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長9622

    生和死都是一個古今中外哲人無法逃避的重要課題。人們越對生命的越執著和越留戀,對死亡就越是恐懼和越是逃避;用否定死亡的虛無來肯定生命的價值。許多人窮其一生都在追求生命的永恆和安全,他們渴望長生不老,他們渴望青春永住,他們渴望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那麼真相到底是什麼呢?死亡是生命最後無奈的結局嗎?,或者我們應該跳出生與死對立統一的這二元思維方式,用第三種思維方式來思考生與死的問題:死不是生的結果,恰恰是生的前提。還句話來說,當一個生命降臨的時候,上帝就預設了這個生命最終必將死亡!生與死不再是一對敵人,相反,生與死是一對朋友,甚至是一對戀人。生是一場與死的共舞,只有把死當作生的朋友甚至戀人,我們才不再恐懼死亡,才正真懂得生活的真諦,生活才無所畏懼,才能自由自在生命的氣息,正真享受生命帶來的愉悅!

  • 2 # 使用者6131822359598

    既然選擇了來到這個世上做人。丟掉幻想,準備鬥爭。平衡心態,放棄私心雜念。生~只管如何生好,老~管好老的照顧。病~加強預防調理保健養生,死~就視死如歸,死而無憾!這就是正視人生心態的起碼底線。這是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人又為何不順應規律。自作多情,作無為不切實際的糊思亂象,害人害己呢?l

  • 3 # 李志勇LZY

    宇宙銀日月地物;

    族祖兩家合成親;

    然助父母精卵後;

    生老病死再陳新。

  • 4 # 澤仁德喜

    死亡不可避免,這是世界萬物的規律,那麼,什麼是死亡呢,我們不妨分析一下;

    分析死亡之前,先分析什麼是出生,有生才有死,生死是不可分割的二個概念。

    嬰兒在母體內,由一個卵子分裂,發育成胎兒,這個過程,對於嬰兒來講,沒有意識,沒有生死的覺知,到嬰兒出世,朦朧時段,嬰兒都沒有自我意識,亦沒有生死感知,當嬰兒到了三四歲乃至更大一些,有了自我意識,能夠接受來自家庭環境的影響和教育,才逐漸明白生死得失的觀念,因此說,所謂死亡,是後天灌輸的一個概念!

    假使一個成人,能夠做到返老還童,從複雜的自我意識和眾多成人觀念中,解脫出來,恢復到初識朦朧的狀態中,那麼對他來講,就沒有所謂的生死!

    佛教認為,人有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識,所謂的死亡,是針對肉身的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停止作用了,稱之為死亡,何以故?我們認為的生存,是相對於眼耳鼻舌身六個生理方面,對外部世界的感知,然後再經過大腦主觀意識,邏輯分析,對比和總結而有了我生的觀念,如果六識失去作用了,就是死亡了,一切現實覺知,意識和記憶都不存在了!

    但六識不起作用了,還有末那識,末那識好比是潛意識,沒有主觀意識成分,就像夢境的自己,可以離開現實獨立存在,沒有現實中“我”的意識,隨性而為,沒有自我制約,不受物質世界約束,好似存在另一個空間,對現實不存記憶,這種末那識也可以認為是人的靈魂,可以不生不滅!

    譬如很多瀕臨死亡的人,死裡逃生,醒來後,回憶自己靈魂出竅,可以看到自己的肉身和家屬,或者醫院病床,但記憶和主觀意識不起作用了,不認識家人,不認識自己的肉身,對一起都感到好奇和陌生,這就是末那識的覺知!

    所謂“日有所思,也有所夢”,末那識的覺知源於前六識的種子!人生前有所執著,有所習性,習效能成為種子,植入末那識,成為潛意識,譬如我們唸經,念久了,成為習慣,就植入潛意識,常常在夢裡唸經,也常常在不經意中,自發唸經,自己還不知道,這就是佛教說的唸經三昧,所以,這個末那識,也是無常變化的!

    最後是阿賴耶識,好比電腦的硬碟,儲存一切心識,又譬如土壤一樣,可以醞釀一切種子,一切植物花草,一切生物靈性,沒有土壤,一切都不存在,所以,阿賴耶識被稱之為“如來藏”,“如來”就是隨意而生,隨事而滅,可生可滅,可去可來,能生萬法,具足一切,亦可靜動自如,這個就叫如來!

    阿賴耶識是我們性體之本,無生無滅,沒有生死,沒有善惡,無有一切觀念意識,清淨無為的,所以你看,生死乃是意識觀念的因果業報,不是真實的,是虛妄不真實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小型企業如何順利實施精益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