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紅單6號(紅Q-2)
審定編號:滇審玉米200601號
申 請 者:紅河州農科所
特徵特性:紅單6號(紅Q-2)屬中晚熟單交種,全生育期110~130天,株型半披散,整齊,生育性狀好,種子頂土力、幼苗生長勢強,生育後期持綠性好,綠葉活杆成熟。株高236~290釐米,穗位高98~20釐米,果穗圓柱型,單株有效穗1~1.5個,果穗長15.7~18釐米,穗粗5~5.3釐米,穗行數14~18行,行粒數30~33粒,千粒重323~377克,出籽 率85%~86%,籽粒深黃色(桔紅色)硬粒型。抗逆性強,不倒伏,高抗穗粒腐病、大.小斑病、灰斑病、青枯病。
品質產量:2004~2005年參加省區試(C組),兩年18個點次平均畝產596.2千克,產量變幅為437.1~692.3千克,比對照1(興黃單89-2)增產3.5%,比對照2(保玉7號)增產5.6%,排名第五位,平均畝產量變異係數為13.9%。比興黃單89-2增產點次率為66.7%,比保玉7號增產點次率為55.6%。
籽粒品質檢測結果:蛋白質11.68%,脂肪 4.16%,澱粉68.2%,賴氨酸0.3%。
栽培要點:適時播種,保全苗—邊疆、山區回潮土地宜在3月上旬播種,不回潮土地宜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播種;壩區下透地雨後播種,抓住節令,土壤溼度、蓋土深度,一次性全苗。合理密植,規範栽培—每畝種植密度控制在3000~3500株, 採用寬窄行、單行規範化種植。增施種肥和巧施苗肥,重攻穗肥—1種肥:每畝施15千克硝銨,普鈣20千克混拌均勻施入塘內,用500-700千克農家肥蓋塘;2苗肥:5葉期施苗肥,每畝施硝銨15千克拌普鈣10千克混拌均勻後,弱苗多施,壯苗少施;3重攻穗肥:玉米大喇叭口時每畝施硝銨、普鈣各20千克混拌均勻後施入兩塘距離中間,結合大培土。在拔節期,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和其它害蟲,吐絲散粉期防治蚜蟲。
適宜區域:在雲南省南部海拔1000~2000米的適宜區域種植。
名稱:紅單6號(紅Q-2)
審定編號:滇審玉米200601號
申 請 者:紅河州農科所
特徵特性:紅單6號(紅Q-2)屬中晚熟單交種,全生育期110~130天,株型半披散,整齊,生育性狀好,種子頂土力、幼苗生長勢強,生育後期持綠性好,綠葉活杆成熟。株高236~290釐米,穗位高98~20釐米,果穗圓柱型,單株有效穗1~1.5個,果穗長15.7~18釐米,穗粗5~5.3釐米,穗行數14~18行,行粒數30~33粒,千粒重323~377克,出籽 率85%~86%,籽粒深黃色(桔紅色)硬粒型。抗逆性強,不倒伏,高抗穗粒腐病、大.小斑病、灰斑病、青枯病。
品質產量:2004~2005年參加省區試(C組),兩年18個點次平均畝產596.2千克,產量變幅為437.1~692.3千克,比對照1(興黃單89-2)增產3.5%,比對照2(保玉7號)增產5.6%,排名第五位,平均畝產量變異係數為13.9%。比興黃單89-2增產點次率為66.7%,比保玉7號增產點次率為55.6%。
籽粒品質檢測結果:蛋白質11.68%,脂肪 4.16%,澱粉68.2%,賴氨酸0.3%。
栽培要點:適時播種,保全苗—邊疆、山區回潮土地宜在3月上旬播種,不回潮土地宜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播種;壩區下透地雨後播種,抓住節令,土壤溼度、蓋土深度,一次性全苗。合理密植,規範栽培—每畝種植密度控制在3000~3500株, 採用寬窄行、單行規範化種植。增施種肥和巧施苗肥,重攻穗肥—1種肥:每畝施15千克硝銨,普鈣20千克混拌均勻施入塘內,用500-700千克農家肥蓋塘;2苗肥:5葉期施苗肥,每畝施硝銨15千克拌普鈣10千克混拌均勻後,弱苗多施,壯苗少施;3重攻穗肥:玉米大喇叭口時每畝施硝銨、普鈣各20千克混拌均勻後施入兩塘距離中間,結合大培土。在拔節期,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和其它害蟲,吐絲散粉期防治蚜蟲。
適宜區域:在雲南省南部海拔1000~2000米的適宜區域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