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兮言小姐

    我們先說共同點:

    譽王和唐太宗的行為都屬於逼宮謀反,兩人都發動了兵變。按照自古以來的嫡長子繼承製,譽王是庶子,沒有上位的可能,唐太宗李世民雖然是嫡子,但卻不是嫡長子,依然也是沒有上位的機會。

    唐太宗是第一個才能卓絕,卻又心狠手辣的人,這一點譽王跟他有些像,譽王雖然才能稍顯弱些,但也是禮賢下士,愛才惜才,但也同樣心狠手辣的人。 唐太宗的上位是建立在他殺死了兩個親兄弟之後,脅迫自己的父親讓位得來的,可譽王同樣也是當年祁王蒙冤落難而死的參與者,祁王的死,是他的眾多兄弟,父親,還有朝臣的共同結果。

    再來說他們的不同之處:

    譽王的一生,從出生開始就註定了不可能成為君王,甚至他的出生也是在玲瓏公主的算計上的,算是政治聯盟的產物,同時,他被交與皇后撫養,皇帝對他百般寵愛,也只是用他來制衡太子,平衡朝局,而他身邊的謀士秦般弱,也是一次次的扯他後腿,為他出的計謀,每一個都能將他置於險境之中,秦般弱知道復國無望,只是想要藉助他的手攪亂大梁朝廷的平衡。而梅長蘇,算是他的表兄弟吧,揹負著七萬人的冤屈浴血歸來,卻也把他耍的團團轉,利用的很徹底。而他始終沒想過要逆反的父親,最後在告訴他生母真相的時候,也是說:一顆棋子,到了沒有用的時候,難道下棋的人還會憐惜不捨嗎?

    聽著父親的這些話,譽王嘶吼著問:那我呢?大棋子生下的小棋子是嗎?這一幕,隔著螢幕都能感覺到譽王的痛苦,可悲可嘆啊。

    所以,回到這道題中來,唐太宗手下能人異士很多,他的逼宮謀反,也許僅僅是他自己的雄圖霸業,滿足他自己的野心,但譽王卻不一樣。 譽王本來已經放棄自己的野心,放棄自己的抱負,認命了,是心中的悲憤,是被所有人當做棋子的憤懣,是對自己父親的恨,逼著他放手一搏的,在他起兵造反的時候,生死,權力,也許都不是那麼重要,他要的只是一個答案,只是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就像他說的,父皇,你的皇位,當年是怎麼得來的,我現在一樣能做到,這才是逼著他走上這條不歸路的最大原因。

    所以,譽王造反,跟唐太宗逼宮,本質上就不一樣,原因也不盡相同,怎麼能說有唐太宗的意味呢?

  • 2 # 辟芷悠蘭

    首先就朝臣而言,李世民手裡有“房謀杜斷”的房杜等政治大臣,而譽王的父親,梁王當時手裡也有諸如言候這種政治大臣。其次,就軍隊力量來說,李世民手裡有尉遲敬德,侯君集等等大將軍,手裡都是有軍隊的。而梁王當時也是有林燮這種將軍手裡握著巡防營的軍事力量。但是反觀譽王,如果譽王在梅長蘇進京之前孤注一擲,贏面還是不小的,但是當梅長蘇進京以後,譽王手裡的官員要麼被抄家要麼進監獄,基本都折了,軍事力量就是之前的慶國公,一開始就沒了。後面禁軍蒙摯不是譽王的,巡防營是靖王不是譽王的,最後譽王謀反帶領的慶曆軍不說領導的將軍沒幾個有謀略的,單單士兵的戰鬥力就沒有多厲害。儘管兵圍九安山當時情況很緊急,但是禁軍才幾千人,慶曆軍圍了三天打不下來,最後靖王搬救兵未回就被霓凰郡主帶的守陵軍隊給打散了。這種戰鬥力,說實話,個人感覺,並沒有多厲害。

    綜上所述,譽王當時手裡無有才能的武將,無厲害的謀士(秦般若的謀劃能力不強,不能算作厲害級別),無有能力且可以在皇上身邊說的上話的文臣,比起李世民,勢力差了不止一點,所以用他來比喻李世民,不是很恰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訂製衛浴,哪個牌子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