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散木17
-
2 # 英語老師Minnie
我是英語老師,我見過非常努力地學英語但就是沒有成效的學生。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學英語覺得痛苦,我覺得有三個原因:一是在心理上對英語有一種恐懼感;二是看輕了英語;三是沒有找對學習英語的方法。
先說怎麼應對第一個問題:放平心態,正確看待英語學習。如果說我們一開始把一件事想得太難,心生畏懼,那麼在做的過程中,就像有一個大石頭壓在背上,讓人覺得寸步難行。
我們這樣來看待英語會不會好一點:英語是一門全新的語言,一開始我肯定是不會,我需要透過不斷學習,日積月累,才能和別人溝通。要達到精通的程度,試錯是必經之路。所以,即使沒有學好,也不要給自己太大心理負擔。
第二點看起來似乎和第一點矛盾,但其實不是。我們之所以會看輕英語,會覺得它不過是一門語言嘛,隨便說說不就行了。結果,在還沒學會走的時候,就想著要跑,摔了跟頭就覺得疼了。學英語也一樣,在啟蒙時一定學得不錯,How are you, 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這樣的句子說得溜溜的。可我們最熟練的英語說不定也就這幾句。所以不要看輕了它,要腳踏實地地學習。
有的擅長背單詞,有的喜歡扣語法,有的口語好過筆頭。因此,找對自己的學習方法,持之以恆下去。
英語這門語言,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分別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把這四項技能學紮實。
多聽。輸入非常重要,很多人能聽得懂錄音裡的英語,而真正與老外對話時,就有些困難。是因為我們書上的都是Standard English(標準英語),而實際他們的日常口語中,有大量俚語,俗語,而且發音有連讀弱讀爆破等等發音規則,這就給溝通帶來了很大問題。所以,多聽各種英語,是唯一的出路。
多讀。這裡的讀,是指閱讀英語書籍。課本、小說、報紙、廣告等等,這些都能提高閱讀和理解能力。
至於說和寫,有條件時,找個搭檔,每天在固定的時間裡說英語;每週寫一篇主題作文,前期可以找老師修改。
一旦嚐到學習英語的甜頭,比如別人誇獎、競賽得獎、過級考試拿高分等等,建立起信心後,英語學習就不會覺得痛苦,反而是一種樂趣。
希望回答能給你提供參考。
-
3 # 學英語有捷徑
有啊。所有事情都有竅門,任何路程都有捷徑。學英語找對方法最重要的,因為人的智力都差不太多。
首先得過單詞關。不是說一下搞定多少單詞,是說會單詞的拼讀拼寫,這是西方人說的Phonics, 音形對應。這也是符合二語習得理論的。
單詞過關,學生積極性馬上來了。學好了才有興趣。學不會趣味索然。家長得明白哪是因,哪是果。
-
4 # 英語學人
我覺得這只是一個心態問題。學英語如果用遊戲的心態就不痛苦了,反而是充滿快樂。
玩遊戲的都知道生存類遊戲如《絕地求生》有一先烈,叫H1Z1,在國罵中崩潰了。當初剛去玩這款遊戲的那些人,會覺得說英語痛苦嗎?會考慮自己英語差而不玩嗎?他們還不是克服語言障礙努力上場了。
你英語水平不重要。
你對英語的態度重要。
打個比方,學鋼琴的時候,如果你定義你的成功是由你少犯了多少錯決定的,那學鋼琴的樂趣在哪裡?你需要關注的只是音樂本身。
同樣的道理,對學英語來說,正確的態度是關注英語本身,尋找趣味性, 比如把簡單的語法如名詞單複數變化,不規則動詞等當做輕拳輕腿,複雜的語法如時態,語態,語氣當做重拳,重腿,而各種從句就是組合技。
上圖下圖都是發大招,
下圖的組合技包括條件狀語從句,讓步狀語從句,非限定性定語從句。
在遊戲的心態下,複雜的句型不過就是類似拳皇裡的連招組合技而已,幾個連招,是能組合成究極奧義大招的。
從英語的遊戲性來說,我也是掌握了很多組合技的大神了。
回覆列表
學英語其實不難。難是因為你總想去做你做不到的事情。一般人的想法是學什麼就會什麼,今天學明天就會用,這是做不到,對自己要求太高了。
學外語先別想著能幹什麼,先輸入。不斷地輸入。大量地輸入。一開始別太多地研究語法,更不要做語法題。先從培養感性認識入手,多聽,多模仿。先把語音語調練好,等有了一點基礎,再學語法。研究課文。把學會的課文反覆聽熟,讀熟。量變產生質變。這句話絕對是真理,但可惜的是,很少有人能做到把量積累到質變的不程度。看不到希望就放棄了。無論什麼事,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學會,所有學不會的都是太著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