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vshou

    消失的民俗太多,我快七十了,有一個事,同齡人有人都不曾記得,東北農村是土炕,老人的炕邊靠炕頭的位置風俗上講是一般人是不能隨便做的,來了尊貴的客人,老人說<請上坐﹥,歲數小於主人的都不能坐、,雖說是老禮,現在家中都是沙發,到別人家坐客也不該坐主座,不分主次座的也不能坐沙發中間為好。過年了都要聚一聚歺,主人、老人的座位也要留著還是好的。

  • 2 # 精品咖啡文化

    過年裡一項重要的內容祭祖,現在還在做的家庭有多少呢?

    老電影裡、老資料裡有描述,一般祭祖是在正月初一,此前,各家各戶要擺上供桌、拿出家譜,把祖先的畫像和牌位,按照輩份依次擺好。供桌上要擺放碗具供品,請先人享用。供品各地不同,老北京講究三鮮三幹,也就是三種鮮水果和三種乾果(有的是五鮮五幹);年夜飯前,還要在供桌上象徵性地擺放點葷菜,餃子是一定要供上的;老上海則在供桌上擺放一條生猛活魚……當然少不了點燃香燭,講究的還要放上鮮花。

    祭祖時,由一家之長帶領,給祖先做彙報,也就是念祭文,感謝祖先的恩典,也報告一下一年內家裡取得的成績,同時向祖先祈福,新的一年保佑一家平安,隨後是一家大小跟隨家長敬香叩拜。

    一般是三炷香三叩頭就結束,之後,有的地方還要燒紙錢,給祖先送錢糧。

    春節期間到親戚家串門拜年,也要到人家的供桌前祭拜祖先,因為大家的祖先都是一脈相承的。

    祖宗像在過年期間要一直掛著,有的地方是正月十五時把祖宗像摘下來,到時候也要有儀式。

    可惜的是,這個傳統被很多人忘了,我們記得過新年要發紅包、要穿新衣、吃年夜飯,這些是用物質的方式告別過去、迎接未來,而祭祖則是在精神世界裡,讓我們不忘記根本和家族的血脈相承,是為了更有力量地走向未來。

     

  • 3 # 姚月文814

    大秧歌曾經是東北春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然而隨著多元文化的興起,它已淡出人們視野,在人們的記憶中漸漸消逝。

    改革開放以前,人們的文化生活匱乏,看大秧歌就成了人們春節消遣不錯的選擇。

    秧歌隊由各村莊、單位組織而成,一個秧歌隊多則百餘人,少則貳叄拾人。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走街表演,各村莊、名單位互相團拜,晚上持花燈表演。秧歌隊的服飾光彩奪目,演員們穿著五顏六色的仿古綵衣,頭上戴著裝滿花朵和小絨球的花冠,花冠上的花和小絨球由小彈簧牽連著,扭起來顫顫微微,甚是好看。秧歌的扮裝也很有創意。有西遊記中的唐僧師徒;有挎著筐,叼著大煙袋杆,穿著粗布大衿衫,耳朵上掛著兩串紅辣椒的刁蠻老太;有蕭灑的公子哥、俊美的小媳婦;有戲劇中三花臉醜裝的縣太;有捉鬼的鐘馗……大秧歌的形式內容多樣,有踩高蹺、挑花籃、老漢推車、跑旱船、逗獅子、耍龍燈等。

    春節大秧歌的高潮在正月十五。這天,政府在廣場上搭好了臺子,掛著春節大秧歌匯演的橫幅,觀眾人山人海。各支秧歌隊依次出場,霎時間綵綢翻飛,象五彩繽紛的浪花;彩扇翻轉像戲花的彩蝶。各隊為榮譽而戰,使出全身解數展示絕活。姑娘們挑著花籃的扁擔隨著鼓點悠悠地上下顫動,像散花的天女。耳掛辣椒的老太叼著燈袋杆,東瞥一眼,西瞥一眼,惡狠狠地晃著腦瓜,像陰險毒辣的惡婆婆。推車老漢累得踉踉蹌蹌,還不時地向坐車的小媳婦擠眉弄眼;車裡的小媳婦故作媚態向推車老漢眉目傳情……之後,鑼鼓聲、喇叭聲大作,秋歌隊全數出場:高蹺、花籃、地蹦子圍成一個大圈,時而編蒜辮、時而卷菜心,拼命地扭著。圓圈內,雙獅爭球、金龍戲珠、旱船浮動、彩車飛奔……這時,鞭炮聲大作,煙花燦爛奪目,春節秧歌圓滿收官。

    文革開始後,春節大秧歌表演有了很大的變化,很多內容被作為封、資、修砍掉了,餘下的都是工農兵形象,後來又推廣大寨秧歌,觀賞性大不如從前。

    改革開放以後,自媒體迅速發展,電視逐漸進入每個家庭,人們的文化生活日漸豐富,除夕之夜,人們在家中覌看春晚,欣賞國家頂級藝術家們的精彩表演,領略新秀們的拿手絕活。尤其是手機普及後,人們一機在手,任意遨遊。不知不覺中,春節大秧歌已經消逝在人們的視野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千眼菩提原籽產地是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