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碰見身邊人白天嗜睡、頭暈、注意力不集中,晚上也容易打鼾、睡眠不正常,而且多以肥胖人群佔大多數,什麼原因呢?
這個醫學上統稱為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
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SAHS)是一種綜合性的睡眠呼吸疾病。患者睡眠時打鼾伴有呼吸暫停,夜間反覆發生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和睡眠結構紊亂,導致白天嗜睡、心腦血管併發症乃至多臟器損害。
醫學研究,這種病和肥胖症有著高度的相關性。肥胖是 SAHS 的重要致病因素,肥胖患者中 SAHS 發病率較正常人群明顯增高。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主要表現
白天主要表現:
1、嗜睡:
最常見的症狀,輕者表現為日間工作或學習時間睏倦、嗜睡,嚴重時吃飯、與人談話時即可入睡,甚至發生嚴重的後果,如駕車時打瞌睡導致交通事故。
2、頭暈乏力:
由於夜間反覆呼吸暫停、低氧血癥,使睡眠連續性中斷,醒覺次數增多,睡眠質量下降,白天常有輕度不同的頭暈、疲倦、乏力。
3、精神行為異常:
注意力不集中、精細操作能力下降、記憶力和判斷力下降,症狀嚴重時不能勝任工作,老年人可表現為痴呆。
4、頭痛:
常在清晨或夜間出現,隱痛多見,不劇烈,可持續1-2小時,有時需服止痛藥才能緩解,與血壓升高、顱內壓及腦血流的變化有關。
夜間主要表現:
1、打鼾:
是主要症狀,鼾聲不規則,高低不等,往往是鼾聲-氣流停止-喘氣-鼾聲交替出現,一般氣流中斷的時間為20-30秒,個別長達2分鐘以上,此時患者可出現明顯的發紺。
2、呼吸暫停:
75%的同室或同床睡眠者發現患者有呼吸暫停,往往擔心呼吸不能恢復而推醒患者,呼吸暫停多隨著喘氣、憋醒或響亮的鼾聲而終止。
3、憋醒:
呼吸暫停後忽然憋醒,常伴有翻身,四肢不自主運動甚至抽搐,或忽然做起,感覺心慌、胸悶或心前區不適。
4、多動不安:
因低氧血癥,患者夜間翻身、轉動較頻繁。
5、多汗:
出汗較多,以頸部、上胸部明顯,與氣道阻塞後呼吸用力和呼吸暫停導致的高碳酸血癥有關。
另外,這種綜合徵患者常以心血管系統異常表現為首發症狀和體徵,可以是高血壓、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肥胖導致睡眠綜合徵的機理
上氣道形態功能改變
肥胖患者常有頸圍增加,頸部、咽部脂肪積聚,導致上氣道狹窄,吸氣時氣道陷閉的危險性增加,夜間仰臥時咽部脂肪下墜,更易造成呼吸暫停。
內臟脂肪積聚
中心性肥胖患者脂肪主要積聚於內臟,表現為腰圍增大、內臟脂肪增多,造成膈肌抬高,胸廓順應性下降,吸氣時下呼吸道對氣管和上氣道牽拉作用減低,間接增加了咽壁順應性,睡眠時易造成氣道閉陷,導致呼吸暫停發生。
肺功能改變
肥胖患者肺容量指標尤其是功能殘氣量和補呼氣量降低,患者胸腹部脂肪組織增多,肺順應性下降,導致殘氣量下降及其他肺功能指標改變。因此,肥胖患者夜間易發生呼吸暫停,並可引起嚴重低氧血癥。
另外,最新研究表明,在因果關係上,肥胖與 睡眠綜合徵其實是互相影響,互相作用。一方面睡眠綜合徵會加重患者脂代謝紊亂。另一方面患者夜間睡覺結構紊亂,生長激素分泌降低,脂肪分解減少;患者白天嗜睡,活動減少,能量消耗下降,促進脂肪和體質量同步增加,以上共同作用,導致肥胖加重。
減重:目前研究中比較有效的改善方法
相關睡眠綜合徵研究表明,減重治療不僅可減輕肥胖,還可以改善睡眠綜合徵的嚴重程度。隨著患者 BMI 減低,其嗜睡量、夜間平均血氧飽和度、生活質量評分、肺功能等相關指標均得到改善,證實減重治療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
我們經常會碰見身邊人白天嗜睡、頭暈、注意力不集中,晚上也容易打鼾、睡眠不正常,而且多以肥胖人群佔大多數,什麼原因呢?
