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振工鏈

    工廠和整合商如何合作

    相較於以往直接為工廠提供資源支援的做法,為工廠配對合適的整合商,能夠解決工廠缺乏技術能力的問題,更有效地推進無人工廠的落地。

    為培養優質的本土整合商,上海已連續兩年釋出《上海市智慧製造系統整合商推薦目錄》,共有30家成功授牌。2019年,上海機器人及系統整合產業規模突破400億元,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智慧製造系統解決方案輸出地。

    工廠與整合商的分工取決於雙方在供應鏈上的優勢,且會導致較大的成本差異。“如果整合商只做規劃和各子系統間的軟體貫穿,則費用大約在2000萬-3000萬;如果同時要求整合商採購生產線智慧化裝備和相關的輔助裝置,那麼一個整車廠大約需要2億-3億的規模,高額的硬體可能需要整合商墊資,存在一定風險。”程義介紹。

    因此,像上汽這類具有成熟供應商體系的企業,是整合商最為“青睞”的合作伙伴,能夠將精力重點放在軟體研發和介面互聯上。程義表示,在已有裝置的基礎上,整合商需要實現整體的軟體排程,提供網路介面、中介軟體、智慧感測器等聯網裝置,並透過大量的人工做不同裝置的介面程式,轉換協議,最終實現互聯。“對我們來說,人工成本佔比最大,而軟體平臺的毛利水平能達到80%-90%,如果能不斷複製,就能以一次性投入實現多次收益。”

    上海開米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開米”)在打造無人工廠前,即對工廠的各項指標進行了測算和規劃。目前,其智慧製造無人化工廠已基本完成建設,並進行了一次實際生產的資料測算。根據記者從開米方面獲取的資料,生產效率的實際提升值和專案運營成本的實際降低值基本與計劃值一致,分別為21.07%(計劃提升21%)和18.37%(計劃降低18%)。產品週期縮短比例、產品不良率降低比例等資料則大幅優於計劃值。

    和開米合作規劃無人工廠的是中科院的多個團隊,還有多家民營企業提供立體倉庫、灌裝裝置等硬體設施和軟體系統。於文認為,要和整合商達成有效合作,工廠必須自身在戰略和技術上有一定高度,才能和設計方、供應商等處於同一個頻道。“使用方一定要把訴求點都說清楚,接下來各方才能有針對性地去進行考察論證和方案對比,比如我們和軟體提供商對接後,會共同研究方案,反覆開會討論,這個過程已經持續兩三年了。”於文說。

    人才缺口成共同難題

    人才缺乏同樣也是整合商的一大困境。“由於缺乏人才,我們很難同時並行實施多個專案,因此交付能力和專案執行是我們的最大瓶頸。”程義表示。製造業人才儲備不足,進一步導致大量中小企業對自己的行業需求並不明確,“他們並不清楚自己要實現什麼,如何透過智慧化改造配合企業戰略,如果整合商直接匯入流程體系,可能會造成‘水土不服’,無法達成預期效果。”

    而國內的智慧製造整合商作為新入場的選手,與海外的老牌工業自動化企業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從目前的智慧製造市場來看,西門子、ABB等世界頂尖工業數字化技術服務商仍然在技術、品牌、資源等方面具有絕對優勢,本土整合商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但在中國製造業市場中,契合中國市場或許是本土整合商最顯著的強項。對此,程義表示,“製造業的研發一定是需求拉動的,有業務場景的需求才能迭代你的產品,我們能夠跟隨國內製造業的發展快速實現最佳化,而海外公司的研發時長較長,不太會根據中國的需求改變研發節奏,這正是本土企業可以抓住的風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醫患矛盾的頻繁發生,是患者家屬道德敗壞還是醫生的醫德問題,最終導致矛盾升級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