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錦衣夜行火星人
-
2 # 兔掌門
已婚已育找工作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已婚未育的女姓找工作時的無奈。
作為已婚未育的老阿姨,幾乎每次求職都遇到同樣的問題。結婚多久了?有寶寶沒有?打算啥時候要寶寶等等...然後回去等通知,然後..很多時候就沒有然後了……
人人口上喊著男女平等,但現實中有部分企業在面對女姓求職者,確實帶著有色眼鏡。原因無外乎:
1.國家政策對於女姓的“保護”。譬如,《女職工勞動保護法》、《女職工禁忌權益保障法》等....然而,這些“保護”背後的成本,往往都是有企業來買單。像女性孕期工作量減少、企業不能解僱孕期女職工、女性休產假現在法律規定是178天,且休產假期間企業需照常支付工作等等...這不得讓企業在面對女姓應聘時聞之色變,繼而,拒之門外。
2.已婚已育的女性會被家庭分擔精力,在工作中不能付諸100%努力,正如問題中說,在面試時,HR會問,寶寶誰帶,會有加班問題。
3.就近兩年,經常看到新聞報到說,“三期”中的女性在跟企業打官司,當然,正常的維權,沒說不對哈,但也有,個別心懷不軌的人為利益故意“訛”企業,這無疑又增加了女性求職的難度。
雖然,我們女同胞們在求職中會面對這些不公,但在求職時也不要過度焦慮(因為焦慮是沒有用的),樹立自己的自信心,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在就是不斷給自己充電,使自己增值。
我遇到這種求職受挫時的排解方法是:
1.跑跑步,避免自己胡思亂想,樹立自信心,相信自己;
2.找朋友傾訴,解壓;
3.多讀讀書。
......
.....
當然,方法還有很多,吃東西、購物、看電影....都可以,只要能及時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總之,加油!
-
3 # 程式設計師妹子的日常
我認為有歧視,但是我們要相互理解。1.公司肯定會從公司的利益出發,畢竟已婚女性無法像男性那樣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勢必會分散一部分精力到孩子身上2.相同能力情況下,已婚女性如果技術能力比男性高不了多少的話,公司肯定更願意招男性,能加班幹活3.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提升自己,相信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準備充分後,即使機會少,但是一旦有個機會,就能立刻抓住
-
4 # 山海同歡
你 也 不 要因為這事太著急難過了,這是現實,社會上的閒人太多了,誰不 願意招一個,沒結婚、沒生孩子,一 身 輕 的女性呢?生了孩子的媽媽們,經 常會因為孩子不舒服、鬧病,要 請 假,單 位就會因為這些人的請假,而出現人員緊張,工作不好安排等問題。假如你是老闆,你也會願意招沒結婚、沒生孩子的女性的,她們會 一 心 用在工作上。一般出現這些情 況 的 企業都是私企,國企這樣的情況會少些。
沒 有 工 作,生活就會出現窘迫的狀況,又離過年很近了,著實讓人感到壓力。但為了生活的更好,還是要繼續努力去找工作的。
我在想,你有沒有想過,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怎麼辦?我建議你,先找一個不喜歡的工作,先幹著,先解決生活問題,然後再騎馬找馬。這樣你就不會 感 到 生活的壓力太大,雖然工作苦 累,但是,只是短期的過渡,自己就可以忍受了。
再有,就是你有什麼特長,可以充分發 揮 自 己的特長,在網上找些事情做。這樣就不用去上班了,在家就可以工作了。
假 如 你 有美術功底,你就可以在家作 畫。比 如:在 雞蛋殼上畫畫、在鵝卵石上畫畫、在木板上燙畫等等,將這 些 作 品放到閒魚上去賣,有喜歡的 人 就 可以買回家當個小擺件,美化 一 下 自己的生活空間。如果你的畫,畫工精美,那麼你的生意一定會很 好 的,一天賺3~4百塊錢不成問題。這只是拋磚引玉,你可以根據自己 的 實 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意。
本人已婚已育,27歲,娃兩歲,有四年工作經驗,其中在某國有銀行做了差不多三年理財電銷,近期出來找工作一個多月了,比想象中要難!我以為有了幾年的工作經歷會受到青睞,但是面試經常有HR說需要加班,問我有小孩要照顧怎麼辦,要麼問我會不會考慮二胎,就算我說不要,可還是沒有了下文,想去的去不了,小公司招的銷售無經驗無學歷要求的薪資待遇不好又不想去~還有一些行業是沒接觸過……現在開始焦慮不安,騙老公已經找到工作了,其實每天都在外面找,有時候在肯德基一待就是一下午……現在還有兩個多月就過年了,真的好怕找不到工作……
回覆列表
我原來公司就有好幾個已婚已育的女人。我覺得分兩種。一種是自己親自帶孩子的。另一種是家人幫帶孩子的。
有父母幫帶孩子的女人,我覺得她們工作就很努力,畢竟已經成家立業了。心態上也比較安分定性了,工作也上正軌了。所以工作很認真。所以沒人會討厭這樣的職業女性。
而另一種自己親自帶孩子的女人,她們也確實比較艱難。所以她們上班經常都遲到和早退,因為要接送孩子上學放學呀。正規單位的哺乳期職員,一天的上班時間只有4個小時。少了一半工作量,領導和同事多少會眼紅。
原來我單位就有幾個女下屬,就經常遲到早退,也三天兩頭請假。說是孩子生病了之類。
雖然,我是理解並同情她們的,可是站在公司的利益角度。她們對公司的其他同事和整個工作氛圍都帶來了消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