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易平書法

    為什麼願意為知己者死?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理解何為知己?顧名思義是瞭解、理解、賞識自己的人,更常指懂你自己的摯友或密友,它是一生難求的朋友,友情的最高境界。

    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知己,在字典裡的解釋是“對人有了解,有交情”。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用淺顯而情意感人的文字,說出對朋友的關心,從這個才情洋溢的詩人對遠行朋友安慰的一番說話,可見他真是十分了解這和關心這朋友。而“與君離別意,共是宦遊人”,“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更加深入說明了朋友的互相瞭解,並且把這份友情表現出來。看完這篇詩後,被那深刻的友情和離時難捨難分的心情深深感染。

    知己是否等於朋友呢?我想知己只是朋友的一種,而朋友的種類有很多,有點頭之交,有莫逆之交。一般人都認為莫逆之交就可算是知己,我卻認為莫逆之交還比不上知己。有很多描述知己的話,例如“士為知己者死”、“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這都證明人對莫逆之交和知己不同的觀念,人總不會說有一個莫逆之交便死而無憾。

    事實上,知己真是十分難求的,有人一生都未找到一個知己,我到了現在,也還沒有找到一位知己呢。

    那麼,怎樣的朋友才可算是知己呢?知己相處時必須互相體諒,互相關心,一對知己的相交,在於互相欣賞,並不是互相取樂,要真誠相待,不要有欺詐、瞞騙。除此之外,要成為一對知己必需有相同的興趣,這樣他們之間才有相同的話題,如果他們沒有相同的興趣,相處時的話題自然也不多。無論如何互相遷就,也會感到枯燥沉悶,這樣也就很難成為知己了。

    作為知己,必須要有相互尊重、相互欣賞、相互愛慕的感情,必須要有相互交流和溝通,才能達到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相互關愛的境界,缺少其中任何一項,都不可能稱之為知己。

    我的興趣是中國書法和中國文學,可我的朋友當中,沒有一個興趣跟我相同時,我常常感到孤獨、寂寞。無時無刻都昐望有一個知己在我身邊出現,對於知己的渴求,令我不禁想起“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這句話。我想,假如我可以找可一位知己的話,也許亦會感到死而無憾。為什麼願意為知己者死?是因為他就是我,我就是他。他活著即便是我死了,我依然是活著;我活著即便是他死了,他也仍然活著。

    總之,一生人中,想要有一位知己真是十分困難的,假如有一位知己在你身邊出現,那麼一定要好好珍惜,知己真是十分難得的,希望大家且行且珍惜。

  • 2 # 原墨顧如

    華人經過2500年孔儒洗腦。基本上是孔儒型的人。

    當時,孔子等是三等民,又屬於城市無業群體。需要找到主子才有口飯吃。然而身份的低賤又使他們被排除了任職官員資格。能看得起他們的人是他們的大恩人了。。這是早期。。後來,由於孔子曰 以孝侍君 的需要。孔儒們稱 仁義禮智 皆本於自心。稱誠於自心,推己及人就能知天下(中庸)。導致孔儒人群實際不懂得理解別人。不懂得理解別人,別人也就理解不了他。那麼能得一知己,就很難得了。。

  • 3 # 何必強求

    古人云: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本來這是兩種意義截然不同的行為,但古人硬是把它倆綁在了一起,還正兒八經的流傳到現在,人們時不時的還頗為世故的拿出來把玩一下,顯得既豪氣又優雅。殊不知一個做“義”!一個做“虛”,一個捨生!一個忘形,雖然都有相知的味道,但是是否都相惜相顧呢?一句話,兩種境界,古人要是發起文化神經來可真是出神入化!

    願為知己者死的事實雖然是出自一個典故,但在道義智慧面前,就是“愚”。

    一、如果這個“知己”是人生最美好最進步的信仰,那麼在信仰面臨踐踏蹂躪之時選擇死亡,是一種悲壯無奈之舉,在無可奈何之時只有大義凜然慷慨赴死,這是撼天動地的英雄豪氣。雖然略顯“愚”,但他“愚”的神聖,“愚”的英明。士可殺不可辱!

    二、如果這個“知己”是生死朋友、是有知遇之恩的仁人志士,那麼在“知己”在面臨威脅和死亡之時,自己的挺身而出就是對道義最大的詮釋。雖然也含“愚”,但他“愚”的可愛,“愚”的讓人欽佩!為朋友捨生忘死!

    三、如果這只是個不明是非臭味相投的“知己”,你再為其不顧死活,那就不是“愚”了,而是“榆木”了。江湖上為朋友兩肋插刀的事兒不新鮮,但有些是盲目的、盲從的而且是讓人啼笑皆非的。就為了一句所謂的哥們義氣不分青紅皂白,最後自己又不得不卑躬屈漆接受懲罰,還得痛改前非。這種“願為知己者死”不過就是一場鬧劇。

    不管是“士為知己者死”還是“願為知己者死”,都是個人行為,沒有哪個去強求,表現有“冷靜”和衝動兩種形式。要問為什麼,我覺得“冷靜”是因為信仰,“衝動”是因為性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沈月在電視劇《七月與安生》中去做人體模特,為何會遭網友吐槽引發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