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蓋揮鞭騎若風,將軍飛入萬軍中。馬奔赤兔翻紅霧,刀偃青龍起白雲。虎豹墮牙山鳥靜,鳳凰墜羽樹林空。歷觀史記英雄將,誰似雲長白馬功?這是羅貫中讚譽關羽的詩句,讀他寥寥數語,一個義薄雲天,威震華夏的大英雄彷彿就在眼前。然而,就如同事無十分圓滿一般,關羽在人們心裡留下的,除了敬佩,還有惋惜,誰都知道,這個千萬雄兵莫敢當,單刀匹馬斬顏良的英雄,最後大意失荊州,兵敗身死,空留一聲嘆息。
或許是關雲長的一生太過傳奇,人們對他的熱議從未停止,他生平的事蹟為人稱道,而他的死亡,千百來年,也一直眾說紛紜,其中最受爭議的說法,就是諸葛亮借刀殺關羽,由於關羽與諸葛亮諸多政見不和,加上關羽威脅到了其在劉備心裡的地位,所以借吳魏之手除去了他。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
在進行解釋之前,我們首先有必要對關羽進行歷史還原,此話怎講?因為一直以來,我們對關羽認知,都來源於《三國演義》這本小說,而《三國演義》小說根據情節需要會對歷史人物進行大量藝術創作,甚至是藝術改編,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真實歷史上的“溫酒斬華雄”的不是關羽,而是東吳孫堅……從這個角度出發,如果要解答“諸葛亮有沒有借刀殺關羽”,我們首先要有側重點的瞭解真實歷史上關羽。
關於關羽,我們從他的武功,和他的性格兩方面來稍作分析一下。首先,希望各位能夠接受一個殘酷的現實,那就是真實歷史上的關羽,其武藝大家想象中的大有差距,那些用來彰顯關羽武藝高強,威風凜凜的事蹟,大多數都是有水分的——世人皆知的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其實是無中生有之事,當日關羽離開曹操後,便徑直從許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劉備去了;徐州誅車胄、古城斬蔡陽的,其實是劉備;與曹操土山約三事,壓根無稽之談,當時的關羽乃戰敗被擒,根本沒資格講價還價……當然,有人會反駁,就算以上的事蹟的確是羅貫中加工出來的,那麼,斬顏良,誅文丑,總該是符合史實的吧,可是,這話也只對了一小半,斬顏良確有其事,可文丑是死於亂軍之中的,跟關羽半毛錢關係都沒有。不僅如此,斬顏良一事,關羽的取勝其實和他的武藝,也沒有很大關係,因為當時的情況是,顏良以為關羽是前來投奔的人,所以沒有防範意識,樂呵呵的迎接他,結果關公一刀,快準狠,顏良就被斬於馬下了。說完了武功,我們接著說關羽的性格,特別強調的是,這裡說的是真實歷史上的關公的性格,而不是已經被小說標籤化,絕對化的用義薄雲天四個字說完了的關公性格。作為一介武夫,關羽將軍的情商著實不敢讓人恭維,在蜀漢,他排斥同為五虎上將的黃忠,而且公開嫌棄黃忠老邁,居然語“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毫無半分將軍氣度,甚至可以說,連小兒該懂得的尊老愛幼都不知道;在外交方面,關公簡直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說話不過腦子”,面對孫權想要和他結為親家,他居然說出了“虎女安肯嫁犬子”的惡言,白白錯過了一次蜀漢與孫權結交的大好機會,也難怪後來,孫權會主動寫信給曹操,願意為討伐關羽效力。
透過上述分析,我們不難得出,關羽其實就是三國時期眾多將領之一,其本人如果沒有羅貫中的偏愛,各種花樣改造,根本不可能在歷史上威名赫赫。
分析完關羽,諸葛亮是都借刀殺他的答案,也基本上呼之欲出了,試想,面對這樣一個普通的將軍,諸葛亮有必要費盡心思除去他嗎?根本沒有必要,因為他實在太不足為慮了。
關羽的不足為慮,一方面是我們已經分析過了的他這個人本身的問題,武功沒有到無人能敵的境界,人際關係也處理的很糟糕,諸葛亮要是真的想除去他,派人暗殺成功機率都很大了,何必饒一大圈子?另外一方面,那就是,一直以來,我們都被“桃園三結義”的故事感動的稀里嘩啦,然而事實上,三人的關係,連正史《三國志》都僅言三人恩若兄弟,如此一來,關羽威脅到了諸葛亮在劉備心裡的地位一說,根本立足不了。最後一方面,正史裡的諸葛亮,雖然說也有不喜歡的人,比如面對看不順眼的彭羕,會直接叫劉備殺了他,但是總得來說,他是一個識大體的人,關羽是一個將軍,他敬職敬業,保家衛國,哪怕對諸葛亮本人不那麼尊敬,諸葛亮也不會放在心上,從大局出發,他的眼裡是能揉的進沙子的。
歷史有時候是複雜的,但有時候又是簡單的,關羽之死背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與此同時,我們有理由相信,諸葛亮在關羽的死上面,也是清白的。
參考: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七回
陳壽 《三國志·蜀書·關羽傳》
