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舞陽科技苑

    首先為這位博士生感到惋惜,這個手術風險很小的,本人在十年前也做過鼻中隔手術,當時一到冬天就感覺呼吸不順暢,去縣醫院說能做但是有可能做穿孔,果斷去到省會鄭大一附院,瞭解到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一側或兩側偏曲或區域性有突起,引起鼻腔功能障礙併產生症狀的一種鼻內畸形。患者常見的表現為鼻腔分泌物增多、反射性頭痛、鼻塞、鼻出血等,其實是很常見的疾病,大部分人都會有著不同程度的偏曲現象,但是如果沒有對生活造成影響的就不需要去治療。一個主任給我做的,只是鼻子打的區域性麻醉,能看到醫生用錘子鑿子之類的咣咣的在砸,一會醫生就喊我讓看砸下來的脆骨,然後就用紗布塞住鼻孔止血,當時手術室還很舊,感覺幾臺手術同時做的,不到2星期出院。對於這起事故怎樣造成的,還要看後期調查結果,我們拭目以待。

  • 2 # 世間百態小熱點

    本人也是鼻炎受害著,做手術不下五六次,各大醫院走了個遍,最可笑的是耳鼻喉科主任我請他吃了 n遍飯了,就是不管用,到北京排了一天一夜的隊,看完了說要手術,現在要先排隊,叫回家等電話,一等就是n多年,渺無音信,受過多少罪啊,那些年,出不來氣,幾乎就是做著睡覺,醒了口乾的不行,那年也是做鼻中隔,給止疼要用多了,心跳超快,感覺自己就不行了,怕在了地上!用涼水衝,才緩解了過來!!~說來也是,我爸去世的那年我在醫院陪床,和護士聊天,她說你在我們這試一試吧,說是有個遊醫過來,我是一點信心也沒有,何況就是我們本地小醫院,過來幾天就做了,,正敢這幾天我父親去世了,真是悲痛欲絕,拉著父親冰涼的手,萬念俱灰啊!就這樣過來一個多月,居然完全好了!這麼多年了居然沒在範過!!朋友說是我父親把我的病待走了!可能吧!但是我非常非常感謝那位真正的在世華佗!

  • 3 # 麻醉醫生小康

    8月20日西北大學27歲博士研究生楊超宇在晉中市二院做鼻中隔偏曲手術,術後24小內死亡,這種圍術期死亡讓大家產生很多疑惑和不解。

    對楊博士的意外死亡,作為醫生的我深表同情和惋惜。我也認為晉中市二院在該醫療行為肯定存在過錯,在屍檢結果出來前我不好妄下結論。

    我看過相關報道和病歷資料,患者27歲,術前檢查基本正常。患者的手術風險評估表顯示NNIS分級0分,ASA麻醉分級0級,手術時間28分鐘。有媒體和自媒體說該患者的手術風險為0,這樣的報導是不正確的。“0”只是風險的級別,是一個標誌而不是代表風險為0。“0”在這裡可以看作字母A。

    NNIS分級,手術風險評級,主要包括手術感染評分、麻醉分級和手術時間三個變數。一般來說評分越低手術的整體風險越低,但是並不是說評級為0級就代表做手術就毫無風險。其實如果把NNIS分級的數值換成字母ABCD就更好理解,0級是分級不代表無風險。

    ASA麻醉分級,是麻醉風險分級,這是一種粗略的麻醉風險評級,並不能完全反應麻醉的實際操作中的風險。我們日常常說只有小手術沒有小麻醉,麻醉過程中存在的意外情況較多。有些人身體潛在的疾病在常規檢查中是發現不了,但是可能在手術麻醉過程中爆發出來,這種情況就比較危險。

    我們碰到過 一個股骨骨折患者,很年輕,常規檢查顯示ASA評級0級,但是在患者進入手術室過床時突然出現呼吸心跳驟停,最後沒有搶救過來。屍檢後發現該患者出現大面積肺梗。該患者體內不穩定的栓子可能在手術和麻醉的任何過程中脫落,也就是說NNIS評級和ASA評級並不能完整的反應手術風險。

    回到楊博士的病例,我們能看到醫院給出的診斷中最關鍵的一點是“低鉀”。從術前和術後來看,患者的術前血鉀是正常的,但是術後短時間內血鉀急劇下降,這是不太尋常的情況。血鉀下降一般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比如長時間的嘔吐,長時間使用某種利尿劑,某些慢性疾病等。我們注意到該手術在18:12分鐘開始,不知道該患者的禁食時間有多久?

