人,最終被集中到了北大,共同扶持的渡過了一段漫長而艱辛的歲月,在老師們的記憶中,那是艱苦但充滿精神上滿足的珍貴回憶。

    直到現在,全中國2880多所高校中,本科有招收哲學專業的學校才三十多所(排除研究生始招收哲學專業者),全中國所有學院(未升格大學者)當中,僅“寶雞文理學院”一間學校有招本科哲學專業,其他大都是985或211的學校才有招收本科哲學專業,由此可見其稀罕程度。

    但,也正因為如此,北大成為了全中國哲學人的聖地,集合了一群最有堅持與理想信念的哲學家,他們不屈服於壓迫,不順從於教育單位的許多不合理之數字化要求,堅持學術本位,讓學生們得以在純學術的自由氛圍下,不受干擾的探究真理,不用為了滿足稽核標準汲汲營營。

    並把學校大多的獎學金與助學金統合,平均分配給每一位博士生,讓其不用擔心生活經濟的壓力,而能專心一意於學術追尋。所以我們表面上看起來似乎畢業時學術成果遠不如其他學校的哲學系學生,畢業除了畢業論文外,只要求發表一篇不需要是核心的期刊論文。

    這讓我們得以全心全意的集中所有精力時間在畢業論文的寫作與完善上,是以畢業論文絕對是深思熟慮後的嘔心瀝血成果,都是全面疏理並消化吸收了當下全世界的相關研究,進而提出之創見或資料統整。是以每一部畢業論文寫作者,都會成為該領域之最權威人士,包含面對指導教授我們都敢說:沒有人能比我對此主題了解的更全面而深入。

    這讓我們都能擁有最堅實的學術功底基礎,以致能夠在接下來的學術生涯繼續穩步發展前行。因此大多人都能在離校後的很長時間裡,不斷結出豐盛的研究成果,展現出強大之科研能力。

    所以北大哲學系是真正“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人間淨土,我們對自己研究的領域都擁有強大的興趣與熱情,因為老師給予最大的空間讓我們自行選擇。我們太喜歡自己所選了,所以無論學習效率與思辯能力都自然極其強大,我們大量的學習,深度的思索,頻繁的交流討論。

    每天上課我們與同樣熱愛哲學的老師們在一起,進行“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平等交流激烈碰撞,在北大食堂吃飯與校園的某個角落,如果您看到有人在大聲而激烈的爭論不休,別懷疑,大多都是哲學系的學生或老師,我們就是這樣的忘我而純粹。

    今年我將要畢業離校,遠離北京去西北奉獻所學。我不選擇繁華的城市,不選擇較好的學校,不選擇較高的待遇與福利。我滿懷感激之情的要將自己回報給需要我的地方,祝願能讓中國的某一角落因為我微不足道的力量,而更加的美好並擁有更多正面積極的正能量。

  • 3 # 弓長QLWHCR

    上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尚好。九十年代中期後又變味兒了!不管什麼大學,在哲學意識形態裡總糾纏於“唯物”與“唯心”及“形而上”與“形而下”的爭論,總在某一“主義理論”框架制約下去搞什麼學術研究,永遠也跳不出理論上的“創新”與“發展”!泱泱華夏,神洲孕育無數大德英才,我們祖先哲學無與倫比,特別是現代張宏寶尊師哲學更是集大成者。然而在現代的北大等學府哲學系課堂卻難以有人靜下心來以平等觀的態度研究中國哲學核心內容的實質。祖先大德和當代張宏寶尊師的哲學系統更是少有人用心去研究。真是讓人感到遺憾!我們中華民族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在幾千的歷史發展認識中在哲學領域真的不如西方國家嗎?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們高等學府裡很多教授學生們看不起我們本民族的哲學成果和哲學大師?值得人們反思!

  • 4 # 三七花127

    我曾經在95年,去北大選了別的課。在這期間,也旁聽了北大的哲學課。本來我在北大的課程是一年的,但是我利用半年提前結業。專注於去聽哲學課,哲學課對我最大的吸引力是,同學老師的敬業和執著。往往是一個很小的問題,同學們可以利用一週的時間通讀資本論。而且還能夠寫出上萬字、不同於其他同學的讀書筆記。在課堂上,大家也暢所欲言,時不時地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從此北大哲學課在我心目當中生根發芽。我購買了《中國哲學史》,直到現在,這本書還在我的床頭,20多年來一直在受益。感謝北大哲學系,感謝北大哲學人。

    如果能夠讀北大的哲學系研究生,那將開啟幸福的人生。每每回憶起來都是甜蜜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黃忠可以打敗夏侯淵,而馬謖卻被司馬懿打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