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50後閆媽媽的生活vlog
-
2 # 博士奇才
有的是為了爭取更好的機會,故意延期的;不過,絕大多數是因為沒有達到畢業要求。對於前者而言,延期是在賭運,一旦成功,也是賺大了。對於後者,還是抓緊時間寫論文吧,想那麼多心累
-
3 # 李家葡萄藤
博士延期到的情況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主動延期,可能為了出更好的成果,等實驗結果或者投論文週期,需要再延一段時間,這種一般是無奈之舉,也是比較能接受的;另一類是被動延期,可能已經達到畢業條件,因為其他因素不能畢業,被迫延期,這類比較難以接受,很容易產生焦慮情緒的延期。
其實選擇讀博士就要有延期的心理準備,不想延期在博士最開始就要好好規劃,早點進入課題,能儘快完成畢業要求就儘早完成,主動權要握在自己手裡。有時候確實自己做到了極致還是要延期也不要太焦慮,調整好心態,該爭取就爭取,必要時候該鬥爭鬥爭。畢業後又是另一個天地。
-
4 # 講述者
博士延期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自身科研能力和導師能提供的幫助,包括學術指導和其他資源。二是畢業標準,各個學院都制定了自己的畢業資格標準,而且這個標準在跨越式提高。三是基本學制,其他情況相同的情形下,三年制延期的機率大於四年制。
-
5 # 明月照山崗
也沒什麼特別的體驗
周圍讀博絕大部分都延期,只是壓力比較大。
延期原因有些是老師要求學生延期的,聽說我們學院有個老師和他的博士生說沒有七年不要和我談畢業的事;有些是在非研究的事情上花費了太多時間,比如說我就有兩三年時間在老師公司裡幹苦力,一個星期上6天班;也有特別牛的人,想做出更多的成果,自己主動延畢的。
我一個老農民這輩子是體驗不了這個事情了,但是我的後代有碩士生延期畢業的,聽他說過這件事,我想這種體驗應該差不多吧。
一個遠房外甥從小學習還不錯,一直是大家眼中的優等生,他的父母也為此十分自豪,很快他就大學畢業,因為感覺自己的專業不太好找工作,他就繼續考了研究生,本身底子好,考的研究生學校也不錯。但是真正進入研究生階段之後,他反而變得非常迷茫,整個人的狀態與以往相比明顯變差。
聽他的媽媽說,他經常打電話抱怨導師讓他幫忙幹活,每天的任務都很多,如果幹的是研究方面的活也行,關鍵是就像一個打雜的小工,啥都安排他幹。
他的導師是個女教授,五十多歲的樣子,導師的老公是政府工作人員,她經常在外甥和同學面前說她的老公權力有多大,而且是側面說的那種,讓外甥他們認為他們的前途基本是掌握在導師手中的。
很多時候,導師會讓外甥幫她做家裡的各類活,包括搬家呀、打掃衛生呀和接她外國留學回來的兒子呀之類的,因為外甥的很多同學都有物件,而外甥單身,導師還經常和他說“他們學習之餘要忙著談戀愛,我也不能耽誤人家的愛情呀,你反正現在沒談戀愛,我就只能麻煩你了”。
有段時間,外甥的情緒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崩潰點,就不再像以往那樣隨叫隨到了,導師只要是讓他做學術之外的事情,他就口頭答應但不去,幾次下來之後,導師怒了,據說非常怒那種,趁著有次下課之餘把他叫到辦公室狠狠地批評了他一通,說他不顧自己的前程,太頹廢之類的。
外甥那段時間狀態超級差,捱過這次批評反而有種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感覺,以後更不去幫忙了。
這下好了,導師也真的發火了,還把他當惡劣典型講給其他學生聽,讓別的學生勸勸他,但他那段時間真的打算破罐子破摔了,幾乎大部分時間都在宿舍打遊戲,真的浪費了大好年華。
後來導師索性不再怎麼理他,渾渾噩噩到畢業之際,他的成績下滑得厲害,碩士畢業論文居然都是找人寫的!
這些事都是後來他的導師聯絡了家長之後,我們聽他媽媽說了才知道的。
好像寫的那個人水平不怎麼樣,再加上外甥對論文內容一問三不知,讓導師一下子就發現了,直接上報給系裡的領導,很快就做出了讓他延期畢業的決定。
延期後,外甥反而心安理得了,開始認真準備自己的論文,不知道他們學校是什麼流程,反正聽他的媽媽說第二次自己寫的論文還可以,他的導師說自己太忙,把他安排給了系裡的另一個導師,沒想到這個導師和外甥間的關係最後處得非常好,外甥的狀態也很快調整了過來,後來這個指導老師給他的激勵作用很大,他的媽媽在他畢業後還專門當面去和這個導師道謝。
後來,再提起這段經歷的時候,外甥說起來就像在說別人的事一樣,完全不再放在心上。
他說延期畢業不算什麼,當時感覺天塌一般的事,現在看來不過如此,每一種體驗,走過去了,都是一生難得的經歷與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