    耳鼻喉手術患者手術後存在一些特殊性,比如鼻腔填塞導致不能進行鼻腔通氣;手術後出血可能會導致誤入呼吸道引起急性呼吸道梗阻;術後出血被吞入胃部導致反覆嘔吐等。所以說耳鼻喉患者術後出現某些意外情況還是相對常見的,醫護人員和家屬需要更加密切的關注患者。

    我院就出現過一個耳鼻喉手術患者發生意外情況的病例,患者手術後在麻醉恢復室常規觀察了近一個小時,無特殊情況後送入病房。但是進入病房一個小時後出現低血氧症狀,患者昏迷。緊急氣管插管對症治療後患者生命體徵恢復,雖然沒有給患者造成嚴重傷害,但是提醒我們耳鼻喉患者需要更加密切關注。該患者就是出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梗阻。

    楊博士的意外死亡是一出悲劇,對家屬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同時也提醒廣大醫護人員患者的安全才是第一位的。真的不願意看到這樣的悲劇。

  • 4 # 使用者8269741777456

    我就是鼻中隔偏曲,一直沒有做手術,因為實在是害怕,因為我覺得鼻子手術挺痛苦的,身邊媽媽和朋友都做過,看著真難受,所以只要能忍我還是會忍著的

  • 5 # 北國風光——1

    回答。在十多年前反覆鼻塞厲害。醫院建議手術。聽從醫生意見術前各種拍片驗血……檢查。全部接受。鼻毛都剪過了。突然覺得自己不該接受。(頂住醫生苦口勸告、住院費年初始的1200也白扔。)一個鯉魚打挺辦理了手續果斷出院。至今仍心有餘悸。真不知當時怎麼鬼使神差聽了醫生的主意?結果現在一切都正常,良好。

  • 6 # 兵哥綠色情懷

    這個事件我前幾天網上看過,說實話是挺可惜的那麼年輕的一個人因做這個小手術把命丟了,相信患者和醫院都不希望發生這事,這個手術我自己曾經做過深有體會,我是鼻中格偏曲嚴重影響呼吸不得已去做的,記得醫生當時在鼻腔內打麻藥後用剃刀小錘剃掉偏曲軟骨,因打了麻藥手術中不很疼但血流了不少,術中震的頭翁翁響不少血都嚥下肚去了,只用嘴呼吸不夠氣沒辦法,術後有點疼一個星期多痰中都是瘀血,從手術到好之前只能用嘴呼吸,鼻腔內上藥紗布,腫了好幾天,挺難受的那段時間。還好後面恢復的很好,現在也沒什麼後遺症。個人認為該事情己經發生無法挽回,需要警世我們的是做為患者每個人體質身體系統狀況都不一樣,任何手術都有風險毫無凝問,其實能儘量不動手術就不動保守治,手術後有問題自己應高度重視,有凝問處該提要求就當強烈提出來,醫院裡醫生經歷多了有時會思想放鬆疏忽病人病情,畢竟身體生命是自己的,很多時侯病情就是病人疏忽或醫生輕視大意一下一會這人就說沒就沒了,作為醫院方俗話醫者父母心對待每個病人都應當如親人般,工作更細心點,多點責任心相信可以避免和減少因醫生疏忽大意造就的醫遼事故。

  • 7 # 肛腸科林醫生

    首先不猜測這個事故真相,因為有關部門自有定論。

    手術不管哪個步驟都有風險,小到紗布敷料和膠布過敏,大到麻藥過敏、術中突發心腦血管意外、大出血,術後有血栓形成等等。

    所以我們自身要保持自己在身體狀況較佳、完善相關檢查後再行手術,不可一味聽從醫生快速手術,保護好自己,畢竟不是每個醫生都很負責,也有疏忽的時候。

    術後,要聽從醫囑,清淡飲食,臥床休息,這樣才能把手術風險降到最低。

    但是大家也不要過於緊張,現在醫療都很規範了,很少會出這種大的醫療事故,切記不要去不規範的民營醫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季外套穿搭應該注意哪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