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愛丶不再眷顧

    茶樹黑刺粉蝨主要以幼蟲在葉背吸取茶樹汁液,並排洩密露,招致煤菌寄生,誘發煤病,嚴重時茶樹一片漆黑。受茶樹黑刺粉蝨危害嚴重的茶樹光合效率降低,發芽密度下降,發芽遲,芽葉瘦弱,茶樹落葉嚴重,不僅影響茶葉產量和品質,而且嚴重影響茶樹樹勢。

    茶樹黑刺粉蝨的為害特點

    茶樹黑刺粉蝨成若蟲刺吸葉、果實和嫩枝的汁液,被害葉出現失綠黃白斑點,

    茶樹黑刺粉蝨的危害症狀

    隨著茶樹黑刺粉蝨的危害加重斑點擴充套件成片,進而全葉蒼白早落;被害果實風味品質降低,幼果受害嚴重時常脫落。排洩蜜露可誘致煤汙病發生。

    茶樹黑刺粉蝨形態特徵

    茶樹黑刺粉蝨成蟲體長0.96—1.3mm,橙黃色,薄敷白粉。複眼腎形紅色。前翅紫褐色,上有7個白斑;後翅小,淡紫褐色。卵新月形,長0.25mm,基部鈍圓,具1小柄,直立附著在葉上,初乳白後變淡黃,孵化前灰黑色;

    茶樹黑刺粉蝨若蟲體長0.7mm,黑色,體背上具刺毛14對,體周緣泌有明顯的白蠟圈;共3齡,初齡橢圓形淡黃色,體背生6根淺色刺毛,體漸變為灰至黑色,有光澤,體周緣分泌1圈白蠟質物;2齡黃黑色,體背具9對刺毛,體周緣白蠟圈明顯。

    茶樹黑刺粉蝨蛹橢圓形,初乳黃漸變黑色。蛹殼橢圓形,長0.7—1.1mm,漆黑有光澤,殼邊鋸齒狀,周緣有較寬的白蠟邊,背面顯著隆起,胸部具9對長刺,腹部有10對長刺,兩側邊緣雌有長刺11對,雄10對。

    茶樹黑刺粉蝨的生活習性

    安徽、浙江年生4代,福建、湖南和四川4—5代,均以茶樹黑刺粉蝨若蟲於葉背越冬。越冬若蟲3月間化蛹,3月下旬至4月羽化。世代不整齊,從3月中旬至11月下旬田間各蟲態均可見。各代若蟲發生期:第1代4月下旬至6月,第2代6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3代7月中旬至9月上旬,第4代10月至翌年2月。成蟲喜較陰暗的環境,多在樹冠內膛枝葉上活動,卵散產於葉背,散生或密集呈圓弧形,數粒至數十粒一起,每雌可產卵數十粒至百餘粒。初孵若蟲多在卵殼附近爬動吸食,共3齡,2、3齡固定寄生,若蟲每次蛻皮殼均留疊體背。卵期:第1代22天,2—4代10一15天。非越冬若蟲期20一36天。蛹期7一34天。成蟲壽命6—7天。天敵有瓢蟲、草蛉、寄生蜂、寄生菌等。

  • 2 # 帶著靈魂私奔1983

    非常感謝官方邀請。給大家普及一下黑刺粉蝨病蟲的危害,這種病蟲又被稱為橘刺粉蝨,主要分佈於中國四川、雲南、福建、廣東、湖北、湖南等省。生長在茶葉背面並大量分泌一種排洩物可招致煙煤菌的寄生,誘發煤煙病的流行,嚴重時茶樹一片烏黑,阻礙光合作用;造成樹勢衰弱,茶樹無茶葉。

    茶葉黑刺粉蝨的防控措施有一下幾點意見:

    1.把握黑刺粉蝨的生長週期及時除滅。黑刺粉蝨生長在5月份左右,也是卵孵化盛期防治的關鍵期,此期剛好是春茶採收期,必須嚴格控制農藥的使用量,確保對人體無公害的高質量的農藥,防止茶葉黑刺粉蝨暴發成災。

    2.加強修剪管理,一般地區採摘有兩次,分為春季和秋季。在採摘後要及時對茶樹進行修剪,有病蟲的樹杆要清除,防止病蟲樹相互傳染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這點非常關鍵也很重要)。

    3.改善茶園的的環境,強化茶園林的通風、這樣也可以有效的抑制黑刺粉蝨的生長,春夏季對南方地區來說比較多雨,造成綠草如茵,及時除草、施肥、這樣可增強樹勢,提高茶樹生長能力,如有條件的話可以請一些養蜂人,把蜂箱置於茶樹園中,可有效防控各種各樣的病蟲包括黑刺粉蝨給生長期的茶葉帶來災害。

  • 3 # 新村美景

    答:目前登記用於茶樹防治黑刺粉蝨的藥劑有江蘇加隆化工有限公司2.5%溴氰菊酯乳油和的25克/升聯苯菊酯乳油。另外,吡蚜酮、烯啶蟲胺、吡蟲啉等藥也能用於防治茶樹黑刺粉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釋出“方舟”編譯器,是否在下一盤大棋?