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澹奕

    清朝施行的“南北分闈”說白了就是為了打破地方保護主義,選取更多計程車子。清朝繼承了明朝的大部分制度後,又有所變動,比如將湖廣拆分成湖南與湖北,將南直隸(江南省)拆分為江蘇與安徽等。而“南北分闈”就是指湖南湖北。

    清朝康熙三年,湖廣被拆分為湖南省與湖北省,然而直到雍正帝時期,湖南學子參加科舉考試依舊要前往湖北的武昌府,中試的名額卻大多偏向於湖北考生,被稱作“一鄂橫秋”,嚴重壓制了湖南文教。湖南多位巡撫上疏請求重定湖廣省的考生名額。

    最終,雍正元年,皇帝胤禛下詔諭:湖南士子前往湖北鄉試,必經洞庭湖,湖水浩潮無涯,波濤不測,有覆溺之患,朕心深為惻然。或致士子畏避險遠,裹足不前,又非朕廣育人才之意。

    清朝正式下令進行“南北分闈”,湖廣省“南北合闈”的時代正式結束,而分闈當年,湖南前往長沙進行考試的人數也是成倍增加,不得已還增設了考試場地,而湖南的文教也進入了井噴式發展時代。

    至清朝道光二十年,湖南士子進士者441人,中舉者數千人,有十四人官至總督、尚書與大學士。比如曾國藩就是出身湖南士子。後來湖南士子人才輩出,“南北分闈”堪居第一功勞。

  • 2 # 偏居一偶看世界

    首先南北闈(wei)制度是指的湖南和湖北分開舉行鄉試。早期康熙三年以前的的湖廣省包含湖南和湖北,康熙三年才分設湖南、湖北的。

    分設南北闈的主要原因有三點:

    一、由於湖廣省面積大,湖南計程車子需要經過洞庭湖到武昌或者更遠的江寧(今南京),旅途遙遠,風險大。

    二、參加鄉試距離遙遠,經濟壓力大、旅途時間長。

    三、原湖南之地在那個年代屬於荒蠻之地,本身經濟發展和文化發展都比較落後,中舉名額多為湖北計程車子,湖南少的可憐。

    明清湖廣劃置大致相同

    清代湖廣"南北分闈"是逐步實現的。康熙三年(1664),湖廣省分設湖南、湖北,偏沅巡撫與湖廣巡撫劃分轄區,是分闈的第一步。康熙四十四年(1705),湖南巡撫趙申喬呈請南北分卷;此後潘宗洛、李發甲相繼呈請分闈,引起朝廷的重視,是湖廣分闈的第二步。經過18年的努力,於雍正元年(1723),雍正採納呂謙恆的意見,下詔分闈;次年湖南舉行鄉試,則標誌著湖廣"南北分闈"的最後完成。

  • 3 # 聽雨就是雷

    清康熙三年(1664),析湖廣省為湖北、湖南二省,湖南行政建制並未完備,且主管一省教育的提督學政尚未設立,獲得鄉試資格的湖南士子需要去武昌參加鄉試,造成湖南省士子中榜率遠遠低於湖北省士子,引起湖南官民不滿,所謂南北分闈就是均分湖廣省鄉試南北名額,雍正元年(1723),清廷下詔湖北湖南“分闈”,雍正詔諭稱:“湖南士子赴湖北鄉試,必經洞庭湖。湖水浩潮無涯,波濤不測”,“有覆溺之患,朕心深為惻然,或致士子畏避險遠,裹足不前,又非朕廣育人材之意”。 “南北分闈”是為了公平,跟現在高考北上天錄取率大大高於其他省份這種人為製造的不公截然不同。

  • 4 # 荒野歷史

    雍正帝的南北分闈政策徹底改變了湖南的歷史地位,讓湖南人文鼎盛。

    1599年明朝政府為鎮壓苗民起事,朝廷遂派僉都御史江鐸在沅州開設偏沅巡撫。期間幾次三番撤銷巡撫後又恢復,直到1629年明思宗定設偏沅巡撫,駐沅州!

    然而偏沅巡撫的設立並沒有改變湖南這個蠻荒之地,清朝建立後科舉考應試點更是設計在了遠離湖南八百里外的武昌!湖南的學子需要渡過洞庭湖,穿越千山萬水花費大量精力用於趕赴考場舟車勞頓苦不堪言,每年因赴試死於途中的湖南學子不計其數。1723年雍正帝即位後,對湖南湖北等地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徹底改變湖南的歷史地位,使得湖南從此人文鼎盛!

    雍正帝即位後,他對湖南的改革思路相當清晰那就是要讓湖南湖北分省而治。雖然分省而治早在康熙時期就有苗頭,然而湖南湖北依舊是一個合併省統稱為湖廣行省。為了達到分治湖南的目的,雍正首先就把偏沅巡撫更名為湖南巡撫隨後又將湖南巡撫從沅州移至長沙。此時標誌著湖南正式脫離湖廣行省!“闈”是科舉考試考場與試院的統稱,湖南湖北當時的教育失衡與如今的蘇南蘇北如出一轍,甚至比如今的蘇北還要不堪。在湖南得以獨立成省後,為了改變這一現狀雍正過了半年又頒佈了一項政策:南北分闈制度!

    這個針對湖南科舉考試的制度,徹底改變了湖南應試的模式。湖南湖北各設試點均勻分佈名額,湖南學子才得以公正公平。歷經十八年而來的南北分闈給了湖南脫胎換骨的變化,湖南人才雲出人文逐漸興盛才奠定了如今富庶強盛的湖南省。試看如今的江蘇與往昔的湖廣行省頗為相似南北教育嚴重失衡,當然我在這裡倒不是慫恿分裂江蘇,而是希望蘇南蘇北平衡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一些國人缺失的信用和契約精神,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