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廣逵
-
2 # 安意如
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註》這樣翻譯:聽到道路傳言就四處傳播,這是應該革除的作風。
楊先生這句話,後半句屬於意譯。巧妙的避開了“德之棄也”的爭議。
歷來對“德之棄也”的原意爭論不休,爭論點在於“棄德不為”還是“德者棄之”。
這裡我比較認同李零的《喪家狗》裡的觀點,就是根據這句話上句“德之賊也”,這句“德之棄也”應該是同樣句式。所以應該解釋為“棄德不為”,而不應該解釋為“有德者棄之”。
所以整體翻譯應該是:孔子說:道聽途說,是棄德不為的行為。
當然,這裡更多的是對德行的考量,但是也可以引申為對事物內在真理的追求。孔子在教育學生對待外來事物第一是要秉持著嚴謹的態度, 明白事實的重要性,追求本質,深入求證。第二則是用理智的做法對待問題,在無實質證據之前絕不傳人所傳,眼見為實才是真道理。
-
3 # 諸心非心
這句話出自儒家經典《論語·陽貨》,原文是“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這裡的塗同途。翻譯過來就是,孔子說:“在路上聽到傳聞不加考證就隨意傳播,這是不道德的行為。”
許多人有容易聽信謠言的習慣。也有許多人不注意自己的口德,以詐傳詐,容易使人信以為真,從而做出錯誤的判斷。所以孔子說,道聽途說會損失一個人的道行。
有一個“三人成虎”的故事,就是以訛傳訛的典故 出自《戰國策.魏策》。其歷史背景,是戰國時代諸侯之間經常互相攻伐,有時候又不得已而結盟。為了遵守信約,通常都將太子交給對方作為人質。
魏國大臣龐恭陪著魏太子到趙國去作人質。臨行前特意對魏王說:"現在有一個人來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不信。"
"如果有第二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我開始質疑。"
"如果有第三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想了想說:"我當然會相信。"
龐恭就說出了自己的擔心:"街市上不會有老虎,可是經過三個人一說,大王就會相信。現在趙國國都邯鄲離魏國國都大梁,比這裡的街市遠了許多,議論我的人又不止三個。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聽了,表示要他放心,自己不會聽信讒言。果然以後謠言四起,等太子結束了做人質的時候,龐恭已經見不到魏王了。
還有一個“曾子殺人”的故事,是說曾子的同鄉都說曾子殺了人,並告訴了曾子的母親,他的母親卻堅決不信,認為自己的兒子不會殺人。最後才得知,殺人犯是一個和曾子同名的人。
謹言慎行不僅對他人,對自己的益處也非常大 ,是一種做人的美德,容易使人成功。
回覆列表
“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是孔子說的話,出自《論語·陽貨》。意思是“在路上聽到的不可靠的話就在途中傳播,是道德唾棄的行為” 。
道聽而塗說:在路上聽到傳言就在路上傳播出去。而,連詞,這裡相當於“就”。塗,同“途”。
德之棄也:是道德唾棄的行為。棄,唾棄的行為,認為可恥的行為。之,放在主謂短語“德”與“棄”之間,取消該短語的獨立性。
道聽途說是一種背離道德準則的行為,孔子那個時代就存在,至今仍然存在而且很盛,大概永遠不會絕跡。眾口鑠金,三人成虎。道聽途說,有時也能害人。
《戰國策·秦策》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也。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投杼逾牆而走。”
正所謂“曾參豈是殺人者,讒言三及慈母驚”(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戰國策·魏策》還有一個“三人成虎”的典故:“龐蔥與太子質於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龐蔥曰:‘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粱也遠於市,而議臣者過於三人矣。願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為知。’於是辭行,而讒言先至。後太子罷質,果不得見。”魏國的太子將到趙國都城邯鄲去當人質,魏王決定派大臣龐蔥陪同前往。龐蔥一直受到魏王重用,怕去趙國後有人背後說他壞話,魏王不再信任他。為此,臨行時特地到王宮裡對魏王說了“三人成虎”的話,結果還是應驗了。
《論語註疏》說:“塗亦道也。言聞之於道路,則於道路傳而說之,必多謬妄,為有德者所棄也。”
君子不要做道聽途說的人,也不要聽信不可靠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