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人渡舟

    如題,一般來說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不會拿前任作為標準,但是在心理學上早已否定了這個認知。並不是說絕大多數人是在撒謊,只是因為人們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而已。

    我們評價和判斷一個人的好壞,對待事物的態度,潛意識裡面一定是有個參照物的。人類的思維決定了第一參照物就是自己。比如說覺得某人是不是心眼小,做出判斷的時候,潛意識裡面其實大半是以自己為參照物,同一件事情,比自己大度,那就是這個人心胸寬闊,如果比自己計較,那就是這個人心胸狹隘。

    前面說了第一參照物是自己,那這個第二參照物,就是一個自己熟悉的人,比如前任。當人們尋求下一段感情的時候,這個第二參照物,就變得尤為重要。你遇到一個心儀的物件,想判斷對方對自己的態度,就一定是以前任作為參照物的。比如一起吃飯,覺得這個人很好相處,為什麼呢?往往是和前任相比,這個人不挑食,或者是選擇食物很順應你自己的口味。

    以此類推,新的感情出現,每個人一定會有自己的判斷,覺得是否適合自己,作為評判的標準,參照物就是你的前任。這沒什麼不對啊,毫無參照物的判斷首先一定不存在。哪怕你不承認有這參照物,但事實上對方的一些行為早已固化在你的思維裡面,使你以此作為標準了。

    如果某人有不止一段,甚至很多段戀情。那他的參照物也會變得多樣而複雜。並不一定就是初戀,而是針對具體事情,在自己思維中以最深刻印象的那個參照戀情作為標準的。

    值得說明的是,雖然會有這個標準,但是戀情的取捨卻不一定是按照這個標準選擇。而是根據當事人自己的價值觀來選擇的。比如一個女孩子,最注重的是男孩帥不帥。她的新戀情是一個大帥哥,這個大帥哥雖然遠不如前任對她體貼,關心。但是她自己的價值觀第一重點是要帥,所以儘管相比較這個帥哥比起前任有種種不足,但她還是會選擇和這個帥哥交往,而不是因為不如前任就放棄。對於金錢物質也一樣,如果當事人的價值觀第一重點是金錢,那麼即便對方在其他方面有缺陷,只要第一重點滿足,也會是他的最佳選擇。

  • 2 # 泡泡天下事

    不一定,但是初戀在她心中的地位是不可磨滅的,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不管當初因何原因分手,都會優先記得初戀的好。

    不僅女人,男人也一樣,倒不是初戀真的完美無缺,而是,自己在第一段感情中,付出的最徹底。

    現在的初戀基本都是發生在學生階段,很多女生會做一些自已沒做過的事,例如,給對方織圍巾,和對方穿情侶裝。

    還有的,還躲躲閃閃,就怕被老師,家長髮現。男生會很保護女生,為了女孩,省吃儉用,買禮物。

    更瘋狂的,24小時陪聊,後來的戀愛可能也會這樣24小時隨叫隨到,但不會這麼純粹,真的只為博女孩一笑。

    就連很多稱呼都是第一次冠名對方,比如,親愛的,寶貝,老婆,老公。

    說現在有種怪現象,初中生,老婆,老公,叫的順溜,成年人,真夫妻,反而不喜歡這麼叫了。

    有一檔節目叫《等著我》,很多七老八十的老年人,尋找自己的初戀,就為再見一面。

    有人雖然結婚數年,但是見到初戀還是會臉紅,心跳,初戀請求幫忙,分分鐘趕到,還有背叛婚姻,和初戀發展婚外情的。

    見不到會經常夢到,思念頗深,不能說按初戀找物件吧,起碼,心底始終有初戀的位置。

  • 3 # 夜話情殤

    經歷不同,人性不同,或許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但以我自身來說,不會。

    我和前任從相識,相戀到分手也不過區區兩年的時間,在這兩年裡,我體驗到熱戀的甜蜜,也領略了失戀的苦楚,第一次挖空心思的去送女孩禮物,第一次和女孩子約會,第一次牽女孩的手,第一次接吻,她帶給我太多的第一次體驗,就這樣,我陷入了她的溫柔中,她牢牢的佔據著我的內心,沒有人能撼動她在我心裡的地位,從此,其他人再也入不了我的心。

    或許太愛的緣故,戀愛中的我總有點患得患失,而她恰恰對我們的以後也沒有自信,很多時候我都不去想我們是否有未來,我想鴕鳥那樣不願面對現實,其實從她的話語裡我也知道我們的愛情之路佈滿荊棘,可是我只把這些當成上天對我們愛的考驗,然而,戀愛是兩個人的事情,任何一方的遲疑,都會導致愛的分道揚鑣,所以,在某天我無意中看到她和一男孩子在一起逛街,我知道我們結束了,後來從別人那裡瞭解到那就是她家裡給介紹的男友。

    初分開,痛苦在所難免,也恨過,也怨過,後來想明白了,各種分開的理由都是謊言,根源在於愛的不夠,所以也就釋然了。

    後來我遇到了我的她,我足夠的愛她,我們都對未來充滿了自信,所以後來我們步入婚姻的殿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飴糖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