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宋建華8026
-
2 # 老虎他爹
孟子取性本善說,荀子取性本惡說。
後代對荀子這個說法頗有不滿,梁啟超就曾批評說,幾千年所謂孔學,實“荀學”也。
其實這種批評意義不大,前人也不是傻子,他們選擇“荀學”,一定有其歷史必然性,否則不可能成為主流。非要回到原儒那裡,也未必是好事。
黑格爾曾說:發現性本善,是一個偉大的貢獻,而發現性本惡,則是一個更偉大的貢獻。可見,從哲學的角度看,“性本惡”是比“性本善”更嚴謹、更完善、更高階的。前人選擇“荀學”,符合哲學發展的基本理路。
然而,不論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都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它不是實證的,沒有足夠的資料來支援,只是經驗性的判斷,即使加入邏輯分析,依然不能稱為科學。
正因非科學,所以“性本善”說與“性本惡”說爭論了幾千年,依然沒有確實的結論,但一般認為,“性本惡”說解釋力更強,更能契合大多數的狀況。
從現代人的角度看,就會發現,“性本善”與“性本惡”是兩個偽命題。
首先,沒有證據表明,善、惡具有先天性,倫理判斷是隻有人類才具有的能力,因為人腦中有8000個稜形細胞,只有靈長類具有這個細胞,而人類尤其發達,此外最聰明的黑猩猩也只有2000個,我們有時覺得寵物好像也有善惡認識,其實是誤會,寵物大腦中沒有稜形細胞,它依然是用利害來看問題。如果說善惡不是先天的,那麼如何成為“性本”呢?》
總之,儒家學說是一種不太完整的思想,哲學高度不夠。作為文化,我們可以瞭解一些,其中有一些東西會讓我們感到很信服,但不要忘了,這種信服只是審美層面的,是一種幻覺。傳統儒家的思維比較粗糙,用它來指導實踐,可能行不太通。
-
3 # 清雲777
善與惡是一對欒生姐弟,一個住在東北那疙瘩的叫叫嬰子,一個住在崑崙山腳下的叫楊子,現在都招人罵,吃、穿、住是先天,比、鬥、爭是保障;愛人是自私的需要,仁善是情感的慰藉,義氣是做強的前提,包容是賣命的號令,信任是依靠的保證,憐憫是心的小觸動,總之,知道欲才可有善惡,也是基因裡帶有這種成分的,有大有小,就和命一樣生下就定了,後天是培養鍛鍊階段,小孩子欲開始善惡就起作用(這都不用練自身帶的,沒欲善惡之盒就打不開)。惡為體,善為用。
-
4 # 步武堂
儒家學說當中對於人性有兩種不同的認識,孟子主張人性本善,而荀子主張人性本惡。
儒家的創始人孔子對於人性的善惡並沒有結論,因為孔子本人很少以人性的角度來看待問題,他更多的是探討個人如何透過修為來適應社會規則。或者說他更關心的是人的社會性。
實際上,人性是有兩個含義的,那就是人的天性和習性。人的天性更多的是反應為人的本能,孔子說:食色性也,就是指人的天性,也就是本能。人的天性本身是無所謂善惡的,剛出生的嬰兒知道的只是“餓了吃,困了睡,不舒服就哭”,這些本無所謂善惡,所以,人之初性本善的實際含義應該是:人之初有天性。
我們所說的“善和惡”其實並非是人性的標準,而是社會的道德標準,只不過這個社會的道德標準是透過人的行為表達出來的。社會之所以需要一個道德的標準,是因為隨著人的長大,本能已經無法滿足人的需要,這種需要就是“慾望”,合理而有節制慾望就是道德的,就是善,過分貪婪的慾望就是不道德的,就是惡。
按照這樣的邏輯,人之初的本性既談不上善也談不上惡,因為人之初只有本能沒有慾望。如果我們設定人的本能是符合“善”的標準的話,那麼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孟子的立論也是這個基礎。如果把人之初的本能定義為“惡”的話,那就是荀子的觀點,人之初性本惡。
但是,人的習性肯定是“向惡”的,所以人才要用一生的時間和自己的“惡習”挑戰,才會不斷的提高自己的修為,不斷的透過修身來達到社會道德標準的要求,但是無論怎樣修為,人的“惡習”總是會在自己疲憊和放鬆的時候果斷的走出來,毀掉自己之前的修為,個人如此社會依然如此。
因此,就人的習性來講,肯定不是善而是惡。所以,人類社會不僅僅需要自我修為,還需要社會秩序的強制規範,把每個人心中的“惡”透過個人道德修為和社會強制規範最大限度的鎖在自己的內心。
-
5 # 十方龍王
無善無噁心之體,本心無有善惡。
後天一動,剎那生出陰陽。
性善不對,性惡也不對。
如果執其一,就會對立,衝突。
回覆列表
兩種說法都有道理,孟子的性善論是從天性上說的,是先天的,三字經裡“性相近"就是從天性上講的,人的本性相似,都循天道,自然好善。而荀子的性惡論是從後天來的,是習性所染,私心起惡,所謂"習相遠"即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本不矛盾,不必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