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負人不負己
-
2 # 卜羨雲仙
梁國,春秋時代的嬴姓諸侯國,與秦國為鄰,終為秦穆公所滅。始於周平王封秦仲之子康於梁(今日陝西韓城一帶)。 《左傳·桓公九年》記載了前703年,虢國、芮國、梁國、荀國、賈國五國君主討伐曲沃武公。 《左傳·僖公六年》記載了前654年,晉國公子夷吾出奔梁國。梁伯將梁嬴嫁給夷吾。 《左傳·僖公十八年》記載梁伯愛好建設城邑,建新裡,卻為秦國奪取。《春秋·僖公十九年》記載前641年,梁國為秦國所滅。《左傳》說明是梁伯民眾不堪梁伯役使,所以為秦國輕取。秦穆公攻滅梁國後,梁伯的後代遂以國為氏,稱梁姓,康伯也就成為梁姓的得姓始祖。司馬遷在《史記·秦本紀》提到:“秦之先為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梁國之所以很少涉及,還和當時的社會大環境息息相關,諸侯國眾多,其中湧現出來的“春秋五霸”,也是被世代所流傳的,而除了五大強國之外的眾多小國家也是不勝列舉。
春秋戰國時期,據我所知有兩個梁國。
一是周宣王時期所封的伯爵國,嬴姓梁氏,封邑在夏陽梁山(今陝西省韓城市)
公元前641年,梁為秦所並。這個梁國史書上確實記載較少,畢竟只是一個小諸侯國。
二是戰國七雄中的魏國,也稱梁國。戰國時期魏惠王遷都大梁,故魏國也稱梁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