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朝居士
-
2 # 戚俞應嘉
只要是禁軍的教頭均稱為八十萬禁軍教頭,參考宋代相關記載,一個所謂的八十萬禁教頭一般會訓練幾十至一百的禁軍,也就是說象林沖,王進此類的八十萬禁軍教頭至少也有七八千人,更何況林沖,王進皆是小說虛構之人。
只要是禁軍的教頭均稱為八十萬禁軍教頭,參考宋代相關記載,一個所謂的八十萬禁教頭一般會訓練幾十至一百的禁軍,也就是說象林沖,王進此類的八十萬禁軍教頭至少也有七八千人,更何況林沖,王進皆是小說虛構之人。
北宋時期皇帝直接掌握軍隊的建置、調動和指揮大權。其下軍權由三個機構分任。
樞密院,為最高軍事領導機關,掌軍權及軍令,軍隊排程;
三衙,即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為中央最高指揮機關,三個部門共同領導禁軍部隊,
兵部,隸屬於尚書省,為了防止宰相對軍國大事的干預,宋代兵部只掌管兵衛、儀仗、鹵簿、武舉、民兵、廂軍、土軍、蕃軍等非正規軍,同時負責武將升遷管理、地圖儀仗等。
還有率臣,為禁軍出征或鎮戍時臨時委任的將帥,統領地分屬三衙的禁軍,事畢皆撤銷。
兵力的配置上,宋朝軍制遵循“強幹弱枝,內外相維”的原則。禁軍中最精銳的殿前軍駐守在京城,侍衛親軍駐紮在各地。京城的人馬最為精強,各方鎮知道兵力不敵,不敢造反。這就是“強幹弱枝”。
禁軍編制為廂、軍、營(指揮)、都4級。廂轄10軍共25000人,軍轄 5營共2500人,營轄5都共500人,(每都100人)。
禁軍是正規軍,除了禁軍,地方上還有廂軍(地方駐軍)、鄉兵(民兵)、番兵(西北的胡人兵)組成。
宋朝禁軍還有地方的廂軍都是募兵制,一日當兵,終身為兵,如果長期戰爭,這種做法還是沒事的,因為軍隊總在消耗,不斷的新陳代謝,老兵戰死或者成了精銳,新兵替換,總有新鮮血液,戰鬥力還是可以保證的。
但是澶淵之盟後,宋遼百年和平,軍隊長期養兵,士兵都老了,又得招募新兵,到了宋仁宗朝,禁軍達到八十萬人,(當然,有很多吃空餉的,也就是老兵死了瞞報),八十萬禁軍,絕對是個很大的財政負擔,但是戰鬥力卻很不行。
於是就有了宋神宗朝的熙寧變法,也就是王安石變法,想改變軍隊的冗兵冗員的問題,只是這種問題,通常是改變不了的。
這是禁軍,而廂軍呢?最高峰時,人數也達到了46萬人,當然,濫竽充數、吃空餉的人也很多,戰鬥力也不行,廂軍戰鬥力不行,倒不是什麼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