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幅稍長,建議學攝影的同學可以花時間耐心看完)
首先,我們瞭解攝影與透視存在的關係。
透視,是物體的空間感的一種景別的呈現,我們在拍攝的時候,遠近不同的物體呈現出來的近大遠小的誇張長度來形容透視的強弱。拍攝的角度不同,透視感也會有所不一樣,這種透視的變化不是線性的。
同時,透視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攝影語言,控制透視和畸變在拍攝中很常見。透過不同的透視感,我們可以表達不同的情緒和氣氛,比如強烈的透視可以拍出誇張的空間感,而削弱透視,就可以讓畫面更加緊湊。在相機上不能調節透視,只有拍攝的過程中改變透視。
攝影師在拍攝的時候都要考慮拍攝的角度和距離。距離也是改變透視的重要因素。拍攝同樣範圍的景物,使用廣角鏡頭在近處拍攝,就能拍出透視感明顯的照片,而站在遠處拍攝,就可以壓縮這種透視感,空間會非常緊湊。透視感不同,拍攝同一景物的效果有很大差異。
有人常規的理解認為“同焦距的鏡頭若用於不同相機,將產生不同的空間透視效果”還有的影友認為“同焦距的鏡頭若用於不同相機,只能產生一種相同的空間透視效果”。其實,決定攝影畫面空間透視效果的不只是相機,而是拍攝距離。
【如何呈現透視技巧?】
1、鏡頭焦距對畫面透視有影響,標準鏡頭拍攝的畫面,其空間透視效果,與人眼觀察的正常視覺效果最為接近。長焦距鏡頭拍攝的畫面,可以壓縮空間,使物體影像缺乏大小對比,畫面中物體疊加在一起,不適合表現線性透視。而廣角鏡頭使遠近事物大小對比十分明顯,透視效果好,有強烈的縱深感,可以有效地把近處景物和遠處景物納入同一個畫面。
所以在拍攝同一事物同一景別的畫面時,廣角鏡頭拍攝的畫面比長焦距鏡頭拍攝的畫面透視感強。要想加強空間透視感,一般要採用短焦距鏡頭近距離拍攝,要想弱化空間透視感,則往往採用長焦距鏡頭遠距離拍攝。
這裡有一個竅門需要交代,
在使用廣角鏡頭拍攝風光或者街景的時候,最好尋找一個前景,讓畫面上存在興趣點,有層次,否則畫面會顯得很空。
2、拍攝方向影響線性透視
拍攝方向影響到畫面的線性透視,影響著畫面所表現的空間深度。正面和側面角度拍攝,畫面線條多見平行,缺乏線條透視方向和力量,儘量把聚集收攏點處理在畫面中央。
如果採用斜側面方向拍攝,畫面就會發生明顯變化,這個角度能化平行線條為斜線條,有利於展示線條透視的縱深。把聚集收攏點處理在偏離畫面中央的某一點上,空間深度更強。
需要的注意事項:
斜側方向拍攝,把線條透視聚集收攏點保留在畫面中某一點上,還是處理在畫面外邊,透視效果是不一樣的。如果把聚集收攏點處理在畫面中央,它的透視效果就不如把聚集收攏點,處理在偏離畫面中央的某一點上,後者的空間深度以前者更強,如果聚集收攏點處理在畫面對角線外邊,透視效果更為明顯。
3、高度也影響著透視
拍攝高度也影響著畫面線性透視的狀況,拍攝高度是展示線性透視的起碼條件。
平角度拍攝,一般來講,透視感弱。仰拍、俯拍有利於表現線條透視效果,採用仰角度拍攝,線條自下而上收縮匯聚,採用俯拍則能最大限度地把畫面中的線條展開,採用仰拍角度、俯拍角度結合斜側拍攝方向,則能充分利用畫面容量,這樣方向和高度的有效、合理運用,增強了畫面的空間透視效果。
平角拍攝建築,可以製造近乎於二維平面的感覺。在近處仰拍建築物,就可以製造三點透視的效果
4、距離影響透視
拍攝距離影響著畫面的線性透視,拍攝點和景物兩者之間的距離變化,是造成線條收縮或急或緩的基本原因。
拍攝點距景物越近,線條收縮越強烈,反之線條透視就越不明顯。所以,在拍攝現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儘量靠近景物拍攝,以求得較強的空間透視效果。
按照近大遠小的透視規則,當你拍攝一個元素繁多的場景時,可以以明顯的大小區別作為空間延伸的依據。
5、重疊遮擋
近的物體可以擋住較遠的物體,採用重疊和遮擋等方式,選取合適的角度,表現事物之間的空間位置。
使用大光圈製造小景深,使用虛實對比的方法來突出畫面中的層次感和空間感。比如讓前景和背景虛化,等等都是可以的。
總結:
介於篇幅有限,這裡就說這麼多。關於展現攝影的透視還有其他很多的透視方法,沒有永遠的一成不變,關鍵在於發揮腦洞,大膽創新。
最後祝每一位攝影家都能創作出自己的好作品!
