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正在美麗

    一、二年級培養重點

    小學一年級

    生理特點:

    對小學生活既新鮮,又不習慣,因而一時難以適應,好奇、好動、喜歡模仿,但很難做到專心聽講,特別信任老師,並且有直觀、具體、形象等思維特點。

    溝通:

    首先看看家長是不是有時間管孩子,我們主要從教孩子如何安排時間,和孩子相處,培養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熱愛學習的好習慣。

    學習特徵:

    以適應為主,告訴孩子什麼是學習。知識不是最關鍵的,關鍵是培養學習興趣。

    小學二年級

    生理特點:

    個性差別大,二年級是小學生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要多表揚肯定孩子,隨時注意孩子心態的變化,情緒不穩定容易衝動,自控力不強。學習上還是要注重習慣的培養和基礎知識的把握。

    溝通:

    孩子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從可塑性強轉向逐漸定型的重要過渡階段,適應了小學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為習慣,我們要對其不良形為進行及時糾正,培養學習興趣。

    學習特徵:

    以習慣為主,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如寫字、看書、做作業等。

  • 2 # eduMaths

    我曾經再小學呆過一段時間,我來談談我的看法。習慣大致分為兩類:品格習慣和學習習慣

    1.品格習慣

    剛進去一年級的學生是一張白紙,你在紙上面畫成什麼樣那就是什麼樣!所以首當其衝的是品格,品格是為人之本,擁有良好的品格才能與師生良好相處。

    現在大多數小學都有自己的文化基礎,比如我曾經所在的小學叫雷鋒小學,以雷鋒的品格影響學生,像雷鋒學習,每天上課前唱“學習雷鋒好榜樣“,每週一的國旗下的講話都要學習雷鋒的光輝事蹟,以雷鋒的品格來引導學生的品格,比如不隨意丟垃圾,不說謊話,見到老師要問好。所以品格習慣是必須要養成的,品格高於學習!

    2.學習習慣

    除了品格習慣還有學習習慣,作為學生,一定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是從小養成的,這句話不假,從小開始做,受益終生,等你長大了再去養成好習慣,很難很難!

    在家裡,我們要養成什麼良好習慣呢?當然是回家先寫作業後娛樂,這個習慣很重要,很多家長都做不到,因為家長也非常忙,但這不是理由,其次是不抄學業,不亂寫作業,字跡要工整。

    在學校,首先是坐姿,課上要坐的端正,這樣才能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黑板上。

    其次是握筆姿勢和頭與課本之間的距離,要保護好學生們的眼睛。

  • 3 # 趣學俱樂部

    我的孩子剛經過一二年級,把我的經驗和教訓寫在這裡吧。

    首先,要培養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

    上課認真聽講,是學生學習時重點中的重點。只要認真聽課了,其他方面不會有太大問題,如果上課不能認真聽課呢?基本上學就等於白上了。

    可能家長們會說,他上課有沒有認真聽,我又不在當場,怎麼會知道呢?

    雖然家長不在當場,孩子上課有沒有認真聽還是有跡可循的。

    比如語文書上有沒有標好詞好句,重點字詞的意思,整篇文章的寓意等等。

    數學書的習題除了回來要完成的,其他老師上課時肯定講解了。

    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孩子書上乾乾淨淨,那他就沒有聽課。書上有很多記號,文字和解答,應該他認真聽課了。

    每天放學回家後,家長還可以問問孩子,今天都學了些什麼。答得上來的就認真聽課了,答不上來的沒認真聽課。

    作業大部分會做的認真聽課的,翻開作業就撓頭的沒認真聽課。

    第二,要培養放學後立即寫作業的習慣。

    孩子放學後要喝水,有時還要吃些點心墊墊肚子什麼的。一定要規定時間,比如20分鐘。

    一開始如果沒有規則,任孩子拖拖拉拉,可能一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才能開始寫作業。

    早點寫就能早點寫完,能讓孩子早點玩耍、休息,他也不會覺得學習負擔重。

    開始寫的時間遲,作業完成的時間就會晚,到頭來,說不定孩子還抱怨作業太多了,負擔太重了。

    第三,養成快速寫作業的習慣。

    雖然一二年級作業少,寫作業速度慢不要緊,但是習慣養成了,改變起來很難,到了三四年級,到了初中高中,作業越來越多,寫作業慢就變成一種災難。

    別人九點、十點作業就寫完了,作業寫得慢的要寫到十一點、十二點,睡得晚了,第二天上課精神不好,聽課效率下降,晚上寫作業的時間就更長了,很容易形成惡性迴圈。

    這是我的經驗和教訓,換來的一點小總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表現手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