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蘇海薇
-
2 # 天涯92212
關於父母與孩子之間理解與否的事,是一個存在諸多爭議的話題。不管是誰,都會說那太多的不理解。可是我們絕大多數的人長大成人後,或者自己為人父母后,就不這麼認為了,為什麼呢?因為這是大人和小孩的世界觀,價值觀不同所造成的。古人云,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作為古代的孩子來說,父母的言傳身教是最為珍貴的禮物,父母的為人處事先,習慣行為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未來做人的品質,所謂家風傳承。因而當時的家族文化和社會風氣皆因此而和諧寧靜。而今的社會,因為西方文化的侵略,自小就把孩子培養的自私自利,以自己的思想為主導(釋放天性,賞識教育等西方繆家理論),有的還需要父母來順承,不然就叛逆和做對自己有傷害的事情,看看今天的孩子,哪個父母不是憂心忡忡?
-
3 # 一襲紫依
想換工作。父母覺得當時我的工作挺輕鬆的,假期多,又不用熬夜。可是,不管什麼工作都是不容易的,都有困難和煩惱。一個工作干時間長了,感覺很疲憊,想去做其他的事情,想趁著年輕多做些想做的事,不想以後後悔
其實,在很多事情上,我父母一直是不理解我的,因為我們從來沒有真正地溝透過,他從來沒有想過要理解我們的感受,他只是把他認為好的東西留給我們,這就是為人父母的苦心。
在我的印象裡,我爸爸在事業上是很忙碌的,沒有怎麼管過家裡,也沒有怎麼和子女交流。我母親是家庭主婦,文化程度很低。我有3個兄弟。以前一直無法理解,我的父母為什麼沒有時間和我們聊天。現在有了自己的子女後,才發現單單撫養一個孩子,父母就已經操碎了心,沒有辦法做到面面俱到。
在我上大學時,我母親離世了。母親的離世對我以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那時候我父親很辛苦,又當爹又當媽,又要忙碌他的事業,又要面對外界的流言蜚語,很辛苦,但他都默默地獨自承受了下來,從來沒有告訴過我們。而我在那兩年卻要依賴著父親才能站起來,那時候我想,父親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柱,也是我最引以為信賴的人。
但自從我父親娶了繼母后,感覺我們的關係慢慢在疏遠。父親還是在忙碌著他的事業,讓繼母管理著家庭的所有權,家裡由繼母說了算,讓他的子女要尊重和孝順繼母。畢竟,繼母和生母是不同的兩個人,很多的想法和意見都是不一定能溝通在一起的。只能說大家的關係是越來越疏遠了。
自從我結婚後,有了小孩子,想回一趟孃家就更難了。深刻地體會到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在家庭收入較低,自己經濟還未獨立,還需要依靠孃家支撐經濟時,更體會到了什麼是身不由己,父母叫東就不能往西,連自己選擇的權力都沒有。
今年初,因為市場不景氣,父母讓我們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照顧,讓我們去打拼奮鬥,但是我還是和父母吵了一架,差不多和父母斷了大部分的聯絡。就為了能自己撫養孩子,我做出了自己的選擇,讓我們自己獨立起來,經濟上不再依靠父母。有時候想想這樣做是否值得?但還是覺得既然我已經做出了選擇,那麼我就要選擇繼續走下去。
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不孝順父母,不理解父母的苦心。只是父母也沒有和我們溝通,沒有了解過我們的實際情況,只是覺得幫我們做出這樣的決定是為了我們好。或許這樣的好是一時的,但子女的早期養育和教育問題難道就不重要嗎?難道父母的缺席,對子女就不會有影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