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何由之
-
2 # 化形滴無邪
我認為有的
首先呢,一個人長大會大致會經歷兒童,青少年,成人。其中環境的變化,經歷過的事情,還有家庭原因導致性格,心理發生一些畸形。
這是很長一段時間形成的,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你要讓他改也或許只有三分鐘熱度,有時候腦子裡的一個念頭冒出來,這個念頭就像病魔一樣滋生,扼制不住,非常可怕。
要想改的話很難,除非“死過一回”。經歷過瀕臨死亡的人才會知道生命多麼可貴。
長時間的犯罪已經讓他們感到不勞而獲的快感,也應該說犯罪的“成本”沒有那麼高,他們不在意,對,就是不在意。
相比有手有腳的勤勤懇懇自食其力,他們沒有那個耐心,待不住。也不願意,因為偶爾的僥倖心理走上犯罪或再次一條路走到黑。
不知悔改,終生犯罪。這種行為人有之,但少之又少。
自古以來,犯罪分子必須接受懲罰,那就是“蹲”監獄。假如一個人經過歷次“監獄”改造,依然一而再,再而三的違法犯罪,這或許只能解釋為:不知悔改,終生犯罪。這類人可能與“牢”有緣,離開它無法生存,只有吃“牢”飯終其一生。大千世界,無其不有;芸芸眾生,不覺奇怪。
為什麼有”不知悔改,終生犯罪”的人呢?個人以為:只要瞭解自古至今的“監獄”變遷就自然而然有了答案!因為,這類人肯定不怕“蹲”監獄唄。
監獄——廣義的說法,包括監獄、看守所、拘留所等。狹義的監獄指依照形法和形事訴訟法的規定,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接受懲罰,接受教育和勞動改造的地方。因此,按理說,經過監獄改造後,再次“二進宮”少之又少才合乎邏輯,可自古就有極少數”另類人”,就屢教不改,一生多半都願意生活再監獄裡。
提起監獄,大家都覺得那是壓抑與恐怖的地方,尤其是受到影視劇的影響,更把古代至今的監獄的可怕無形之中放大了數倍。那麼,真實的古代監獄比如今的監獄要恐怖多吧!那古代的監獄究竟是什麼樣子呢?瞭解最負盛名的”蘇三監獄”就明白大概。
位於山西洪洞縣新建南路蓮花廣場,距今600餘年的歷史,是中國現存的唯一一座明代形制的監獄,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監獄。
”蘇三監獄”共有兩道門,牆高獄深,分普通牢房和死囚牢房,兩組建築物相連為一體。普通牢房12間,禁牢兩間,獄神龕一座。明代監獄設計巧奪天工,監牢中間過道上布有鐵絲網,網上掛有銅鈴,一有犯人企圖越獄逃跑,便會觸響銅鈴。過道盡頭是獄卒值班室,右面牆上有獄神的供位,傳說囚徒入獄都要參拜獄神。獄神下面的牆基處有一小洞,是當年運送屍體的出口。古代犯人在獄中病死或被打死,是不能從大門抬出去的,只能從小洞拉出去。
蘇三監獄裡面,普通牢房的左邊就是死囚牢大門,死囚牢雙門雙牆,門上畫有狴犴,人們也把死囚牢叫”虎頭牢”,進入死囚牢大門還有一道門,而這道門一扇門從左開,一扇從右開。這是給死囚想越獄逃跑備得,出了第一道門,可就是打不開第二道門。佩服古代人的智慧吧。
古代監獄裡有死囚牢和普通牢,這就給獄卒們留下了”運作”空間。清朝文學家方苞因為文字獄被牽連入獄,後來免罪出獄,被康熙召至南書房,把在獄中的所歷所目,鉅細不遺的記錄下來成《獄中雜記》一文,從文中讀出清朝監獄的各種真實、奇怪的黑暗和”潛規則”。從中可以讀出,為什麼有些人”不思悔改,終生犯罪”呢?
人類是貪婪的,永遠都無法滿足。有人的地方除了江湖,剩下的就是階級。清朝監獄裡面是”潛規則”氾濫和”有錢能使鬼推磨”的地方。
古代監獄犯人眾多,監牢狹小,光線不足,無窗通風。平均每個監房要關押200多犯人,大小便、吃飯喝水都在監牢裡。到了寒冬,沒錢的犯人睡在地上,等到春氣一動,沒有不發病的。死人與活人頭靠頭,腳對腳睡著,疾病瘟疫致使每天死三五人平常,可中間沒有一個大盜累犯或殺人要犯。/清朝的監獄只要有錢,甚至是比外面還要快活。如果和獄卒好,可以把女人接進來在獄中同住,甚至有的監獄發生賣淫的事情。/新的犯人進來後,不僅要賄賂獄卒,還要賄賂裡面的”龍頭”。龍頭就是監獄裡面資格最老的人,一般終身監禁。時間久了,犯人甚至會產生一種”此間樂,不思蜀”的感情。/清朝山西監獄,裡面的女囚犯出獄時竟然懷孕,在揚州監獄中,有的囚徒在牢獄裡面迎娶女囚犯,甚至是給獄友、獄卒、縣太爺發去請帖等奇怪事情。總之,一部方苞的《獄中雜記》就能讓我們讀出古代和未來的監獄生活狀況。因為,人性的變異必定要遵循一定的歷史規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