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639809660005

    每年的春節期間,

    蕉城總是會迎來轟轟烈烈、熱熱鬧鬧的遊神活動。

    這些都是由於廟宇眾多的關係。

    在蕉城的南環路、八一五路、鶴峰路、南漈路等,

    春節期間都能看到遊神活動。

    遊神作為自古以來的習俗,

    是春節期間非常重要的事情。

    古時寧德遊神約在正月初八開始,

    以東門海濱路的神農大帝出來巡遊為第一,

    而其他神明緊跟在後,

    最後出來巡遊的為寧德城隍廟城隍爺,

    城隍爺巡遊後回府意味著今年神明巡遊的結束。

    寧德春季遊神的習俗,蘊含著神明把祝福送入大街小巷的各戶人家,播撒平安幸福、五穀豐登、財源廣進的祝福。那你知道每年的遊神,都遊什麼神嗎?寧德民諺有“舉頭三尺有神明”,從家庭到地方都有崇拜的物件。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這些遊神的物件吧!

    灶神、奶孃

    崇拜灶神,俗以為灶神是“本家司命”,灶君能賜福,灶媽能增壽,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家家戶戶都要祭祀,叫作“祭灶”。

    灶神以外還有崇祀“家奶”。奶,指奶孃神,刻塑小柴身,著以鳳冠霞帔,擺在家內供奉,不設廟祠,但每年農曆正月半,有條件時也要抬到街上去“迎”,謂“迎奶孃”。家奶以一個姓氏為主,俗稱某厝奶孃,如黃厝奶孃、鄭厝奶孃等。

    社公頭

    在地方上有信奉“社頭公”。城關和大鄉,管轄一“境”的社神,稱“社頭公”。如霍童有萬全、華陽、忠義、宏銜四個境的“社頭公”。在城關就有八個境:東大街的“金鰲境”、南門的“龍門境”、南門兜的“鵬程境”、中南街的“鸞江境”、街中頭的“鳳池境”、大街的“龍首境”、前林坪的“成德境”、西門街的“西山境”,還有北門外的“朝天境”。八境中七個境都在城內,唯有“朝天境”在城外。

    相傳寧德歷史上名人陳褒、陳襄,幼時在北門金嶠陳書館讀書,家窮,有同學失硯,誣褒、襄所偷。兄弟向神前出“贊”:“果真如是,過門檻時會跌倒”。誰知事有湊巧,恰恰踢檻跌倒,褒、襄氣極乃言:“神明神明,欺負窮人,他日我兄弟出仕,貶你凡間作土神。”後來,他二人中進士封官,香爐會飛到北門去,所以朝天境就蓋在北門外八角井附近。各境子民對“社頭公”奉祀虔誠,自稱某某境爐下弟子或信男、信女。集資建宮廟,每逢年節、農曆初一、十五燒香膜拜。大的宮廟還置有大鼓,在初一、十五,晨暮敲打,聲聞一境。如今城關街道弄巷名稱,也沿襲境名,如福山街、鵬程街、西山境、金仙境等。

    神明頭

    八境以外,四城門還奉祀有“神明頭”

    神農王(炎帝)

    東門祀神農王(炎帝),建有神農宮。近年由群眾集資僱名工巧匠仿金鑾殿樣式雕龍刻鳳。神農王每年農曆正月初九出迎。

    忠烈王

    南門四村頭祀忠烈王。農曆正月十七遊街,歷數日,沿街“吃供”幾十桌。忠烈王所到之處,上不露天,蓋以白布長幔;下不著地,鋪以紅綠地氈,各家燒香、點燭、化紙、放鞭炮迎送。

    太尉

    西門祀太尉。民間傳說太尉為縣丞,一年一換,故有“太尉太尉,年年十八歲”之喻。傳說太尉面龐鐵青,使人一望生畏。

    城隍

    北門祀城隍。據載城隍為守護城的神,明洪武三年正式規定為各府州縣的城神,並加以祭祀。每年農曆正月二十八迎城隍(現已改),民間有“城隍掃街”之說,意示春節已過春耕開始,不再舉行迎神賽會。

    其他“聖蹟”

    四城門以外,群眾信仰的黃嶽、林公、陳靖姑、媽祖娘娘、關帝等“聖蹟”香火遍及城鄉,甚至閩東各縣。以前六都人宋甘棠專畫關公,大戶人家用宣紙裱褙,掛在廳堂上位以為信仰。

    除忠義的漢壽亭侯關雲長外,還有如忠烈王黃嶽,原是飛鸞人,因忠於李唐拒任閩王官聘,閤家跳潭自盡,連家犬也跳水溺死,美名為“忠烈王”。狗亦被稱為“靈狗將軍”,人們到廟膜拜,還要帶紅糟肉、光餅以供義犬血食。

    其餘如林公為除山獸自我犧牲,封為忠平王;陳靖姑為民除害、治病,封為“通天聖母太后元君”;媽祖林默娘保護漁民,封為“天后娘娘”等都是人的神化。故其死,不叫死,而叫“升化”、“上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去年火熱的石墨烯今年怎麼沒有訊息了?難道是偽科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