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張居正之死前後。
瞭解明史和前清史的朋友對李成梁一定很熟悉。“南戚北李”是明朝嘉靖隆慶萬曆時代最著名的武將。南戚是指南邊的抗倭英雄戚繼光,北李就是指北方抗擊蒙古的李成梁。
可以說,在大明朝北方和遼東地區的軍事防務方面,李成梁獨領風騷二百年。他的軍事成就,在大明及前清兩百年內無人能望其項背。李成梁是在張居正時代走上巔峰的,二人不僅是部屬領導關係,還是相互欣賞的朋友知己關係。
公元1582年,萬曆十年,積勞成疾的張居正病死。第二年,即1583年,萬曆十三年,萬曆皇帝開始對張居正進行清算,張居正時代的大政方針被廢除,家產被抄沒,家人被餓死。而南慼慼繼光,迅速被邊緣化,不久也在鬱悶中死去。
這是明朝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李成梁都親眼目睹,不知道他當時心裡作何感想。但是,與張居正關係如此友好的李成梁卻沒有被清算,到底是何原因呢?
2.李成梁的崛起。
李成梁屬於那種大器晚成型,四十歲之前默默無聞。他具有北韓族的血統,出身於中級武將世家,遼東鐵嶺人,趙本山的老家。他的先祖李英是北韓人,明朝初年來到中國,因軍功當上明朝的中高階軍官,按照明朝的制度,軍職可以由子弟世襲,由於家道中落,到李成梁這一代,貧困交加,連到北京辦理世襲手續的盤纏都沒有。
但是李成梁生的器宇軒昂,心懷滿腔抱負,只是苦於生活窘迫,無用武之地。
命運的轉變來自於一位叫做李輔的巡按使,一次見面使李成梁在李輔的心裡留下了極好的印象。於是,這位巡按使資助李成梁到北京,謀得了一個遼東軍事要塞險山堡參將一職,這一年1566年,他剛過40歲。
參將相當於邊防部隊一個團級軍官,在總兵和副總兵之下,負責一地或一路防務和策應。從此,這位充滿抱負的中年人開始走向崛起之路。
一年後,即大明隆慶元年,在一次對抗蒙古騎兵入侵的戰鬥中,李成梁嶄露頭角,進入明朝高層視野,被升為副總兵,相當於軍區副司令,仍然駐險山堡。
公元1567年,張居正上位。在此後的十六年裡,明朝聚集了有史以來最強的行政領導班子,這給李成梁的崛起創造了先天條件。更重要的是,張居正的“考成法”助推了李成梁的崛起。
按照“考成法”的基本原則,有功之人必受重獎與提拔。李成梁在這期間,充分展現了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華。蒙古部落酋長速把亥屢次率大軍進犯,李成梁屢次上演長途奔襲戰,將速把亥打的毫無還手之力。這位彪悍的蒙古部落首領在這十多年間屢戰屢敗,越挫越勇,也許是遇到了李成梁這個剋星,最後一次被戰死,從此大勢已去,李成梁從此威震大明。因為“考成法”賞罰分明,李成梁加官進爵,躋身大明貴族行列,是為寧遠伯。
有故事說李成梁為了表達張居正的賞識提拔,曾給張居正送禮,被張居正拒絕了,張說李成梁之公皆因“考成法”,是他自己一刀一槍幹出來的,收禮即是侮辱道德。張居正時代的大明官場清風有序可見一斑。
3.萬曆清算張居正,李成梁卻安然無恙。
張居正病死之後,大明朝那個溫室成長起來的萬曆皇帝因為各種原因開始清算張居正。從此開始將大明朝推向萬丈深淵,時年五十六歲的李成梁是張居正時代的軍事代表人物,也是張居正賞識倚重的關鍵支援人,卻在萬曆皇帝對張居正的清算浪潮中安然無恙,到底是何原因。我想,應該有以下幾點。
一是李成梁遠離北京,雖然受到張居正的賞識和倚重,但是實際上私下交往並不多,屬於遠離朝廷這個是非中心的。
二是因為李成梁對抗速把亥的赫赫戰功已然固力在萬曆皇帝的心中,一個男孩子對不敗將軍的敬意油然於心。
三是更重要的原因,遼東邊防的局勢離不開這位驍勇善戰的將軍。
有史料記載張居正和戚繼光死後,李成梁的心裡大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墮落和腐敗開始滋擾這位著名戰將的廷內廷外。
1.張居正之死前後。
瞭解明史和前清史的朋友對李成梁一定很熟悉。“南戚北李”是明朝嘉靖隆慶萬曆時代最著名的武將。南戚是指南邊的抗倭英雄戚繼光,北李就是指北方抗擊蒙古的李成梁。
可以說,在大明朝北方和遼東地區的軍事防務方面,李成梁獨領風騷二百年。他的軍事成就,在大明及前清兩百年內無人能望其項背。李成梁是在張居正時代走上巔峰的,二人不僅是部屬領導關係,還是相互欣賞的朋友知己關係。
公元1582年,萬曆十年,積勞成疾的張居正病死。第二年,即1583年,萬曆十三年,萬曆皇帝開始對張居正進行清算,張居正時代的大政方針被廢除,家產被抄沒,家人被餓死。而南慼慼繼光,迅速被邊緣化,不久也在鬱悶中死去。
這是明朝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李成梁都親眼目睹,不知道他當時心裡作何感想。但是,與張居正關係如此友好的李成梁卻沒有被清算,到底是何原因呢?
