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吉列留學哈爾濱
-
2 # 一撲二過
上學的時候,被英語折騰瘋了,每天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上面,然而高考分數依然不理想。
前幾年攜妻帶子去了趟國外,利用那所剩無幾的英語單詞和別人交流,竟然沒啥障礙,至於語法什麼的,不好意思,好像外華人並不在意,你說的顛三倒四的,他們也會明白你的意思。現在每天自學英語,語法學習的很好,都是在看單詞,看全英語的文章,小說,這樣下來,感覺比上學那時候學的更快。
-
3 # 英文早餐Eric
答案是肯定的,有! 而且是相當有!
我相信咱們國內眾多英語學習者都有同感。
我個人是英語老師,主教雅思託福口語/SAT(美國高考)語法/GMAT(美國研究生考試)語法。
我個人初中開始學習英語,從那時候起,直到大學畢業,幾乎所有的英語學習過程,給我的感受就是“一箇中心”:以語法為中心。
在課堂上就是各種語法術語紛飛的過程:
主謂賓定狀補名詞動詞非謂語動詞,形容詞,副詞,介詞,同位語,插入語。。。。這個非謂動詞結構在這裡作定語,修飾這個名詞,在這裡又作狀語修飾那個動作。。。。好,英語當中時態總共有16種,哪十六中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個表格,大家回去背一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限制性定語從句和非限制性定語從句。。。。我聽著真的是雲裡霧裡。
我們國內的英語語法系統的梳理,可謂是非常的系統,語法書都能處的跟詞典一樣厚,可見前人這種專業鑽研的精神。
語法很重要,這個毋庸置疑,但是傳統學校學習英語的方法和方向出現了偏差。
傳統語法教學最根本的問題是:只跟學生說了所然,沒有說明所以然。
也就是隻是生硬的給學生填鴨式的灌輸語法規則,而忽略了語法背後的語義。
正確的語法教學應該是,讓學生知道其所然,更要知道其所以然。
也就是說既要讓學生知道某個語法規則,更要讓學生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語法規則,也就是透過語義去理解是掌握語法規則的最好方式。
語法和語義,應該雙劍合璧,不可分離。
【舉例】
老師們在講解try to do和try doing的區別的時候,通常只是要求學生去背誦規則“try to do表示努力去做;try doing表示嘗試著做”
這種生硬的背誦,註定不持久。
我個人的見解如下:
要點一
買衣服的時候你會問:
• Can I try it on?
我能不能試穿一下?
由此可見,
try + n. 表示“試一下...”
要點二
doing可以做動名詞,其實動名詞=名詞
所以,
try doing...本質上就是try + n. 的結構
意思就是“試著做...”
例如:
The boss is being mean.
-- Try smiling at him more.
This coffee is too hot.
-- Try putting some ice in it.
要點三
to do是“要...”之意,表示目的/計劃,即帶著目的去做某事,有努力的含義
例如,
My dream is to study in that university.
我的夢想就是要進入那所大學學習。
在家久了,想學校,你會說:
I want to go back to school.
我想要回學校。
所以,
try to do 就是“努力做...”的意思
例如:
I tried to lift the heavy box.
I tried to find my lost keys.
最後,做個選擇題:以下哪個句子語義自然呢?
1. It"s hot in the room. Try opening the door.
2. It"s hot in the room. Try to open the door.
回覆列表
有過,但是突然有一天彷彿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各種短語句式映入腦海,從此在英語方面的學習越加輕鬆,也享受學習英語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