這個醫學上統稱為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
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SAHS)是一種綜合性的睡眠呼吸疾病。患者睡眠時打鼾伴有呼吸暫停,夜間反覆發生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和睡眠結構紊亂,導致白天嗜睡、心腦血管併發症乃至多臟器損害。
醫學研究,這種病和肥胖症有著高度的相關性。肥胖是 SAHS 的重要致病因素,肥胖患者中 SAHS 發病率較正常人群明顯增高。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主要表現
白天主要表現:
1、嗜睡:
最常見的症狀,輕者表現為日間工作或學習時間睏倦、嗜睡,嚴重時吃飯、與人談話時即可入睡,甚至發生嚴重的後果,如駕車時打瞌睡導致交通事故。
2、頭暈乏力:
由於夜間反覆呼吸暫停、低氧血癥,使睡眠連續性中斷,醒覺次數增多,睡眠質量下降,白天常有輕度不同的頭暈、疲倦、乏力。
3、精神行為異常:
注意力不集中、精細操作能力下降、記憶力和判斷力下降,症狀嚴重時不能勝任工作,老年人可表現為痴呆。
4、頭痛:
常在清晨或夜間出現,隱痛多見,不劇烈,可持續1-2小時,有時需服止痛藥才能緩解,與血壓升高、顱內壓及腦血流的變化有關。
夜間主要表現:
1、打鼾:
是主要症狀,鼾聲不規則,高低不等,往往是鼾聲-氣流停止-喘氣-鼾聲交替出現,一般氣流中斷的時間為20-30秒,個別長達2分鐘以上,此時患者可出現明顯的發紺。
2、呼吸暫停:
75%的同室或同床睡眠者發現患者有呼吸暫停,往往擔心呼吸不能恢復而推醒患者,呼吸暫停多隨著喘氣、憋醒或響亮的鼾聲而終止。
3、憋醒:
呼吸暫停後忽然憋醒,常伴有翻身,四肢不自主運動甚至抽搐,或忽然做起,感覺心慌、胸悶或心前區不適。
4、多動不安:
因低氧血癥,患者夜間翻身、轉動較頻繁。
5、多汗:
出汗較多,以頸部、上胸部明顯,與氣道阻塞後呼吸用力和呼吸暫停導致的高碳酸血癥有關。
另外,這種綜合徵患者常以心血管系統異常表現為首發症狀和體徵,可以是高血壓、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肥胖導致睡眠綜合徵的機理
上氣道形態功能改變
肥胖患者常有頸圍增加,頸部、咽部脂肪積聚,導致上氣道狹窄,吸氣時氣道陷閉的危險性增加,夜間仰臥時咽部脂肪下墜,更易造成呼吸暫停。
內臟脂肪積聚
中心性肥胖患者脂肪主要積聚於內臟,表現為腰圍增大、內臟脂肪增多,造成膈肌抬高,胸廓順應性下降,吸氣時下呼吸道對氣管和上氣道牽拉作用減低,間接增加了咽壁順應性,睡眠時易造成氣道閉陷,導致呼吸暫停發生。
肺功能改變
肥胖患者肺容量指標尤其是功能殘氣量和補呼氣量降低,患者胸腹部脂肪組織增多,肺順應性下降,導致殘氣量下降及其他肺功能指標改變。因此,肥胖患者夜間易發生呼吸暫停,並可引起嚴重低氧血癥。
另外,最新研究表明,在因果關係上,肥胖與 睡眠綜合徵其實是互相影響,互相作用。一方面睡眠綜合徵會加重患者脂代謝紊亂。另一方面患者夜間睡覺結構紊亂,生長激素分泌降低,脂肪分解減少;患者白天嗜睡,活動減少,能量消耗下降,促進脂肪和體質量同步增加,以上共同作用,導致肥胖加重。
減重:目前研究中比較有效的改善方法
相關睡眠綜合徵研究表明,減重治療不僅可減輕肥胖,還可以改善睡眠綜合徵的嚴重程度。隨著患者 BMI 減低,其嗜睡量、夜間平均血氧飽和度、生活質量評分、肺功能等相關指標均得到改善,證實減重治療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