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風別業

    謝邀,題主這句話如果是摘錄自道德經的話,那麼就是它的第二章中的一句。但題主這樣做,很容易導致斷章取義。在道德經第二章,這句話是說理的結論。說的什麼理呢?那就是人們認識事物的客觀規律,你告訴人們什麼是美的,那麼就不需要再告訴人們什麼是醜的了,他們自己會自動認識。因為存在相反自知的認識規律。這也就是事半功倍的來歷了。即教會人們美醜概念這個事情,一半有為,另一半可以無為。有為,就是使用語言舉例說明以讓人懂得美的概念。無為,就是醜的概念人會自動生成,教者無需再言,即不言。醜,沒有言教,但美的概念是教的啊,所以沒有言教,也是一種教法,稱謂不言之教。什麼時候行不言之教?就是不需要言教的事。所以這句話就是不需要言教,那就行不言之教。關於美醜概念,完全可以言教醜,有為在醜。然後讓美自動生成。無為在美的概念。這句話告誡人們如何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 2 # 天磨責難

    處無為之事,執不言之教。

    首先要搞清楚《道德經》的無為,無為……不要刻意地違反自然,客觀規律去辦事,並不是人們常講的“什麼也不幹”。

    以上的兩句話是告訴人們,幹什麼事不要違反自然規律,按自然規律辦事就事半功倍,否則有可能一事無成。

    執不言之教,先在的中國我們教育是有言之教,從小學,到大學每天在灌輸一些大量的無用雞湯,老實講大量的東西是不需要每天去嘮叨,隨著年齡的成長自然就會知道,在這點上西方國家做的很好。

    教育是開闊人們的思維,想象的空間,有自己獨立的思維能力。今天的我們恰恰搞反。

  • 3 # 平凡2850

    先說答案

    “處無為之事,執不言之教”的根本原因,是隻有正常的事物,才能夠得以長久,那些妄人的智巧指導下的妄作,則會導致事物的早亡。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出自《道德經》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繼第一章引出了華夏正統思想文化對世界總的看法:“道”之後,本章講述了聖人無為治天下的道理。

    要想理解,“處無為之事,執不言之教”這句話的含義。

    首先要明白什麼是聖人無為

    無為之事,不言之教

    在正統的華夏思想文化看來,人、家、國、天下,是同構的。

    萬物根源於道,在易的推動下從道中不斷被湧現出來,依據所蘊含的不同資訊,形成各自的結構,以各種各的形式進行通訊,而後演化出更加複雜的結構體。

    《道德經》是一本講述大道,講述大道之用的典籍,它的目標讀者是治理天下的聖王。

    在《道德經》中,所謂的無為、清淨,都是對聖王而言。

    也就是是說,對於天下這個結構體而言,聖王無為,臣民各司其職而有為,天下自正;聖王的責任,一是保持天下正常的狀態,有妄人妄作妄為,及時制止,二是保護好這個天下,不要被外來入侵者破壞。所以在《道德經》中有“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的說法。

    清淨無為的前提,是你要有一個天下,聖王知常不妄,天下太平,百姓皆謂我自然。

    因為天人同構,修身也是同樣的道理,人沒有必要去指揮心臟如何跳動,呼吸如何發生,一切自然而然。

    在《道德經》看來,最好的社會,是人人保持赤子之心,聖人不人為地妄設參照系,奪天之化,百姓不諳是非智巧,故能淳樸自化,所以聖人無為而治

    那麼,什麼又是不言之教呢?

    有言,則有意,有意,則有此一是彼一非,有是非,則智巧生,智巧生,則民不復樸,不樸則是常,失常則妄,妄則為奇,奇而天下失其正。

    因此,百姓依照淳樸天真的本性自然而然的生活的時候,聖王無需以人智教化百姓。

    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髮展,社會關係的日益複雜,社會事務的管理需要越來越多的層級,而理解天道,對很多人來說是很難的,以天道御天下逐漸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社會環境,聖王不得不效法天倫而立人倫,儒家,法家,也就是這樣出現的,這裡就不多說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蘭花哪個品種最珍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