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純鈞LHGR
-
2 # 季我努學社
《英烈傳》和《續英烈傳》兩部著從名字上來看似乎是兩部連續的著作,實際內容上確實有時間的連貫性和聯絡性,最大的相似之處是兩者的題材相同都屬於章回體,前者又名《皇明英烈傳》、《雲合奇蹤》、《皇明開運英武傳》等,全書共十卷,八十回,而《續英烈傳》一共五卷四十回,寫得是太祖之後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的情況。前者的作者考證未明,後者作者是秦墨客。
但是具體研究來看兩者在細節上又存在差異:
《英烈傳》
首先前者以敘述故事為主,但仍然基本立足歷史事實,用通俗的說法講述了元朝末年統治者無道,朱元璋率兵起義最終建立政權的過程,裡面還涉及了當時的一群豪傑將領的各種傳奇經歷,很多小故事後來一直在民間流傳。儘管如此,由於利用的材料多為野史或民間傳說,其很多內容過於荒謬,破壞了整體文章的體系。後者在明代後期小說發展的高峰期誕生,其在寫作等多個方面受到前人的積極影響,表現出了好的一面,有藝術小說的特性,模仿演義的痕跡較淺。
《續英烈傳》
對於通俗小說來說,基本的情節架構和人物的充實塑造是非常關鍵的兩大要素,而《英烈傳》的人物塑造很多都過於空乏,故事雖有,但人物性格不夠鮮明,難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而《續英烈傳》裡則很好的改善了這一點,作者在撰寫過程中,抓住如姚廣孝等關鍵人物,對一系列人物事件進行了生動的描寫,從場面,人物表情細節多角度入手,將包括建文帝,燕王等歷史人物的形象極好的塑造了出來;在情節設定上,《英烈傳》在結構上借鑑了三國演義的寫作模式,模仿較多,缺乏特色,而後者則相對精妙的設定了情節矛盾,從而在其中隱晦的傳達了自己的態度。
儘管《英烈傳》的影響力更大,但《續英烈傳》的藝術價值在學界得到了更多承認,當然兩本書的文學價值則都是無可質疑的。
參考文獻:
[1]宋英英. 《英烈傳》研究[D].暨南大學,2012.
[2]王星琦,袁華.《續英烈傳》簡論[J].明清小說研究,1992(01):130-143.
[3]朱恆夫.丁《英烈傳》的作者、演變與它的藝術性[J].明清小說研究,1995(01):44-51+43.
-
3 # 寒雨59435182
“英烈傳”描述了元順帝失政,朱元璋起義,最後推翻元朝建立大明的故事。其中有常遇春、徐達等英雄人物形象,有販烏梅、取襄陽等膾炙人口的經典故事。這些抵抗元暴政、不屈不撓的精神都在民間流傳併成為評書、曲藝等加工而更生動形象地流傳下來…最終成為中華民族不屈服於元暴政的經典著作……
回覆列表
《英烈傳》不算什麼奇書,它很爛,爛得出奇。它也衰得夠可以的了,改版好多次了。
現在看到的《英烈傳》已經是在原版基礎上做了超大幅度改動的,不然別說衰,早就沉了。
比如,原版裡把胡大海寫死了,這就是很招人恨的地方。在讀者和聽眾的強烈反對下,才讓胡大海安安樂樂活到燕王掃北。
再比如關於書中的陳友諒,也是逐漸把這個人從壞改成好的,不然的話他還帶壞了一個小矬子徐方,後文跟前文都矛盾了。
還有狗皮道人張三丰、北俠唐雲、南俠王愛雲、通臂猿猴吳貞、千里追風俠狄恆這些人的穿插,也都是改了很多次了,不是簡單地“跟原版不一樣”,而是近乎兩部作品,差別巨大。
《英烈傳》不算什麼奇書,它很爛,爛得出奇。
《英烈傳》是傳統書目裡著名的篡改歷史真相的小說。它本來是一部袍帶講史,但是不知為何,後期無所不用其極地抹黑明政權,比如說什麼“韓馬奸黨”。
這還不是因為清朝的原因,因為它本來是明代的書。
而且,書中內容涉及抄襲的特別多。雖說都是長槍袍帶,但怎麼著也應該有所區別,比如“四碗醬”。而《英烈傳》很多內容是毫不臉紅地抄襲《隋唐》和四碗醬的,情節不新穎,贊也沒個贊樣,一言以概之,眼高手低者之作,乏善可陳。
它能“不衰”,全靠數輩演繹者的修正改動,這不是它本身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