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健康之初科普助手

    動脈粥樣硬化是一個累及全身大、中動脈的常見疾病,是許多心腦血管疾病的基本病理改變。動脈粥樣硬化與多因素相關,如家族心腦血管病史、年齡、性別、高膽固醇血癥、糖尿病、高血壓、吸菸、肥胖等。糖尿病與高血壓都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但由於二者對血管的損傷機制不同,造成動脈粥樣硬化的額過程也有所不同。

    高血壓導致的動脈粥樣硬化

    高血壓是以體迴圈動脈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心血管綜合徵,未經治療的高血壓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當為心肌供血的動脈發生阻塞時,就會導致冠狀動脈疾病,長時間的高血壓可以導致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不可逆損害,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腦梗塞、腦出血、蛋白尿、腎功能衰竭等。高血壓時,血壓過高,血流對血管壁的衝擊會損害血管內膜,內皮的功能受到損傷後,血液中的脂質更加容易沉積在血管壁,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反之,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的血管正常舒張功能減弱,血管壁的僵硬度增加,血壓又會升高,二者之間互為因果,形成惡性迴圈。

    糖尿病導致的動脈粥樣硬化

    糖尿病患者全身的血液都處在高血糖狀態,血液的滲透壓力加大,造成全身血管、組織脫水或損傷,血管內皮受損後,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質如脂肪等流經血管時,會受到較大的阻力和摩擦而更容易發生沉積,隨著脂肪的過量沉積,最終會導致脂肪吞噬細胞大量聚集並不堪重負死亡,這是會引起炎症反應,脂肪發生變性形成粥一樣的物質,破壞並取代血管的正常結構,動脈粥樣硬化就發生了。糖尿病造成的動脈粥樣硬化是全身性的,尤其是小血管會首先受累而發生病變,這也是糖尿病患者容易引發周圍神經病變併發症的主要原因。

    綜上,糖尿病與高血壓都是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危險因素,糖尿病更容易從小血管的損傷開始逐步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病程中引發的併發症更多,而高血壓導致的併發症多發生在心、腦、腎等重要臟器上,一旦發生更為嚴重,危險性也更大。

    無論是高血壓還是糖尿病,都應該積極治療,控制好血壓、血糖,在此基礎上降低血脂,減少脂肪沉積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對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

    動脈粥樣硬化治療的核心用藥是他汀和阿斯匹林,前者可以降膽固醇並抑制動脈炎症阻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後者可以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致血栓風險。在部分重度狹窄病例也需要應用擴血管藥物。

    因此在高血壓患者管理中,醫生會每半年左右,檢查患者的血脂、血糖等其它心血管病危險因素水平。在用藥的時候除降壓藥外可能會兼用他汀和阿斯匹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龐統在東吳不受孫權重用,為何不選擇投靠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