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們以史為師

    文安歷史上,廣陵書院建立過兩次。第一次是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由知縣楊朝麟創辦,地點在今縣城步行商業街內西側,這裡原先是清代和民國縣衙所在地;第二次是清同治三年(1864年),由知縣曹大俊建立,地點在今縣城老西關門內大街南側,現在這裡已經開發為居民住宅樓。因文安縣地兩漢時期曾稱為燕廣陵,故取名廣陵書院。曹大俊開創文安廣陵書院後,就立即聘請與他同科的翁同龢擔任山長。民國11年《文安縣誌》記載,翁公到任後,繼捐兩季薪金銀63兩,以置桌凳,本邑縉紳又冊定章程,籌集資金以圖久遠。但是,縣誌中對翁同龢在書院的具體教學、生活等情況介紹簡略。經過多年考證,我們終於在《翁文恭日記》裡找到了翁公主講文安廣陵書院前前後後較詳細的記載。 同治元年 (1862年),翁同龢充會試同考官,升詹事府右春坊右贊善,出為山西鄉試正考官、日講起居注官。後丁父憂,歸裡守制。同治四年(1865年),他服闕回京,轉任左春坊左贊善,升詹事府右中允,不久,垂簾聽政的慈安、 慈禧兩太后諭令翁同龢為弘德殿行走,命在弘德殿行走,充同治帝師傅。翁同龢出任文安廣陵書院主講的時間,就是在“丁父憂,歸裡守制”和“充同治帝師傅”期間的同治三年(1864年)。 曹大俊和黃東序是邀請和聯絡翁同龢來文安廣陵書院主講的人員。《翁文恭日記》中記載了時任文安知縣的曹大俊和時任提牢廳南監司獄的黃東序邀請翁同龢來文安書院擔任主講的幾個細節。 曹大俊,字心榖,河南固始人,生於1804年,卒年不詳,道光甲辰科舉人,咸豐丙辰(1856年)科進士。曾選商丘縣教諭,並署井陘縣。清同治二年十一月授文安縣令。同治四年十一月調任東安知縣,同治六年正月調任大興知縣。在任文安期間,他修建城池,興築北堤,重修聖廟及城隍廟,創立廣陵書院,救濟受難百姓,做了許多益事。民國《文安縣誌》讚揚曹大俊“剛正英爽,不避艱險,折獄平允,民無隱情。……論及政績,皆以公為第一”。他與翁同龢同科,交往甚密。同治元年壬戌閏八月廿七日、廿八日(1862年10月20、21日) ,翁同龢從山西擔任正考官回返京城路過井陘縣時,曹大俊曾熱情招待過翁同龢,翁同龢也為曹大俊書寫了一個橫幅直條,作為紀念。 黃東序,生卒年月不詳,字振鏞,清順天文安人,附貢,同治二年擔任提牢廳南監司獄。在京城期間,他與翁同龢交往密切。

  • 2 # 碧柳春亭

    廣陵書院曾建立過兩次。第一次是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由知縣楊朝麟創辦,地點在今縣城步行商業街內西側,這裡原先是清代和民國縣衙所在地;第二次是清同治三年(1864年),由知縣曹大俊建立,地點在今縣城老西關門內大街南側,現在這裡已經開發為居民住宅樓。因文安縣地兩漢時期曾稱為燕廣陵,故取名廣陵書院。曹大俊開創文安廣陵書院後,就立即聘請與他同科的翁同龢擔任山長。民國11年《文安縣誌》記載,翁公到任後,繼捐兩季薪金銀63兩,以置桌凳,本邑縉紳又冊定章程,籌集資金以圖久遠。但是,縣誌中對翁同龢在書院的具體教學、生活等情況介紹簡略。經過多年考證,我們終於在《翁文恭日記》裡找到了翁公主講文安廣陵書院前前後後較詳細的記載。 同治元年 (1862年),翁同龢充會試同考官,升詹事府右春坊右贊善,出為山西鄉試正考官、日講起居注官。後丁父憂,歸裡守制。同治四年(1865年),他服闕回京,轉任左春坊左贊善,升詹事府右中允,不久,垂簾聽政的慈安、 慈禧兩太后諭令翁同龢為弘德殿行走,命在弘德殿行走,充同治帝師傅。翁同龢出任文安廣陵書院主講的時間,就是在“丁父憂,歸裡守制”和“充同治帝師傅”期間的同治三年(1864年)。 曹大俊和黃東序是邀請和聯絡翁同龢來文安廣陵書院主講的人員。《翁文恭日記》中記載了時任文安知縣的曹大俊和時任提牢廳南監司獄的黃東序邀請翁同龢來文安書院擔任主講的幾個細節。 曹大俊,字心榖,河南固始人,生於1804年,卒年不詳,道光甲辰科舉人,咸豐丙辰(1856年)科進士。曾選商丘縣教諭,並署井陘縣。清同治二年十一月授文安縣令。同治四年十一月調任東安知縣,同治六年正月調任大興知縣。在任文安期間,他修建城池,興築北堤,重修聖廟及城隍廟,創立廣陵書院,救濟受難百姓,做了許多益事。民國《文安縣誌》讚揚曹大俊“剛正英爽,不避艱險,折獄平允,民無隱情。……論及政績,皆以公為第一”。他與翁同龢同科,交往甚密。同治元年壬戌閏八月廿七日、廿八日(1862年10月20、21日) ,翁同龢從山西擔任正考官回返京城路過井陘縣時,曹大俊曾熱情招待過翁同龢,翁同龢也為曹大俊書寫了一個橫幅直條,作為紀念。 黃東序,生卒年月不詳,字振鏞,清順天文安人,附貢,同治二年擔任提牢廳南監司獄。在京城期間,他與翁同龢交往密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朋友圈直戳心底的說說短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