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靠譜的貓
-
2 # 春先生的世界
原始社會中同氏族結婚後,女孩子歸女方氏族,男孩歸男方氏族。如果他們的下一代在結婚,有可能女方的公公是母親的兄弟,女方的婆婆是父親的姐妹。結婚後,還是叫姑姑、舅舅。這就是舅姑的來由。 這是我的一點了解,歡迎大家討論點評。
-
3 # linux每日談
看你們說的這麼拗口,真心難為各位了,給各位解釋下吧。
早在古代,我們的祖先就意識到自己的子女不能通婚,因此各個部落之間就建立了一個原則,就是彼此之間只嫁女孩,這樣以來,女孩的婆婆就是自己的姑姑輩的長輩,而公公就是自己的舅舅輩的長輩,這樣一來,公公與舅舅、婆婆與姑姑就叫“舅姑”了。
然而,但是近代科學研究表明,“姑舅親,輩輩親”的思想依然是近親結婚,為了杜絕這種陋習,國家已經禁止近親結婚。
-
4 # 唐三娘子
娘子分析:在古代“舅姑”一般指公婆。
這還得從原始社會開始說起,當時人們結婚挺亂的,就是盛行的“群婚制”。後來慢慢演變為兩個氏族開始通婚,其實,這是人類的進步了。但是女孩都是歸女方家族,男孩歸男方家族到了後輩結婚,女方的婆婆其實就是“姑姑”,公公就是“舅舅”。
從春秋戰國時代,這種現象更為盛行,俗話說:“姑舅親,親上親”,的現象極為普遍。例如:但是得秦國和晉國,兩國友善通婚,便有“秦晉之好”的說法了。唐朝也很普遍,太平公主第一任夫君就是姑姑的兒子薛紹,第二任夫君就是武則天的侄子武幽嗣。
戰國時期有記載:“婦稱夫之父為舅,稱夫之母為姑”。大家肯定也覺得古代的婆媳關係至少不會比現在那麼複雜?你一定想錯了!古代在出嫁之前,父母親同樣要教導女兒為人妻的道理,女子在姑舅面前更要謹小甚微。例如:“陸游和唐婉”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在別人家當媳婦難啊!
不過一直到新中國成立,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進步,由於近親結婚帶來的不良後果很多,國家法律規定,有三代以上的血緣關係的不能結婚。所以,現在結婚,大家沒有血緣關係,也就是稱“公婆”,沒有所謂的“舅姑”。
-
5 # 青年史學家
古代文獻典籍中,我們常常可以見到女子在結婚後,稱呼丈夫的父、母(自己稱公、婆)為“舅”、“姑”的記載,按照我們今天的親屬稱謂習慣,舅舅是對自己母親的兄弟們的稱謂,姑姑是對自己的父親的姐妹們的稱謂,無論是在遵循“同姓不婚”戒律的周代,還是在嚴禁近親婚配的今天,一女子與自己丈夫的父親和母親,無論如何是不應該存在上述親緣稱謂的。這一奇特的稱謂是如何形成的?原因何在?
古代學者對此,並無明確地闡釋,因而往往使人茫然,直到現代,我們才知道,這一文化傳統現象,和古代表示輩分關係的昭穆制度的起源,有密切的關係。
對於昭穆制度,古代學者僅知其所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已故著名先秦史學者李衡眉先生《昭穆制度研究》成果問世,數千年的疑惑,始盡然冰釋。
古代中國禮儀體系中,表示輩分關係的昭穆制度使用非常廣泛,在宗廟、陵墓等領域,都比較嚴格的遵循昭穆制度:
昭穆制度起源何時?古代學者並無準確的回答。
李衡眉先生認為,昭穆制度產生於原始社會母系氏族社會時期,主要源於其時盛行的族外婚且男子從妻居的婚姻模式。這與父系氏族社會確立後,逐漸改用從夫居婚姻模式,有顯著的區別。
長期通婚的兩個氏族,若干代後,女子會發現,她丈夫的父親、母親,極有可能是她母親的兄弟(或她父親的姐妹),那麼,對母親兄弟“舅舅”的稱謂,或對父親姐妹“姑姑”的稱謂,就會移用到對丈夫的父、母的稱謂上來。
後來,隨著父權制的興起,從夫居成為婚姻的主流模式。“舅”、“姑”產生的歷史基礎已經不復存在,但傳統因素的遺留與傳承卻是非常強大,這一稱謂習俗,一直延續到後世。
回覆列表
唐代詩人朱慶餘有一詩曰:“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見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我們都知道,現代人結婚,媳婦要拜見公婆,可古代為何要拜見“舅姑”呢?
原來,在古代,舅指公公(丈夫的父親),姑指婆婆(丈夫的母親)。舅姑就是公婆(或指岳父、岳母)的意思。為什麼會有這種奇怪的稱呼呢?
古人認為同姓為婚,其生不蕃,因此嚴格禁止在本氏族內部通婚,不論男女必須與外氏族通婚,這樣構成了一個婚姻集團,往往同部落的兩個氏族世代互為婚姻。這樣,兩個通婚的氏族彼此嫁女,實際上是姑舅結親:女方的公公正是母親的兄弟輩,所以應該稱“舅”;女方的婆婆正是父親的姊妹輩,所以應該稱“姑”,這樣一來,公公與舅舅、婆婆與姑姑就“一身而二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