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問西東
這部電影筆者看過不下三遍,“無問西東”其實就是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秉承一生的信條:“自由之思想,獨立之人格”。許多從大學走出去的人,混跡社會,碌碌無為,蠅營狗苟,隨波逐流,如同身陷泥沼,自甘沉淪,何嘗會想到“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人們對該影片的認識基本已定格在“真實”二字,這也是導演在片中過分強調主旨的詬病所致。筆者認為,一部以高校尤其是國內頂尖學府——清華大學為背景的影片,有責任展現一所真正的大學的歷史文化、品格風骨,讓人們領會何謂“大學之大”。
電影主旨筆者不想多聊,本次特意挑出兩處與各位分享。
影片兩個觸動人心之處
沈母的形象
魯迅先生說,所謂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那麼美好的年華,那麼出類拔萃的世家子弟,卻在國破山河碎的烽火歲月裡,演繹了最悲壯的故事。
明知道打仗有多危險,但看著身邊的人受苦受難,怎能忍心不管?沈光耀最終參加了飛虎隊。其實在故事的開頭,我就猜到了結局。只是沒有料到,會被香港演員米雪飾演的沈母演繹得,戳心戳肺到這等地步。
沈母的雍容與高貴,是從她一口溫柔與隱忍的粵語中感受到的。
她反對兒子參軍——這是任何一個母親都會做出的本能反應。但她只輕輕地跟兒子用粵語說:你跪下,背家訓給我聽。
沈母告訴兒子:
你所追逐的功名利祿,你祖上全部都擁有過,我只希望你體會人生的樂趣,希望你結婚生子,不是給我增添子孫,是想你知道為人父母的樂趣。
這才是真正的家教與家傳啊!
沈氏母子身處的兩難,是自古忠孝無法兩全的困境。但真正觸動人心的,是一個母親最平凡的願望,卻再也不能實現。
米雪飾演的沈母,優雅高貴、隱忍堅定。雙胞胎去送沈光耀的畫冊時,沈母穿的是素服。堂前未見沈父,結合之前沈母告訴光耀沈父病重,素服該是為沈父所穿。再看到沈家“三代五將”的匾額下站的沈母,令人心疼不已。她知道愛子為何而死,於是將自己的哀傷收拾乾淨,端上兩碗水,並用目光為他們送行,一個人站在空蕩的大堂裡,那蝕骨的淒涼與酸楚,扎得人心流血。
她身上那份淡定、溫婉、優雅、氣度與深明大義,完美的將一個女人的柔情似水和剛毅堅強集於一身。米雪的演技將這個人物形象詮釋的十分走心,十分動人,雖然她只有兩次出場,卻是筆者認為功力最深之處。
民寨的合唱
“奇異恩典,沁入心田,日月山川同見。也曾氣餒,常被試煉,信心帶領 向前。歷經困頓,跨過艱險,總會再見晴天; 你的恩典,鋪滿天邊,有心人看得見。”
當沈光耀駕駛著飛機給蘑菇房頂的孤兒村投放食物時,這首純淨動人的《奇異恩典》便會響起,讓整體基調稍顯沉重的《無問西東》增添一抹溫柔。每次到這個時候,看著影片中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小孩與牧師(這是無數西方傳教士中的一個典型)合唱起這首《奇異恩典》,他們澄澈的眼神,Teana的歌聲,如同貧窮飢餓的亂世中的一股清流,讓人感覺看到希望其實一直被他們虔誠地珍存在心裡,令人動容,我的淚水總會在這時情不自禁地滾淌。
我想這就是孩子的力量,他們總能戳中人們心中最柔軟的那一處,我們不忍看到孩子受苦受難,我們想要保護他們,給他們帶去溫暖、希望。
長大後的孩子們依然生活在村子裡,邊勞作邊唱著《茨岡》。並且據說它們全都是富民小水井苗族農民合唱團現場演唱的。
劇組在雲南搭景時,認識了富民縣小水井村的村民。這些村民對外界的事情所知不多,但是他們熟悉貝多芬、舒曼、巴赫等著名音樂家的作品,並能演唱100多首中外歌曲。他們平時的生活就是“放下鋤頭把歌唱”。劇組請來這個村裡的男女老少,出演了陳鵬的鄉親。電影中那優美的美聲合唱就是由村民們在拍攝現場演唱出來的。
但等到陳鵬功成返鄉,昔日的“桃花源”已被文革摧毀,變得荒涼冷清、杳無人跡。“美好的東西”又一次毀滅在我們眼前,此時筆者心中又會想起那些村民還是小孩時在村莊中橫七豎八疲憊地躺著的場景,其中有一個小孩坐在茅屋頂眺望遠方企望“晃晃”的到來,那位牧師則飽含深情地望著窗外,看著孩子。在孩子們陷入飢餓痛苦萬分時,牧師又帶領孩子們唱起歌來。可此時,再也不見村莊的人們,小孩、大人、牧師早已消失不見,只留下曾經那首《奇異恩典》熟悉的旋律縈繞耳畔。
以上兩處可以說是筆者最難忘的部分,也是影片最成功、最動人的部分,特此分享!
