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養蝦前期透明度以30~40 釐米為宜,後期透明度以40~50釐米為宜。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時,夜間要消耗大量氧氣,易造成蝦池缺氧,尤其矽藻生命週期較短,繁殖到一定濃度會發生大量死亡,其腐敗後會消耗大量氧氣。
2如果蝦池水色較清,或突然發生變化,要檢測pH,往往PH 偏低,水中浮游生物量不穩定,可用石灰調節,然後施肥料(尿素、磷肥、複合肥) 或單胞藻肥水劑、植物生長素、“培藻素”及有益微生物製劑,水色會恢復到一定濃度。如果池水PH 偏高,要先排出一部分池水,然後加人新鮮水,24 小時後便可使浮游生物成倍增加。蝦池池水出現暗綠色或墨綠色、黑褐色及醬油色、乳白色、灰藍等為異常水色。要換水,施水改劑、含氯或含碘消毒劑、然後再施有益微生物製劑,可以3 天左右恢復正常水色。
3如果池水呈灰藍色有腥味,可能是藍藻中的魚腥藻或擬魚腥藻大量繁殖所引起,可用季銨鹽或海因類消毒藥物殺除,更換新水,再施底質改良劑、有益微生物製劑,水色會轉好。
4紅色水是夜光蟲等有害生物繁殖過盛引起,也可能是輪蟲或其他浮游動物大量繁殖的結果,可施0.5~1.0 克/米3 新潔爾滅對池水進行消毒,然後適量換水。乳白色水是由細菌大量繁殖、藻類突然死亡所引起的,其分解產物有毒,要適當換水,對水體進行消毒。
5蝦池中的“褐苔”或“綠苔”會浮上水面,被風吹到一角。這些多數是由於水中浮游生物死亡沉人池底,經發酵再浮出水面,成褐色或綠藍色片狀物浮在水面,俗稱“浮泥”。要組織人工撈掉,否則會影響氧氣的溶人及腐爛後影響水質。
6如果水質較嚴重惡化時,水中有身雞蛋的惡味,這是泥底有機物分解產生的硫化氫的氣味,要用水泵進行吸行。
1在養蝦前期透明度以30~40 釐米為宜,後期透明度以40~50釐米為宜。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時,夜間要消耗大量氧氣,易造成蝦池缺氧,尤其矽藻生命週期較短,繁殖到一定濃度會發生大量死亡,其腐敗後會消耗大量氧氣。
2如果蝦池水色較清,或突然發生變化,要檢測pH,往往PH 偏低,水中浮游生物量不穩定,可用石灰調節,然後施肥料(尿素、磷肥、複合肥) 或單胞藻肥水劑、植物生長素、“培藻素”及有益微生物製劑,水色會恢復到一定濃度。如果池水PH 偏高,要先排出一部分池水,然後加人新鮮水,24 小時後便可使浮游生物成倍增加。蝦池池水出現暗綠色或墨綠色、黑褐色及醬油色、乳白色、灰藍等為異常水色。要換水,施水改劑、含氯或含碘消毒劑、然後再施有益微生物製劑,可以3 天左右恢復正常水色。
3如果池水呈灰藍色有腥味,可能是藍藻中的魚腥藻或擬魚腥藻大量繁殖所引起,可用季銨鹽或海因類消毒藥物殺除,更換新水,再施底質改良劑、有益微生物製劑,水色會轉好。
4紅色水是夜光蟲等有害生物繁殖過盛引起,也可能是輪蟲或其他浮游動物大量繁殖的結果,可施0.5~1.0 克/米3 新潔爾滅對池水進行消毒,然後適量換水。乳白色水是由細菌大量繁殖、藻類突然死亡所引起的,其分解產物有毒,要適當換水,對水體進行消毒。
5蝦池中的“褐苔”或“綠苔”會浮上水面,被風吹到一角。這些多數是由於水中浮游生物死亡沉人池底,經發酵再浮出水面,成褐色或綠藍色片狀物浮在水面,俗稱“浮泥”。要組織人工撈掉,否則會影響氧氣的溶人及腐爛後影響水質。
6如果水質較嚴重惡化時,水中有身雞蛋的惡味,這是泥底有機物分解產生的硫化氫的氣味,要用水泵進行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