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anfengz2

    如果母乳充足,到了這個月仍可以純母乳餵養,吃奶間隔時間可能會延長,可從三個小時一次,延長到四個小時一次。到了晚上,可能延長到六七個小時,媽媽可以睡長覺了,不要因擔心寶寶餓壞而叫醒睡得很香的寶寶。睡覺時寶寶對熱量的需要量減少,上一頓吃進去的奶量足可以維持寶寶所需的熱量。

  • 2 # 奶爸和小肉肉

    我不知道你的寶寶有多大,我的寶寶出生就進了保溫箱,5月份出生的,從保溫箱出來以後,不肯直接吸母乳,後面,她母親就把母乳用擠奶器擠出來,這樣子喂他,一開始是他每隔2小時我們就喂60毫升左右,白天媽媽管,晚上11點以後就是我管,一直到早上6-7點,而且這次吃完奶了,隔1.5小時以後,就要準備好奶給孩子吃,後面增加到90毫升2小時,我的孩子在2個月的時候已經13斤了,現在增加到120毫升3小時,昨天剛稱的體重7.7公斤,如果母乳不足的時候就補牛奶,如果是女孩子的話相對而言言會少點,其中有段時間因為孩子的消化問題,增加了四分之一包的合生元給他。

    我們平時有一句話說,用盡吃奶的力氣,所以,吃奶其實是很費力氣的,如果你覺得你的孩子吃的少,不妨試試這個辦法。

  • 3 # 小不點日記

    1、判斷寶寶吃奶量是否足夠

    剛出生的寶寶,胃口很小,一次吃奶量一般不超過30毫升,所以寶寶吃奶次數很多,一天要吃8-12次,寶寶吃飽會比較滿足,安靜入睡或玩耍,不會一直哭鬧、咂手、或轉來轉去找奶吃。

    滿月前,寶寶每次能吃80-100毫升,2-3個月,寶寶每次能吃100-150毫升,一天總奶量大概600-800毫升。4-6個月,每次150-200毫升,一天總奶量大概1000毫升。

    寶寶滿6個月後,就可以開始新增輔食了,先加含鐵米粉,然後是蔬菜泥、水果泥,等寶寶滿7個月後新增肉泥,滿8個月後新增蛋黃。

    由於寶寶1歲以內還是以奶為主、以輔食為輔,所以新增輔食後,仍然要保證每天700-800毫升左右的奶量。1歲以後寶寶每天飲食比較規律,可以從輔食中獲得很多身體發育所需的營養,保證每天500毫升左右的奶量即可。

    2、吃奶時儘量避免周圍環境干擾

    寶寶好奇心很重,如果吃奶時周圍環境嘈雜,或者有人逗他,那他們就不會安靜吃奶,有一點風吹草動就馬上轉過來看下。所以,餵奶時,媽媽要儘量找個安靜的地方,待寶寶吃完再離開,寶寶吃飽了,自己就會鬆開乳頭或奶嘴。

    3、生長髮育情況可以幫助判斷寶寶吃奶量是否足夠

    寶寶出生後,就要按照醫生的要求,按時兒保。透過監測寶寶生長髮育情況,醫生可以判斷寶寶吃奶及輔食量是否足夠,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有了醫生的專業指導,媽媽們就少了很多顧慮和擔憂。

  • 4 # 雪271858631

    怎麼讓寶寶多喝奶是寶媽和家裡所有人都很關心的一個問題。

    我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月兒嫂阿姨的經驗與感受吧。

    如果是剛剛出生的新生兒寶寶的話建議給寶寶做新生兒撫觸。

    寶寶撫觸是透過撫觸者的雙手對寶寶的面板進行有次序的,有手法技巧的科學撫觸,可以非常有效地促進寶寶的生理和情感發育,改善寶寶睡眠狀況,提高機體的免疫力,促進寶寶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在寶寶洗完澡之後寶寶心情愉快的時候給寶寶做撫觸。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撫觸的順序和撫觸的做法:

    前額→下額部→頭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臀部。

    (1)額部:兩手拇指腹由前額中央向兩側推。

    (2)下額部:兩手拇指腹從下額中央向兩側斜上方滑動。

    (3)頭部:兩手食指、中指、無名指腹從前額髮際撫向腦後,最後停在耳後。

    (4)胸部:兩手食指、中指指腹分別由胸部外下方向內側上方交叉撫觸。

    (5)腹部:兩手食指、中指指腹依次按順時針方向從右下腹經右一上腹、左上腹撫觸致左下腹,避開寶寶臍部。

    (6)四肢:雙手握住寶寶上臂,交替從近端向遠端滑行達腕部,然後再重複,滑行過程中節段性用力,擠捏肢體肌肉,再從近至遠進行撫觸手掌、手臂,再撫觸每個手指,用同樣方法撫觸下肢。

    (7)背部:寶寶俯臥位,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指腹以脊柱為中心,向外側滑行,從上到下撫觸,然後從上到下撫觸脊柱兩側。

    (8)臀部: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指腹從臀部中央向外側作環行滑動。

    撫觸時將適量潤膚油倒入掌心,開始動作輕,逐漸稍加壓力,邊撫觸寶寶邊與寶寶進行感情交流,語言要柔和。撫觸過程中要密切觀察寶寶的反應,若出現哭鬧、肌張力提高、膚色發生變化應暫停。

    以上的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每一個新手寶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巫和老房子這個故事的啟示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