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明天丟丟

    小孩玩手機上癮可以透過下述方法來幫助孩子:在給孩子安排好足夠的休息時間、學習時間後,在週末的時候可以帶孩子出去走走、到外面去轉轉、如到動物園、植物園、博物館、科技館等場所。讓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擴充套件外部知識上面,另外在孩子手機上下載一個控制軟體,推薦下個格雷盒子綠色上網軟體,進行遠端監控,來檢視孩子在幹什麼,還可以進行時間控制。透過這兩種方式來幫助孩子。

    切記:不能過多責罵孩子,以免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 2 # 育兒有故事

    五年級的孩子便手機成癮這問題還真的是比較嚴重,但這種問題在現在網路社會也屬於較為普遍的問題,據CNNIC(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釋出的第43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至2018年12月底,10歲以下的網民達到4.1%,10-19%歲17.5%,可見青少年網民數量規模之大,其中便有許多手機成癮者。而小學五年級的孩子一般處於11週歲左右,這一時期的孩子存在著認知能力不足的問題,自控力弱,且又具有極強的探索欲。智慧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具有線上影片、遊戲等豐富的娛樂化功能,極易讓孩子手機成癮。

    孩子手機成癮與家庭、學校、社會存在著必然的關係,現在許多小學生均配備了手機,並且是智慧手機,家長無論如何嚴防死守都無法避免孩子過度依賴手機的問題;另外,現在先不說孩子,現在許多的家長均對手機具有強烈的依賴性,機不離手,這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現代社會網際網路技術高速發展,網路普及率越來越高,這對孩子也具有巨大的影響。

    手機成癮對於一個五年級的孩子而言具有眾多不利用影響,會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睡眠質量下降,進而影響學位成績。甚至還有引發心理問題,如受遊戲中暴力影響,崇尚暴力等,這些心理問題均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做為父母必須採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該問題。

    1、以“幫”促“禁”

    您問題中所說的孩子目前已手機成癮,這種情況如果採取一味的“禁”肯定不適用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五年級其年齡在11週歲,而12歲-19歲便將進入孩子的“青春叛逆期”,如果採用強硬的禁止孩子使用手機會讓孩子反感,產生逆反心理。因此,而是應該考慮如何以“幫”促“禁”的方式讓孩子從手機成癮的困境中走出。

    首先,我認為是立規則,即幫助孩子建立使用手機規則,與孩子協商一致並制定手機使用協議,明確手機使用時間與內容。規則建立後,父母應成為監督者,積極發揮監督者的角色,一切按照規則中所確定的條款執行,不超時、內容不超限。如果採取這種方式也讓孩子反感,父母應以身作則,制定雙方的手機使用規則,即父母使用手機也同樣制定使用規則,由孩子進行監督,使得雙方身份對等,讓孩子覺得公平,不會產生“憑什麼你們可以玩手機,而要限制我玩遊戲”這種想法。

    其次,鼓勵孩子參加更多的課外活動,讓孩子體驗社會實踐活動的樂趣,讓孩子瞭解外部世界的繁華與美好,如父母可週末的時候陪孩子參加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活動等,長假的時候帶孩子外出旅遊等等。總之,盡一切可能降低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分散孩子對手機的注意力。

    2、以“身”促“禁”

    現在孩子手機成癮的主要原因便是沉迷於手機遊戲,現在許多家長對於遊戲在心理上存在著強烈的牴觸,使得一味的強調小孩子不能玩遊戲。但是這些家長卻並不會和孩子探討玩遊戲的利弊,不研究如何應對孩子沉迷遊戲的策略。而強硬的禁止、限制孩子玩遊戲,根本就無法消磨孩子沉迷遊戲的意志,擄走孩子玩遊戲的興趣。孩子能夠沉迷於遊戲中,這也說明這些遊戲具有可取之處,具有可借鑑的地方。父母可借鑑遊戲的一些原理,身體力行,結合孩子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量體裁衣設計一些“生活遊戲”,也能夠達到孩子對手機遊戲的寄託。例如活潑愛動、熱愛刺激、探索類的孩子,可以帶孩子參加一些野戰CS遊戲等,以及週末的時候野外露營等等。

    另外,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其它興趣愛好,可結合孩子的特長,參中一些琴棋書畫的培養班等,當孩子在這些領域獲得相應的興趣或成就感時,將會降低對手機的依賴,便能夠緩解手機成癮。

    說一千,道一萬,孩子手機成癮解決的關鍵還是在於父母,父母必須從手機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以身作則。同時,父母不能強硬的禁止孩子玩遊戲,而應制定詳細、可行的手機使用規則,陪伴孩子多參加其它活動,透過慢慢地引導,分散孩子對手機的注意力,降低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使孩子能夠慢慢地降低對手機的依賴。另外,應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心理體驗,多陪伴孩子,傾聽孩子的喜怒哀樂,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居甲醛含量超標對人會有什麼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