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說林

    這個問題的概念錯了,不管是白話文還是文言文都是書面語,不是口頭交流的語言。

    著名語言文學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漢語》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後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歷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兩漢辭賦、史傳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屬於文言文的範圍。也就是說,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是現代漢語的源頭。

    同理,白話文相對於文言文,即用白話寫成的文章,也稱語體文。那麼白話文只是比口語更加書面化,比文言文更加容易理解,簡單,但它仍然不是百姓平常口頭交流用的口語。

    舉例,口語“我賺錢了,賺錢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去花,我左手一瓶涼啤酒,右手一串大腰砸!”

    白話文,“百姓生活水平日漸提高,路邊燒烤風靡津城”

    文言文,“日啖炙脬三百串,不辭長作天津人”

    漢語主要白話文有四種,他們分別是官話白話文(京白)、吳語白話文(蘇白)、粵語白話文(廣白)以及韻白(明代官話——中州韻白話文)。除了以下四種,還有很多白話。未能識別屬於何種方言大類的,統稱為“土白”。我們生活中所常說的白話文,是指官話白話文。

    在古代,文言文形式規範,並且用詞用字較為統一。而由於方言的差異,白話文在各地差別較大,因此交流呈現出地域差異的特性。

    在古代普通民眾很少需要到外省去,而官員則不然。不管是赴外省去任職,行軍打仗還是被貶職外省相對於百姓更具有流動性,因此交流就成了難題。在中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域使用不同的方言,為了達到交流的順暢,不出現歧義的目的,因此出現了使用統一的書面語——文言文進行交流。

    文言文的出現避免了不同語種交流的困難,甚至在中華文化圈內的其他國家,諸如日本,南韓,越南都能利用文字進行順暢的交流。這一點是白話文所不能取代的。

  • 2 # 懶散叔叔

    古代的華人是言文分離的,這個筆者未經考證,說錯了不要噴我。可能是因為最早在的古代文字是刻在竹簡木簡上的,有錢人是刻在絹帛上的,這就要求寫文章一定要用字精煉,不然一篇文章得寫多少捆竹簡啊!閱讀和存放都不方便。

    文言文是古代知識分子才會使用的,中國古代的普通老百姓百分之九十都是文盲,對讀書人敬佩之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讀書人能“看懂書”,試想,一個不識字的農民怎會說話之乎者也?

    我們還可以讀一下《三國》《水滸》《紅樓夢》等原著,裡面角色說話也不全是文芻芻的。另外,大家也一定都讀過魯迅先生的《孔乙已》,其中孔乙已就是因為在人前滿口之呼者也,結果備愛大家的嘲笑!

    我是蒙古族,蒙古族語言中就有“口語”和“書面語”之分,發音完全不一樣的,也是這個道理。

  • 3 # 歷史密探

    清朝以前,漢朝之後的古人,並不會把文言文當做口頭交流的語言。就像古人在問:“吃了麼?”的時候,會直接用方言進行問候,而如果要形成書面語,就會用“飯否?”來記錄。這種文言文,除了讀書人,普通人是不會用的。而古文沒有標點符號,之乎者也主要用來斷句。

    古人的受教育程度要遠遠低於現代人,而且大部分古人都是生在小農經濟下的農民家庭,他們會用各自地區的方言來進行交流。而文言文,只不過是一種類似於專業術語的書面語,只有讀書人才會寫。

    其實,早在秦朝時期,書面語和口頭白話並沒有太大的差別,除了口音不同外,人人都能聽得懂。但是漢朝以後,書面語和口頭語開始發生分化。晚唐時期,書面語也就是文言文,只有少數人在用,通常用作讀書人的作文、官府文書、書信等等。五代時期,民間的口頭白話已經幾乎完全取代了文言文。

    明清時期,白話作品大量風行,小說開始超越詩歌古文,這便是得益於廣大的平民,白話小說更接地氣,普通人都能看懂。就連官府所發出的告示,都開始避免寫的文縐縐的,儘量讓百姓都能看懂。歷朝歷代一般都會選擇都城所在地的方言為官話,明清時期,一般用北京話作為官話,類似於現在我們所說的普通話。

  • 4 # 大道無痕King

    感謝邀請 其實這個問題也是很簡單的,我也就不過度贅述了。 首先古人是說白話文還是文言文,這個很好理解的。古人大部分的人說的是白話文,因為古人有大部分是沒有讀過書,或者說只讀過一部分書的人,這些人連字都不識,如何說的起來文言文?那麼有一部分人確實經常說文言文,這些人主要是一些讀書人,做官的,教書的等會在一些場合說文言文。但是我想其他的時候他們依然會說白話文,因為白話文簡單,朗朗上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七粉對癌症患者有好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