無問西東
這部電影筆者看過不下三遍,“無問西東”其實就是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秉承一生的信條:“自由之思想,獨立之人格”。許多從大學走出去的人,混跡社會,碌碌無為,蠅營狗苟,隨波逐流,如同身陷泥沼,自甘沉淪,何嘗會想到“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人們對該影片的認識基本已定格在“真實”二字,這也是導演在片中過分強調主旨的詬病所致。筆者認為,一部以高校尤其是國內頂尖學府——清華大學為背景的影片,有責任展現一所真正的大學的歷史文化、品格風骨,讓人們領會何謂“大學之大”。
電影主旨筆者不想多聊,本次特意挑出兩處與各位分享。
影片兩個觸動人心之處
沈母的形象
魯迅先生說,所謂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那麼美好的年華,那麼出類拔萃的世家子弟,卻在國破山河碎的烽火歲月裡,演繹了最悲壯的故事。
明知道打仗有多危險,但看著身邊的人受苦受難,怎能忍心不管?沈光耀最終參加了飛虎隊。其實在故事的開頭,我就猜到了結局。只是沒有料到,會被香港演員米雪飾演的沈母演繹得,戳心戳肺到這等地步。
沈母的雍容與高貴,是從她一口溫柔與隱忍的粵語中感受到的。
她反對兒子參軍——這是任何一個母親都會做出的本能反應。但她只輕輕地跟兒子用粵語說:你跪下,背家訓給我聽。
沈母告訴兒子:
你所追逐的功名利祿,你祖上全部都擁有過,我只希望你體會人生的樂趣,希望你結婚生子,不是給我增添子孫,是想你知道為人父母的樂趣。
這才是真正的家教與家傳啊!
沈氏母子身處的兩難,是自古忠孝無法兩全的困境。但真正觸動人心的,是一個母親最平凡的願望,卻再也不能實現。
米雪飾演的沈母,優雅高貴、隱忍堅定。雙胞胎去送沈光耀的畫冊時,沈母穿的是素服。堂前未見沈父,結合之前沈母告訴光耀沈父病重,素服該是為沈父所穿。再看到沈家“三代五將”的匾額下站的沈母,令人心疼不已。她知道愛子為何而死,於是將自己的哀傷收拾乾淨,端上兩碗水,並用目光為他們送行,一個人站在空蕩的大堂裡,那蝕骨的淒涼與酸楚,扎得人心流血。
她身上那份淡定、溫婉、優雅、氣度與深明大義,完美的將一個女人的柔情似水和剛毅堅強集於一身。米雪的演技將這個人物形象詮釋的十分走心,十分動人,雖然她只有兩次出場,卻是筆者認為功力最深之處。
民寨的合唱
“奇異恩典,沁入心田,日月山川同見。也曾氣餒,常被試煉,信心帶領 向前。歷經困頓,跨過艱險,總會再見晴天; 你的恩典,鋪滿天邊,有心人看得見。”
當沈光耀駕駛著飛機給蘑菇房頂的孤兒村投放食物時,這首純淨動人的《奇異恩典》便會響起,讓整體基調稍顯沉重的《無問西東》增添一抹溫柔。每次到這個時候,看著影片中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小孩與牧師(這是無數西方傳教士中的一個典型)合唱起這首《奇異恩典》,他們澄澈的眼神,Teana的歌聲,如同貧窮飢餓的亂世中的一股清流,讓人感覺看到希望其實一直被他們虔誠地珍存在心裡,令人動容,我的淚水總會在這時情不自禁地滾淌。
我想這就是孩子的力量,他們總能戳中人們心中最柔軟的那一處,我們不忍看到孩子受苦受難,我們想要保護他們,給他們帶去溫暖、希望。
長大後的孩子們依然生活在村子裡,邊勞作邊唱著《茨岡》。並且據說它們全都是富民小水井苗族農民合唱團現場演唱的。
劇組在雲南搭景時,認識了富民縣小水井村的村民。這些村民對外界的事情所知不多,但是他們熟悉貝多芬、舒曼、巴赫等著名音樂家的作品,並能演唱100多首中外歌曲。他們平時的生活就是“放下鋤頭把歌唱”。劇組請來這個村裡的男女老少,出演了陳鵬的鄉親。電影中那優美的美聲合唱就是由村民們在拍攝現場演唱出來的。
但等到陳鵬功成返鄉,昔日的“桃花源”已被文革摧毀,變得荒涼冷清、杳無人跡。“美好的東西”又一次毀滅在我們眼前,此時筆者心中又會想起那些村民還是小孩時在村莊中橫七豎八疲憊地躺著的場景,其中有一個小孩坐在茅屋頂眺望遠方企望“晃晃”的到來,那位牧師則飽含深情地望著窗外,看著孩子。在孩子們陷入飢餓痛苦萬分時,牧師又帶領孩子們唱起歌來。可此時,再也不見村莊的人們,小孩、大人、牧師早已消失不見,只留下曾經那首《奇異恩典》熟悉的旋律縈繞耳畔。
以上兩處可以說是筆者最難忘的部分,也是影片最成功、最動人的部分,特此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