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卷卷福
-
2 # 山中之水971
肯定得說有區別,不理財10萬存銀行5年轉存一次不取,10年後累計利息4萬4千多,買保險10年獲得10年的保障外若此時若退保基本可拿回10萬,股票、基金等等就算了吧。
-
3 # 財智成功
按照當下的利率水平,民營銀行五年期存款年利率5.45%幾乎是保本保息的最高收益水平了。選擇這樣理財,10萬元存10年,最終能夠得到17萬元。
不保本的理財方式風險大,即便是某一年獲得了70%的高回報,一次失敗就可能損失多數甚至全部本金,真正細算下來不一定有保本理財方式更好。
依然是10萬元,如果不理財,以現金的形式放在家裡,一分錢利息也沒有,只會隨著通貨膨脹不斷貶值。
由於幾十年來廣義貨幣增速長期遠高於國民生產總值GDP增速,平均通貨膨脹率基本在8%上下浮動,個別年份甚至能夠超過10%,不理財自然就要面臨財富縮水的損失。
10萬元透過理財10年後可以變成17萬元,如果按照8%的通貨膨脹率,10年後的17萬元相當於今天的7.38萬元,雖然購買力損失了四分之一左右,但是總算是保留了大半。
如果不理財,那麼就只能眼睜睜看著錢貶值,10萬元放十年後,購買力也就只相當於今天4.34萬元了,財富損失過半。
保本的理財方式跑不贏通脹,不保本的理財方式保不住本金,這是我們每個人都面臨的理財難題。所謂的配置資產,無非是看個人能夠承受多大的理財損失,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選擇收益更高的理財產品同時承擔更高的本金損失風險。
在過去的二十年,房價之所以一路猛漲,固然有土地價格上漲因素,在高通脹下國民投資房產尋求保值增值才是核心原因。
放在三十年前,10萬元可以在一線城市郊區買一套房子,到了今天,郊區已經變成了市區,10萬元可能變成了300萬元。可以肯定的說,過去的三十年唯一能夠跑穩定贏通脹的理財方式就是投資房產了。
可惜,到了2019年,房產也沒有投資價值了,因為價格虛高,嚴重偏離了真實價值。至於股市,風險依舊,可以在股市低點時拿出不超過30%的閒置資金以小博大,平時還是保持距離更好一些。
理財方式很多,當下銀行三年期大額存單年利率能達到4.2%左右,再就是民營銀行五年期存款利率較高,普通人如今理財還是要把本金安全放在首位,合理配置資產才行,雖然跑不贏通脹,但是能減小損失。
-
4 # 雪之道理財
這個理財看個人的理財投資能力了,如果做一些風險大的,也許十年後,虧得本都沒有了,如果做一些組合投資,中高風險一起做的,也許十年後,翻了四五倍。但是你不理財十年後,你的十萬塊,放在餘額寶或銀行定期,最多也就是得30%-50%這樣的收益,
所以肯定有區別的,至於怎麼區別看是誰拿去理財,不同的人得出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
5 # 天檀
針對這個問題,我的觀點非常直接:不理財的人10年後會非常被動。
舉個簡單的例子:80年代的萬元戶在當時絕對是被眾人仰視的,但如果這個萬元戶從那時起就什麼都不幹了,那麼當時的1萬元到現在可能什麼都不是了,原因何在?當然是通貨膨脹,錢大幅貶值,購買力大幅降低。
有了以上思路,再來看本問題,10萬元真的不多,不理財就等於坐等這些錢貶值,而我所說的理財並不是簡單的購買理財產品,而是將這10萬元用於炒股,雖然股市可能會賠錢,但你的能力可能大幅提高。
所以,與其什麼都不做,不如讓10萬元動起來,即便在理財過程中出現虧損,就當付學費了,反過來說:做什麼事沒有成本的?這樣想可以思路一下就打開了!
回覆列表
如果拿這10萬塊錢來理財,10年當然會有可觀的收益。
如果沒有急用,在基金裡選擇定期寶類,收益率可達到6%,銀行的定期理財也能達到類似的收益,按10年來算,每年即有6000塊的純收入,10年就是6萬。10萬變為16萬。這就是你理財的基本收入,還是和不理財有很大的區別吧!這是一種幾乎沒有風險的理財方法。當然,缺點就是你急用錢的時候取不出來。我推薦一年期或者兩年期的定存。
第二種是我比較喜歡的方式,把10萬塊錢全部存入餘額寶,貨幣基金也都可以。每個月取出2000-3000元來定投基金,選擇幾個業績好的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或者指數型分開定投,主要是要堅持,切記不能衝動。每月定投的好處就是可以均攤風險。如果選擇得當每年有10%-20%的收益還是可以保證的。
2019年的行情到目前為止都還不錯,我定投的幾隻基金都達到了25%以上的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