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扎西平措lntl

    日本不是一個能夠拍《虎!虎!虎!》那樣電影的民族。即使承認失敗,也要千方百計找一個他們自己認為可以顧全所謂面子的方式。如果定在9月2日,他們會自然想起重光葵眾目睽睽之下一瘸一拐爬上美國軍艦的情景,以及乖乖簽署投降書。

    這也提醒我們,即使我們的臥榻之側允許別人安睡,也絕不能是日本人。那是個變態的民族,他們是中山狼,是伊索寓言裡的那條蛇。

  • 2 # 歷史軍魂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投降儀式在東京灣美軍戰列艦密蘇里號上舉行,中方代表是徐永昌。當時的重慶國民政府將9月3日定位抗戰勝利紀念日,並舉行了紀念活動。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政務院(國務院)以8月15日為抗戰勝利紀念日;1951年政務院又將9月3日作為抗戰勝利紀念日。

    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全民族的抗戰,抗戰的勝利屬於全中華民族。2014年第十二屆全華人大常務第七次會議通過了9月3日為抗戰勝利紀念日的決議,兩岸都將9月3日作為抗戰勝利紀念日。

  • 3 # 萬景路萬眼看日本

    今天正好是9月2日,78年前的今天上午,在停泊在東京灣上的美軍密蘇里號戰列艦上舉行了日本無條件投降受降簽字儀式。借這個舉世矚目的日子,筆者就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是的,依據《國際法》的解釋,日本無條件投降受降文書是於1945年9月2日正式簽字並開始執行的,那麼,受降文書籤字之日即為“終戰之日”。而一般意義上來說,結束戰爭的終戰之日才應為紀念日。而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因為自8月15日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之日起直到受降文書籤字日的9月2日為止,包括在中國舊滿洲等地的日軍仍和當地抗日武裝發生著小規模的戰鬥,所以,到9月2日日本在投降檔案上簽字為止是還談不上戰爭已經真正結束的。

    那麼,自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向日本發出波茨坦宣言督促日本投降後,日本於8月14日同意了波茨坦宣言,並於豎日,也就是1945年8月15日以天皇玉音放送的形式向全世界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然後又於9月2日正是簽署投降檔案。這裡面涉及到了三個日子,一是8月14日,日本宣佈接受波茨坦宣言;二是8月15日,日本正式宣佈無條件投降;三是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檔案。在這三個日子裡,為什麼日本單單選擇了在每年的8月15日舉行紀念戰爭結束的活動呢?這有幾個原因,下面筆者就分別介紹一下。

    1.之所以選擇在8月15日舉行紀念活動,因為這一天是日本人視為神明的天皇以玉音放送的形式昭告臣民宣佈戰爭終結的日子,日本人在感情上更願意接受把聽到天皇玉音的這一天定為紀念日。事實上,自開始舉行紀念戰爭結束活動開始,日本人就已經在潛意識裡自覺的把8月15日視為終戰之日了。也因此,在結束戰爭18年後的1963年(昭和38年)5月14日,日本內閣透過《全國戰沒者追悼式實施要項》時,就自然的把8月15日定為了紀念活動的具體實施日,而且在1982年(昭和57年)4月13日內閣透過《追悼戰沒者祈禱和平之日》時,乾脆就明確的把8月15日定為了“終戰紀念日”。既然8月15日被正式定為了終戰紀念日,那麼,在終戰紀念日舉行紀念活動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2.其實,之所以日本人不願把9月2日這個真正的終戰日定為終戰紀念日,內心裡是還有著把9月2日視為日本的“屈辱之日”的潛意識存在。他們認為在那隻密蘇里號的狹窄的甲板上日本政府代表重光葵和梅津美治郎在眾目睽睽之下籤上無條件投降的署名時,是日本最屈辱的時刻。尤其是在當時先是加拿大代表把署名籤錯地方,接著,法國、紐西蘭也都把簽名寫錯了地方,致使真正的加拿大代表簽字欄成為了空欄,而當日本代表抗議這樣的簽字應該作廢重籤的時候,各國代表根本沒有理日本代表,而是紛紛走進設在密蘇里號戰艦內的慶功宴會場慶祝去了,試想,這樣的屈辱之日,日本人又怎願把它定為終戰紀念日而每年舉行紀念活動呢?

    3.應該是日本人耍的小聰明吧,既然天皇已經在8月15日宣佈無條件投降了,就理應在這一天日軍正式放下武器投降,而事實上,直到9月2日為止,在被侵略國家還有日軍在負隅頑抗不肯投降,這等於無視了天皇的權威違背了聖意,而把終戰紀念日定在8月15日,就等於向後世宣告了日本確實是在聽了天皇的無條件投降的玉音後就即刻解除了武裝,實際上是維護皇權、天皇形象的一種舉措。

    正是基於上述幾種與原因,日本才最終選擇了在每年的8月15日舉行紀念戰爭結束的活動。

  • 4 # 840511吳勇說歷史

    日本人是絕對不會去把“國恥日”來紀念的,他們只會去紀念所謂的“戰歿者”,寧願去靖國神社拜鬼,也絕對不會去紀念日本投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液壓脹形膠囊用什麼橡膠或聚氨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