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壺清茗品春秋
-
2 # 蘇州大鬍子
不會殺掉曹操的,首先劉備根基沒穩,殺了曹操對劉備而言沒有好處,第一肯定會遭復仇有可能被滅了,劉備比孫權曹操更弱,
-
3 # 趣談國史
可以肯定的說,絕對不會。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咱先說另一個事情:
後來,東吳為了奪取荊州,與劉備開展,殺掉了劉備的二弟關羽。然後,孫權是怎麼做的呢?孫權派人把關羽的頭顱送給了曹操,而且還上表稱臣,願意接受曹操的駕馭。
孫權為什麼這樣做呢?他是要把水攪渾,把曹操也拉入戰局,並且想讓曹操替他孫權擋子彈。
曹操是誰啊?這點小伎倆能騙過他嗎?
他立即派人為關羽以百年不腐的沉香檀木雕刻了身子,然後與其頭顱合在一起,厚葬了關羽。
孫權的詭計落空。於是便有了後來的劉備帶領大軍攻打 東吳。當然,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大敗,那是另一回事。可此時,曹操趁機出兵,攻打東吳。
看清了吧?三國之所以叫做 三國鼎立,就是這麼 一個關係:此消彼長,互相牽制。
現在回到題目本身 。
赤壁之戰,孫劉聯手,曹操大敗。此時的三方勢力對比是什麼情況呢?曹操佔據整個北方,理所當然的老大;孫權穩居東南富庶之地,實力也是相當雄厚。只有劉備,事實上尚未有實力與孫曹鼎立。
這時候,如果劉備真的抓住了曹操,假如他殺了曹操。那麼,劉備就成了曹魏的頭號大敵,曹魏必然下達江湖追殺令,滿天下追著劉備殺他。得利的是誰呢?是孫權。
而且,假如因為曹操之死而使得曹魏實力大減,那麼孫權就會趁機擴大地盤。一旦孫權的實力太大,那麼先滅的就是劉備。因為孫劉同處南方,是最直接的競爭對手。
如果不殺呢?
不但曹操欠了他一個大大的人情,而且會把曹操對於赤壁之戰失利的怒火全部引向東吳 。
如此一來,曹魏牽制孫吳,會為劉備帶來一個珍貴的戰略發展期。等劉備的實力壯大到一定程度,就真的可以與孫曹三足鼎立了。
對於放走曹操這個情節,《三國演義》設計得太好了,既讓關羽還了人情,又給了孫吳一個說得過去的交代,還突出了孔明料事如神的能力。整個段落,層次感特別強。不得不說,羅貫中老師編織情節的能力,實在是高。
-
4 # 漂亮獅城
就算劉備當時殺了曹操又能怎麼樣呢?難道曹操死了,北方就歸順劉備了?這可能嗎?
曹操有兒子,如果曹操死在戰爭中,他兒子就會立刻繼承魏王,迅速廢掉漢獻帝!曹丕一向敢作敢為,曹操要明面上效忠漢室,曹丕可不吃這一套!在曹丕眼裡,漢室根本就不應該存在下去,漢獻帝只是曹丕掌中的玩物而已,曹丕要殺漢獻帝,就如同踩死一隻螞蟻一樣,全看他高興!
曹操死在北方後,曹丕即位,魏國的實力反而更強大了!
所以,在赤壁之戰,不管劉備殺不殺曹操,都改變不了三國鼎力的局面!就算劉備殺了曹操,魏國仍然空前強大,蜀國是奈何不了魏國的,劉備殺曹操,可以說沒有任何作用可言!
回覆列表
即使劉備在赤壁之戰中抓住曹操,也不會殺掉曹操,這不符合劉備的最大利益。
首先,在赤壁之戰前,劉備僅佔據夏口,擁有不足兩萬的人馬,實力弱小。在赤壁之戰時,北方還有公孫康,西涼有馬超,益州有劉璋,漢中張魯這些割據勢力,與這些人相比,劉備勢力最小。能夠如果這時殺死曹操,中國北方勢必重新陷入混亂,劉備將面臨與多強競爭的局面,非常不利。特別是當時孫權人才眾多,兵精糧足,又佔據長江地利,在北方混亂時,孫權作為戰勝方,將助長獨佔長江的野心,劉備將不會再有時機,安心奪取益州。這時由於劉備實力弱小,根本不可能與孫權抗衡,甚至在爭奪荊州中,矛盾提前爆發,有被孫權乘機消滅的危險。
其次,如果劉備在赤壁之戰中抓獲曹操,並殺死曹操。那麼,劉備將面臨曹魏集團的報復。還沒有成長起來的劉備集團,將與失去首腦的曹魏集團,在互相攻伐中共同走向滅亡,不會再有精力發展壯大。如果劉備在赤壁之戰中能夠僥倖抓住曹操的話,劉備應該趁機逼迫曹操簽訂條約,最大限度奪取土地,並讓曹丕等來劉備處為質,進一步控制曹操,繼續用曹操牽制孫權,然後不斷鞏固擴大自己在整個西部的的勢力,逐步謀求統一。
最後,曹操赤壁之戰,並不想《三國演義》小說曹操敗走華容道如此狼狽。據《武帝紀》記載,“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在《吳主傳》記載“瑜、普為左右督,各領萬人,與備俱進,遇於赤壁,大破曹公軍。公燒其餘船引退,士卒飢疫,死者大半。備、瑜追至南郡,曹公遂北還”。似乎曹操赤壁之敗損失有限,更多是瘟疫,而且燒船更像曹操自己所為,而不是周瑜火燒赤壁。雖然曹操失敗,明顯儲存相當勢力,自然不會出現被劉備生擒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