2.李成梁的崛起。
李成梁屬於那種大器晚成型,四十歲之前默默無聞。他具有北韓族的血統,出身於中級武將世家,遼東鐵嶺人,趙本山的老家。他的先祖李英是北韓人,明朝初年來到中國,因軍功當上明朝的中高階軍官,按照明朝的制度,軍職可以由子弟世襲,由於家道中落,到李成梁這一代,貧困交加,連到北京辦理世襲手續的盤纏都沒有。
但是李成梁生的器宇軒昂,心懷滿腔抱負,只是苦於生活窘迫,無用武之地。
命運的轉變來自於一位叫做李輔的巡按使,一次見面使李成梁在李輔的心裡留下了極好的印象。於是,這位巡按使資助李成梁到北京,謀得了一個遼東軍事要塞險山堡參將一職,這一年1566年,他剛過40歲。
參將相當於邊防部隊一個團級軍官,在總兵和副總兵之下,負責一地或一路防務和策應。從此,這位充滿抱負的中年人開始走向崛起之路。
一年後,即大明隆慶元年,在一次對抗蒙古騎兵入侵的戰鬥中,李成梁嶄露頭角,進入明朝高層視野,被升為副總兵,相當於軍區副司令,仍然駐險山堡。
公元1567年,張居正上位。在此後的十六年裡,明朝聚集了有史以來最強的行政領導班子,這給李成梁的崛起創造了先天條件。更重要的是,張居正的“考成法”助推了李成梁的崛起。
按照“考成法”的基本原則,有功之人必受重獎與提拔。李成梁在這期間,充分展現了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華。蒙古部落酋長速把亥屢次率大軍進犯,李成梁屢次上演長途奔襲戰,將速把亥打的毫無還手之力。這位彪悍的蒙古部落首領在這十多年間屢戰屢敗,越挫越勇,也許是遇到了李成梁這個剋星,最後一次被戰死,從此大勢已去,李成梁從此威震大明。因為“考成法”賞罰分明,李成梁加官進爵,躋身大明貴族行列,是為寧遠伯。
有故事說李成梁為了表達張居正的賞識提拔,曾給張居正送禮,被張居正拒絕了,張說李成梁之公皆因“考成法”,是他自己一刀一槍幹出來的,收禮即是侮辱道德。張居正時代的大明官場清風有序可見一斑。
3.萬曆清算張居正,李成梁卻安然無恙。
張居正病死之後,大明朝那個溫室成長起來的萬曆皇帝因為各種原因開始清算張居正。從此開始將大明朝推向萬丈深淵,時年五十六歲的李成梁是張居正時代的軍事代表人物,也是張居正賞識倚重的關鍵支援人,卻在萬曆皇帝對張居正的清算浪潮中安然無恙,到底是何原因。我想,應該有以下幾點。
一是李成梁遠離北京,雖然受到張居正的賞識和倚重,但是實際上私下交往並不多,屬於遠離朝廷這個是非中心的。
二是因為李成梁對抗速把亥的赫赫戰功已然固力在萬曆皇帝的心中,一個男孩子對不敗將軍的敬意油然於心。
三是更重要的原因,遼東邊防的局勢離不開這位驍勇善戰的將軍。
有史料記載張居正和戚繼光死後,李成梁的心裡大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墮落和腐敗開始滋擾這位著名戰將的廷內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