(篇幅稍長,建議學攝影的同學可以花時間耐心看完)
首先,我們瞭解攝影與透視存在的關係。
透視,是物體的空間感的一種景別的呈現,我們在拍攝的時候,遠近不同的物體呈現出來的近大遠小的誇張長度來形容透視的強弱。拍攝的角度不同,透視感也會有所不一樣,這種透視的變化不是線性的。
同時,透視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攝影語言,控制透視和畸變在拍攝中很常見。透過不同的透視感,我們可以表達不同的情緒和氣氛,比如強烈的透視可以拍出誇張的空間感,而削弱透視,就可以讓畫面更加緊湊。在相機上不能調節透視,只有拍攝的過程中改變透視。
攝影師在拍攝的時候都要考慮拍攝的角度和距離。距離也是改變透視的重要因素。拍攝同樣範圍的景物,使用廣角鏡頭在近處拍攝,就能拍出透視感明顯的照片,而站在遠處拍攝,就可以壓縮這種透視感,空間會非常緊湊。透視感不同,拍攝同一景物的效果有很大差異。
有人常規的理解認為“同焦距的鏡頭若用於不同相機,將產生不同的空間透視效果”還有的影友認為“同焦距的鏡頭若用於不同相機,只能產生一種相同的空間透視效果”。其實,決定攝影畫面空間透視效果的不只是相機,而是拍攝距離。
【如何呈現透視技巧?】
1、鏡頭焦距對畫面透視有影響,標準鏡頭拍攝的畫面,其空間透視效果,與人眼觀察的正常視覺效果最為接近。長焦距鏡頭拍攝的畫面,可以壓縮空間,使物體影像缺乏大小對比,畫面中物體疊加在一起,不適合表現線性透視。而廣角鏡頭使遠近事物大小對比十分明顯,透視效果好,有強烈的縱深感,可以有效地把近處景物和遠處景物納入同一個畫面。
所以在拍攝同一事物同一景別的畫面時,廣角鏡頭拍攝的畫面比長焦距鏡頭拍攝的畫面透視感強。要想加強空間透視感,一般要採用短焦距鏡頭近距離拍攝,要想弱化空間透視感,則往往採用長焦距鏡頭遠距離拍攝。
這裡有一個竅門需要交代,
在使用廣角鏡頭拍攝風光或者街景的時候,最好尋找一個前景,讓畫面上存在興趣點,有層次,否則畫面會顯得很空。
2、拍攝方向影響線性透視
拍攝方向影響到畫面的線性透視,影響著畫面所表現的空間深度。正面和側面角度拍攝,畫面線條多見平行,缺乏線條透視方向和力量,儘量把聚集收攏點處理在畫面中央。
如果採用斜側面方向拍攝,畫面就會發生明顯變化,這個角度能化平行線條為斜線條,有利於展示線條透視的縱深。把聚集收攏點處理在偏離畫面中央的某一點上,空間深度更強。
需要的注意事項:
斜側方向拍攝,把線條透視聚集收攏點保留在畫面中某一點上,還是處理在畫面外邊,透視效果是不一樣的。如果把聚集收攏點處理在畫面中央,它的透視效果就不如把聚集收攏點,處理在偏離畫面中央的某一點上,後者的空間深度以前者更強,如果聚集收攏點處理在畫面對角線外邊,透視效果更為明顯。
3、高度也影響著透視
拍攝高度也影響著畫面線性透視的狀況,拍攝高度是展示線性透視的起碼條件。
平角度拍攝,一般來講,透視感弱。仰拍、俯拍有利於表現線條透視效果,採用仰角度拍攝,線條自下而上收縮匯聚,採用俯拍則能最大限度地把畫面中的線條展開,採用仰拍角度、俯拍角度結合斜側拍攝方向,則能充分利用畫面容量,這樣方向和高度的有效、合理運用,增強了畫面的空間透視效果。
平角拍攝建築,可以製造近乎於二維平面的感覺。在近處仰拍建築物,就可以製造三點透視的效果
4、距離影響透視
拍攝距離影響著畫面的線性透視,拍攝點和景物兩者之間的距離變化,是造成線條收縮或急或緩的基本原因。
拍攝點距景物越近,線條收縮越強烈,反之線條透視就越不明顯。所以,在拍攝現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儘量靠近景物拍攝,以求得較強的空間透視效果。
按照近大遠小的透視規則,當你拍攝一個元素繁多的場景時,可以以明顯的大小區別作為空間延伸的依據。
5、重疊遮擋
近的物體可以擋住較遠的物體,採用重疊和遮擋等方式,選取合適的角度,表現事物之間的空間位置。
使用大光圈製造小景深,使用虛實對比的方法來突出畫面中的層次感和空間感。比如讓前景和背景虛化,等等都是可以的。
總結:
介於篇幅有限,這裡就說這麼多。關於展現攝影的透視還有其他很多的透視方法,沒有永遠的一成不變,關鍵在於發揮腦洞,大膽創新。
最後祝每一位攝影家都能創作出自己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