望蓋揮鞭騎若風,將軍飛入萬軍中。馬奔赤兔翻紅霧,刀偃青龍起白雲。虎豹墮牙山鳥靜,鳳凰墜羽樹林空。歷觀史記英雄將,誰似雲長白馬功?這是羅貫中讚譽關羽的詩句,讀他寥寥數語,一個義薄雲天,威震華夏的大英雄彷彿就在眼前。然而,就如同事無十分圓滿一般,關羽在人們心裡留下的,除了敬佩,還有惋惜,誰都知道,這個千萬雄兵莫敢當,單刀匹馬斬顏良的英雄,最後大意失荊州,兵敗身死,空留一聲嘆息。
或許是關雲長的一生太過傳奇,人們對他的熱議從未停止,他生平的事蹟為人稱道,而他的死亡,千百來年,也一直眾說紛紜,其中最受爭議的說法,就是諸葛亮借刀殺關羽,由於關羽與諸葛亮諸多政見不和,加上關羽威脅到了其在劉備心裡的地位,所以借吳魏之手除去了他。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
在進行解釋之前,我們首先有必要對關羽進行歷史還原,此話怎講?因為一直以來,我們對關羽認知,都來源於《三國演義》這本小說,而《三國演義》小說根據情節需要會對歷史人物進行大量藝術創作,甚至是藝術改編,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真實歷史上的“溫酒斬華雄”的不是關羽,而是東吳孫堅……從這個角度出發,如果要解答“諸葛亮有沒有借刀殺關羽”,我們首先要有側重點的瞭解真實歷史上關羽。
關於關羽,我們從他的武功,和他的性格兩方面來稍作分析一下。首先,希望各位能夠接受一個殘酷的現實,那就是真實歷史上的關羽,其武藝大家想象中的大有差距,那些用來彰顯關羽武藝高強,威風凜凜的事蹟,大多數都是有水分的——世人皆知的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其實是無中生有之事,當日關羽離開曹操後,便徑直從許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劉備去了;徐州誅車胄、古城斬蔡陽的,其實是劉備;與曹操土山約三事,壓根無稽之談,當時的關羽乃戰敗被擒,根本沒資格講價還價……當然,有人會反駁,就算以上的事蹟的確是羅貫中加工出來的,那麼,斬顏良,誅文丑,總該是符合史實的吧,可是,這話也只對了一小半,斬顏良確有其事,可文丑是死於亂軍之中的,跟關羽半毛錢關係都沒有。不僅如此,斬顏良一事,關羽的取勝其實和他的武藝,也沒有很大關係,因為當時的情況是,顏良以為關羽是前來投奔的人,所以沒有防範意識,樂呵呵的迎接他,結果關公一刀,快準狠,顏良就被斬於馬下了。說完了武功,我們接著說關羽的性格,特別強調的是,這裡說的是真實歷史上的關公的性格,而不是已經被小說標籤化,絕對化的用義薄雲天四個字說完了的關公性格。作為一介武夫,關羽將軍的情商著實不敢讓人恭維,在蜀漢,他排斥同為五虎上將的黃忠,而且公開嫌棄黃忠老邁,居然語“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毫無半分將軍氣度,甚至可以說,連小兒該懂得的尊老愛幼都不知道;在外交方面,關公簡直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說話不過腦子”,面對孫權想要和他結為親家,他居然說出了“虎女安肯嫁犬子”的惡言,白白錯過了一次蜀漢與孫權結交的大好機會,也難怪後來,孫權會主動寫信給曹操,願意為討伐關羽效力。
透過上述分析,我們不難得出,關羽其實就是三國時期眾多將領之一,其本人如果沒有羅貫中的偏愛,各種花樣改造,根本不可能在歷史上威名赫赫。
分析完關羽,諸葛亮是都借刀殺他的答案,也基本上呼之欲出了,試想,面對這樣一個普通的將軍,諸葛亮有必要費盡心思除去他嗎?根本沒有必要,因為他實在太不足為慮了。
關羽的不足為慮,一方面是我們已經分析過了的他這個人本身的問題,武功沒有到無人能敵的境界,人際關係也處理的很糟糕,諸葛亮要是真的想除去他,派人暗殺成功機率都很大了,何必饒一大圈子?另外一方面,那就是,一直以來,我們都被“桃園三結義”的故事感動的稀里嘩啦,然而事實上,三人的關係,連正史《三國志》都僅言三人恩若兄弟,如此一來,關羽威脅到了諸葛亮在劉備心裡的地位一說,根本立足不了。最後一方面,正史裡的諸葛亮,雖然說也有不喜歡的人,比如面對看不順眼的彭羕,會直接叫劉備殺了他,但是總得來說,他是一個識大體的人,關羽是一個將軍,他敬職敬業,保家衛國,哪怕對諸葛亮本人不那麼尊敬,諸葛亮也不會放在心上,從大局出發,他的眼裡是能揉的進沙子的。
歷史有時候是複雜的,但有時候又是簡單的,關羽之死背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與此同時,我們有理由相信,諸葛亮在關羽的死上面,也是清白的。
參考: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七回
陳壽 《三國志·蜀書·關羽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