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力讀文史
-
2 # 一貳一橙
一個身為三軍統帥,又是當時實力最強的軍閥。要是連部下都無法制約的話,那就算他建立了政權,也只能算是個傀儡政權。
那趙匡胤的宋朝是傀儡政權嗎?這肯定不是的,所以“陳橋兵變”其實就是一場戲,趙匡胤就是名正言順的男主角。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公元960年,後周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率大軍出征北漢,此戰的原因就是後周朝廷聽說了北漢投靠契丹,並有意南征後周,所以後周需要打一場以攻為守的防禦戰。趙匡胤帶著親弟弟趙光義和親信趙普等,浩浩蕩蕩地北上。
可是大軍第一天剛剛走到開封(後周國都)四十里外的陳橋驛就駐守不動了,結果第二天凌晨就出事了。趙匡胤在營帳裡被吵鬧聲驚醒後,走出驛門就看到了三軍將士明火執仗,全副武裝地大吵大鬧,高喊:“願奉太尉為天子”。趙匡胤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被趙普等人“強制”披上黃袍,眾人拜倒在地,口呼萬歲。
這就是所謂的“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此後“黃袍加身”也就成為了稱帝的代名詞。趙匡胤很無奈啊!可無奈不代表沒疑問,尤其是此案疑點之多,使得整件事情看起來更像是一場有預謀的政變。
“黃袍加身,疑點極多”關於此案至少有三個重大疑點;
第一:兵變的時間。“黃袍加身”後,大軍當天就拔營回開封,開封留守官員也心有靈犀般默認了這一政變,翰林學士陶谷更是直接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禪位詔書給周主念,並在黃昏時分就已經排出了新政府的組成名單。當天晚上,趙匡胤就在崇元殿繼位,第二天改元“建隆”,改國號“宋”,大赦天下。這或許得稱讚一下,後周政府的執行力實在夠高啊!
第二:兵變的過程。趙匡胤大軍進入開封,居然沒遇到任何抵擋,要知道從他“黃袍加身”開始,北伐大軍就已經是“反動軍隊”了。趙匡胤在進城時一片順利,禁軍首領石守信、王審琦給大軍開城門,軍校王彥升襲殺打算抵抗的指揮使韓通。
其他將領要麼按兵不動,要麼加入“迎接團”。趙匡胤大軍就這樣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偌大的開封城。如此高效率的“裡應外合”之舉,要說沒提前溝通好的話,是絕不可能成事的。
第三:兵變的目的。趙匡胤為什麼能“黃袍加身”,因為他有“不聽話”的軍隊;為什麼有軍隊,因為北漢和契丹大軍南下。既然這樣的話,趙匡胤在建立宋朝之後,當務之急不是要排兵選將,抵擋契丹大軍嗎?可剛建立的新政權都沒有人再提這件事,而契丹—北漢聯軍也心領神會地自行逃遁,逃跑原因不明。而且契丹的國書——《遼史》,也沒有記載過公元960年有任何對後周的軍事舉動。
所以“陳橋兵變”絕非偶然,而是一場精心策劃、各方配合、預謀已久的軍事政變。主謀就是趙匡胤本人,脅從則是趙光義和趙普,眾人共演了一場大戲,來哄騙朝廷上那個七歲的周帝和無權無勢的符太后罷了。
-
3 # 360生活館
趙匡胤是被迫篡位? 還是有意篡位? 可以非常肯定的講: 這是絕對的有意篡位。 是趙匡胤及其集團成員經過長時間處心積慮的準備, 然後尋找契機謊報契丹聯合北漢大舉南侵,領兵出征,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講到趙匡胤的黃袍加身是被迫,還是有意,很容易就會想到王莽、司馬懿、楊堅這些人, 以周世宗柴榮的英明神武都覺察不出來還給與重用, 可見趙匡胤是一個多麼能裝的人,絕對可以當上影帝。
以我的所知, 列舉數例證明一下趙匡胤是被迫篡位,還是有意篡位?
第一, 趙匡胤及其集團成員在陳橋發動兵變, 京城禁軍立即搜捕趙匡胤住在京城的家眷, 撲了一個空,一個都沒抓到, 可見趙匡胤早已將家眷轉移, 也就是說, 是預謀的。
第二,如果講陳橋兵變是突發事件,那黃袍是怎麼變出來的, 可見這個也是早有預謀準備的。
第三,宰相範質得知趙匡胤在陳橋發動兵變, 頓足長嘆: “倉卒遣將, 吾輩之罪也。” 以此可見, 範質知道契丹聯合北漢大舉南侵是情報是假, 沒有確定情報真假就派趙匡胤領兵出征是自己的過失。
所以說,趙匡胤發動的陳橋兵變,是絕對的有意為之。
回覆列表
謊報契丹人入侵,而且是在主少國疑之時,很明顯是趙匡胤精心謀劃。
趙匡胤是個很有野心的人,在陳橋兵變之前就親眼目睹了後周太祖郭威的政變,這是給趙匡胤兵變前的一次彩排。
趙匡胤在朝廷中結交了石守信、王審琦等禁軍將領,還有像趙普這樣的頂級謀士,他們都為趙匡胤的陳橋兵變鼎力相助,使趙匡胤順利成功,兵不血刃完成了朝代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